醫聖張仲景首創心肺復甦術與藥物灌腸法(圖)
 
顏雯
 
2022年1月18日發表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東漢末年醫學家、被後人稱爲「醫聖」的張仲景就已經用心肺復甦術救治過人了。

【人民報消息】很多人覺得古代是沒有辦法像現代人這樣通過心肺復甦來挽救人的性命的,然而,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東漢末年醫學家、被後人稱爲「醫聖」的張仲景就已經用心肺復甦術救治過人了,該「救自縊死」案例記載在《金匱要略》第二十三卷「雜療方」中。

案例是這樣的:一天,張仲景在外行醫,發現一戶人家門口聚集了很多人。他上前一看,一個人懸樑自縊被發現,周圍的人都不知所措。

好在時間並不長,張仲景覺得還能救。他讓人趕快將那自縊之人放下來,「徐徐抱解,不得截繩,上下安被臥之」,即不要一下就截斷繩子,而是要將那人慢慢從繩索上抱下來,平放在被子上;然後讓「一人以腳踏其兩肩,手少挽其發,常弦弦勿縱之」,就是讓一個人用腳踏住他的兩肩,手稍稍挽住頭髮,這樣可以使其頭部後仰,呼吸道暢通;「常弦弦勿縱之」,是要求急救時始終保持這樣的姿勢。

與此同時,再讓「一人以手按據胸上,數動之;一人摩捋臂脛,屈伸之,若已殭,但漸漸強屈之,並按其腹」,就是讓一個人有規律地按壓那人的胸部,另一個人屈伸他的手臂,通過手臂的屈伸和腹部的按壓,帶動胸腔負壓的變化,以幫助其恢復呼吸。

在幾個人的配合下,「一炊頃」,也就是燒一鍋飯的時間,約半小時左右,這個人「氣從口出,呼吸眼開」,但張仲景仍要衆人不要放鬆,繼續做前面的動作,直至那人清醒過來。

救過來之後,又給他少許的桂枝湯和米湯潤喉,直到其能吞嚥下去。此外,還讓兩個人「以管吹其兩耳」,刺激內耳以獲得輔助功效,張仲景強調「此法最善,無不活者」。

這段記載無疑表明,東漢時古人就已掌握心肺復甦的核心技術,《金匱要略》中還記載多種搶救猝死的方法,如吹鼻取嚏法、舌下含藥法等。

到了隋朝,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從經絡學說論述心肺復甦的急救原理。唐朝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將張仲景「以管吹兩耳」改爲「竹筒內口中,使兩人痛吹之,塞口傍無令氣得出」。到了清代,心肺復甦的技術細節趨於完善,包括捻圓氣管、開放氣道、胸外按壓、人工呼吸、鍼灸刺激、湯丸促蘇等。

除此之外,張仲景在《傷寒論》卷九「蜜煎導方」下記載了灌腸之法。

年少時的張仲景曾跟隨同鄉名醫張伯祖學醫。一天,一輛牛車送來一個脣焦口燥、高熱不退、精神萎靡的病人。張伯祖診斷後認爲是「熱邪傷津,體虛便祕」所致,因此需要瀉藥幫助病人解出乾結的大便。但病人身體很弱,恐怕受不了強烈的瀉藥。

正在張伯祖犯難之際,張仲景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取來蜂蜜,放進銅碗裏,就着微火煎熬,邊攪邊熬,等熬成粘稠的團塊,冷卻後捏成一頭尖的細條狀,塞入病人肛門。病人的腸道得到滋潤後,很快排便。由於熱邪排盡,不久病人就康復了,這就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藥物灌腸之法。

與譙郡華佗、侯官董奉齊名並稱「建安三醫」的張仲景,根據自己的臨床經驗,寫出《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這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兼備的經典。其在公元210年左右寫成後「大行於世」。

晉代,名醫王叔和加以整理,宋代才逐漸分爲《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金匱要略》就是該書的雜病部份,涉及了四十多種病的治療方法,被後世稱爲「方書之祖」。

(參考數據:《金匱要略》、《傷寒論》、《中國曆代名醫傳》)△

(有刪減)

 
分享:
 
人氣:31,78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