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當今大陸: 腐敗,一種沒有解藥的毒
 
【人民報訊】(導語)看過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的人應該都記得,當少年夏小軍在70年代撬鎖入室,順便檢查一下當時公民的經濟狀況時,他作證:當時的人們大多沒有什麼錢,當官的也很廉潔而清貧,而今,很多人夢想更快更方便地追求到更好生活,「腐敗」也漸漸成爲一個常用詞,用來形容社會財富通過某些非正常的手段聚攏到少數人手中。

  「腐敗」往往是這樣開始的

  田宇(國家人事部公務員)

  每一個大學剛畢業的人都有個夢,但進入國家機關後,這個夢就會很快破滅。因爲公務員薪水很低,各部門論資排輩的風氣濃厚,你不得不以足夠的耐心等待出頭之日。而一個當夠了科員的小人物很容易在掌握一點權力後腐敗,因爲權力來之不易,權力也可能一夜之間不再屬於你。因爲你過了比如四十歲或者五十歲,升任或被重用的時機一旦錯過,你就可能盡知世態炎涼。

  既然權力是短暫的,那麼物質利益應該是比較可靠的了,在任期內不僅要有政績的積累,更要儘量地積累財富。這在私下裏漸漸成爲一個有志於從政的人的思維慣性:今天的等待和忍耐是爲了明天的名利雙收。何況有一定職位的人的氣派往往需要用物質基礎做鋪墊。

  說句老實話,我個人也不例外,只是現在還沒有機會而已。到頭來,大家明知腐敗犯法還在繼續往腐敗的路上走,和我上面說的那些心態很有關係。

  林偉長(福建省漳州市檢察院檢察官)

  在地方上,正常的有秩序的工作不好開展,而暗地裏的權錢交易卻十分發達,往往是「政府沒錢官員有路」。但我們也不好說有些幹部就是爲了腐敗而腐敗,有時候,是一念之差,人家行賄上門,開始的時候還沒想清楚,又推不掉(往往可能有一些親戚朋友的關係糾纏在裏頭)就收下了。

  後來,知道不應該這樣,也來不及了,一般收過一次賄就收不住手,心裏想反正都這樣了,索性破罐子破摔,所以,腐敗像吸毒一樣,有第一次就難免第二次,有第二次就不在乎第三次,直到東窗事發,檢察機關找上門來,很多人往往是有僥倖心態,心想今天反正還沒事,今天的好處先撈到手裏,享受起來再說。

  教我如何不「腐敗」

  武進軍(上海寶鋼採購部門前職員)

  我還挺懷念以前在採購部門的日子,採購是一個肥缺,「回扣」是必不可少的。總有人爲了拉生意捧着我,連綿不斷的飯局,各種禮品,手機費有人包報都算是小意思。我結婚時候,來賀喜的一半以上是有業務聯繫的客戶,光是白金鍊子就收了好幾條。時間長了,這些人都成爲朋友,一回生兩回熟,不好意思不幫忙。何況得人好處給人方便,心裏雖然對他們的意圖很清楚,也就裝糊塗,樂得多幾個朋友,也多一些財源。

  劉芳(北京某電腦公司客戶部經理)

  客戶部的主要工作就是陪客戶吃飯、遊玩,送他們禮物。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這都是必要的手段,否則誰會無緣無故和你做生意?這就是我的工作,如果沒把客戶招待好,就是我的失職,老闆就肯定要炒我。這是在商業戰中立足的需要,說不上腐不腐敗。大家都這麼做,你不做,要走別的路數,簡直就不可能。

  行業內腐敗,孰是孰非

  黃俊卿(福建省廈門市中山醫院主任醫生)

  醫生收受「紅包」被社會輿論認爲是行業腐敗的典型,我卻在這裏想爲大多數醫生伸一下冤。除了少數醫療系統中的私慾過分膨脹的敗類外,大多數醫生的主觀心願是爲了病人及早康復。日夜勞作,醫生的職業很辛苦,相應的報酬卻不高,可以說是少得可憐。

  我認爲,他們收下病人出於感激或者爲了求心理上的穩妥保險而給的「紅包」是無罪的,是用他們的勞動換來的,也算是血汗錢。而且真的向病人開口索要「紅包」的醫生據我所知很少,比起衆多的腐敗官員,醫生應該是一羣比較有道德良心的知識分子,他們受到的誤解和攻擊有時候是很不公平的。

