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諾千年!隨着歌聲走進李白的故事(多圖/視頻)
 
喻梅
 
2021年12月22日發表
 



歌曲《一諾千年》是講述唐代大詩人李白與世代爲他守陵的一個家族的感人故事。



蒙古族青年歌手傲日其愣2020年10月25日在第32屆馬鞍山李白詩歌節開幕式上傾情演唱《一諾千年》。



蒙古族青年歌手傲日其愣演唱非常投入。

【人民報消息】從小就愛看那些感人的歷史故事,不覺中它們一遍又一遍的擦拭着那落塵的心靈,使善良成爲我人性中最強大的根基。

歷史故事中我最感動的是一諾千金。

◎ 千金一諾

漢朝有個叫朱暉的人,他雖然身世悽苦,幼年就成了孤兒,但成年後他的爲人、氣節都被衆人所欽佩。有一次,張堪在太學裏見到他,非常信任地握着他的手說:「他日我若死了,希望把我的妻兒託付給您,請您多多照顧他們。」

朱暉覺得這事重大,不敢輕易承諾,就沒說什麼。不久,張堪死了,家人的生活一下子陷入貧困。朱暉馬上去張家問候,賙濟張堪的妻子和孩子,十分細心周到。

朱暉的兒子非常不解,問道:「父親和張堪以前也不是什麼朋友,爲何忽然對張家這麼好呢?」

朱暉說:「以前張堪曾對我說過知己話,要我在他死後照顧他的妻兒,我在心裏已承諾他,怎麼可以失信呢?」

據說,朱暉曾和陳楫很要好,陳楫死後,留下一個遺腹子。南陽太守要朱暉的兒子去做官,但朱暉不忘對陳楫的承諾,要照顧好陳楫的遺腹子,便請求太守改薦陳楫的遺腹子去做官。

古人重信,即使是一面之交,一言之託,也終身不忘承諾。這一諾豈是千金可以買的到的。

◎ 一諾千年

最近,偶然通過一首歌曲,我走進了「一諾千年」的感人歷史故事。

前不久的一天,我在youtube(俗稱油管)上,看到一個歌曲視頻,題目是「一諾千年」。我喜歡這個歌名,就點擊進去看了。歌者是近兩年很火的蒙古族青年歌手傲日其愣。雖然這首歌與他最擅長的蒙族歌曲的風格完全不同,但駕馭的依然很到位,尤其是意境。前奏一起,他已經全身心的進入角色了。

通常,看完文章、聽完歌曲,看網友的評論是我的最愛。這次也不例外。其中的一個帖子引起我的注意:「在網上看到的,這首歌曲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 。公元817年開始, 谷氏家族擔負起守護李白墓穴的重任, 1200多年過去了,谷家子孫恪守先祖遺訓傳承守護,使李白墓穴保存至今 ,一諾如金守千年, 用大愛詮釋大義。」

這首歌曲「一諾千年」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想看到這故事更具體的全貌,就上網搜尋,很順利的找到比較全的信息。

報道說:據了解,歌曲取材於發生在馬鞍山的一段「千年一諾、世代傳承」佳話。唐代大詩人李白晚年投奔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其間經常與居住在大青山下的好友谷家族長谷蘭馨同遊大青山。大青山又名謝公山,是李白仰慕的偶像謝朓居住的地方。在遊歷大青山的過程中,李白聯想到自己的落魄,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在百年之後長眠於謝公山。但李白並非本地人,沒有土地讓他安葬,谷家族長谷蘭馨就向李白承諾,願意捐出自家的宅基地贈予李白,並承諾谷氏後人世代守護李白墓園。公元762年,李白病逝於當塗,初葬龍山,後遂李白遺願遷墳至向東3公里處的谷家宅基地。一千二百多年過去了,谷家子孫始終恪守先祖遺訓,世代接力傳承守護已經49代,使得李白墓穴保存至今。

報道說,歌曲《一諾千年》是一首極具東方特質的作品,在藝術表達上力求「柔中帶剛,華美與張力並進,厚重大氣充滿情懷,賦予了歷史文化空間感。

整個作品特別寫意,注重意境表達。當「誰在唸,你的碧水東流,誰在望,你的明月床前」響起時,聽者仿如穿越千年,看到了李白在「長安殿,驚風雨,詩篇萬卷」。

報道說,音樂就是這樣如行雲流水般,點點音符行進,猶如翰墨青煙流入琴絃,詩歌和音樂化爲一體。在動聽的旋律發展中,音樂情緒逐漸高漲,此歌的副歌高如千尺迸發、傾湧萬里,一份千年承諾撲面而來:「一聲諾言,千年不變,說好日月永恆星不散」,「一諾千年,諾言在時光中沉澱,一生生,一世世,我在這裏,千年萬年。」

報道介紹說,這首原創歌曲於2020年10月25日在第32屆馬鞍山李白詩歌節開幕式上正式發佈。歌曲由朱雯娟、陳學明作詞,著名音樂人鄭君勝、鄭君利作曲,並由2017年獲得《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的蒙古族青年歌手傲日其愣演唱。

通過歌曲,我找到了「一諾千年」的真實歷史故事,再回頭去聽這首歌,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我不再是隻欣賞一首歌,而是不禁捫心自問:我是否曾有千年之諾,我是否一諾千年。(文/喻梅)△

歌曲視頻鏈接:
傲日其愣《一諾千年》,「聽見美」李白詩歌音樂朗誦會主題曲

傲日其愣~好歌回放《山戀》《那年時光》《奶茶》《一諾千年》
傲日其愣-蒙族歌曲合集《牧歌》《天邊》《莫合茹》《送親歌》
傲日其愣-蒙族歌曲合集《我思念草原》《永遠的克什克騰》《敖漢我的故鄉》《飲馬河的黃昏》
傲日其愣-蒙族歌曲《夢中的母親》(MV)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202,698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