  現在經常有一些病人家屬爲了求取手術的成功給醫生送「紅包」,醫生如果不收,他們心裏反而很不安。醫生和病患的關係畢竟還是一種比較自願的服務與被服務關係,它和別的領域內的社會關係還是有區別的。

  朱劍(陝西紡織網編輯)

  我記得有一年春節回老家,火車特別擠,我被迫想辦法從車窗口爬進去,有個乘警見我攀住窗沿,嘩地就把窗門關上,我急中生智,掏出20元向他晃了晃,他就把窗戶打開了。有時候就這麼回事,你用一點錢給自己一個方便,也說不上誰可憐誰黑心。那20塊錢對着急回家的我不算什麼,但是那乘警要是一天碰上十個和我想法一樣的乘客,「收入」就會很可觀了。

  單從這麼件小事看來,所謂「腐敗」,往往是授受雙方配合的結果,怨不得誰,因爲雙方都從中得到了好處,損害的只是一個看不見的「規矩」或者「制度」,算不算也很「人本」?

  劉耀明(西安某外貿公司財務主管)

  我們公司曾經被一個瑞典客戶坑騙過,他從印度進了價值100多萬美元的鐵礦石轉賣給我們,在連雲港上岸時,經過當地的商檢局檢查,各項指標完全合格,於是我們費了好大勁兒把鐵礦石運到遠在陝西的冶煉廠冶煉,才發現這批礦的硫含量超過標準13倍,根本就是一堆廢品。

  原來是連雲港商檢局收受了那個瑞典商人的賄賂,瑞典人事後就不見蹤影,商檢局人員全局收審,但鉅額的經濟損失已經造成。爲貪圖眼前的小利益而犧牲大利益,是這些部門「腐敗」時最可恨的地方,這個虧空外貿公司可能很久都補不上,而法律僅能夠沒收他們貪得的小利,卻無法追回這背後更加巨大的損失。

  衛露(《中國青年報》記者)

  記者的「腐敗」說白了就是搞有償新聞,而有償新聞是很難杜絕的。因爲對於出資的一方,這永遠是最廉價的廣告,或者說最具權威性和欺騙性的宣傳;對記者來說,是獲得工資外收入的常用手段,自己掌握媒體的優勢讓自己過上好生活似乎也就很自然。

  當然,記者的權力應用不僅如此,大家都知道持有記者證有諸多好處,比如買火車臥鋪票能優先,可以代替一些演出場館的門票等等。我們都知道,當個記者不僅僅有「寫字」那點特權,我們也能享有非同一般的「腐敗」機會。

  張坤(北京某高校招生辦)

  現在,高考幾乎是惟一好前途的途徑,而考研成爲一股熱潮,不少分數不夠的考生願意出錢買分,負責招生的部門永遠是學校最有可能腐敗的部門,大家都心照不宣。當然,上級主管部門比如市教委、乃及國家教委的相關部門的大小官員,就更加「錢途」不可限量。爲了入學,家長總是不惜本錢,招生部門也就爲關係戶行一些方便,兩廂情願,水漲船高,往往一年比一年行情看長。教育部門的腐敗一點都不亞於司法腐敗。

  今天你腐敗了嗎?

  李小聖(中國音樂學院學生)我們經常把「腐敗」當做口頭禪,哥們兒互相問:「要不要出去腐敗一下?」腐敗在這裏指的是「享受」一下,搓一頓,過把癮。我覺得沒必要把「腐敗」這個概念弄得那麼沉重,人人希望過上「好生活」,有些人通過艱苦而緩慢地奮鬥,有些人通過一些小技巧或捷徑而已。

  陳寧(自由職業)

  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撮「腐敗」的火苗,得到機會就會順風竄高,得不到機會的不等於他們就純潔高尚,這跟多數人眼紅有的藝人一夜成名一個道理。從這個意義上說,「腐敗」是合情的,雖然不一定合理。腐敗讓一些人享受特權,讓更多的人只好當「沒份」的大多數,這不公平,但是,光發發牢騷沒有意義。

  成滿(北京天時律師事務所律師)

  腐敗說到底是體制的問題,這其中有很多複雜的因素,內部的、外圍的。有些話題是禁忌中的,誰也不敢觸及。有些在職位和權力上都無足輕重的人可能被挾裹到一次集體腐敗的案件中去,他們可能是迫於無奈。體制的革新畢竟是一個太大的問題,制約機制更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建設起來的,所以,似乎就造成了這樣一種情況:只要是參與社會生活的人,都可能成爲腐敗者,因爲任何個體都無力對抗或者抵制體制的強大力量。(巫昂)

摘自三聯生活週刊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10/594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