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長篇:遠華走私案 (2) -- 緝私總動員
 
【人民報訊】

【夜光新聞: 2000-11-5】2. 緝私總動員

天氣變了

天氣變了。對一些在國境線上謀生的人來說,一個漫長的「冰河期」已不可阻擋地來臨。

雖然,「走資派」——走私資本——還在走,但已走得不那麼明目張膽,不那麼肆無忌憚。後臺主子都已暫時蟄伏,蝦兵蟹將的小規模作業成不了多大氣候。

這一切要從1998年7月13日說起。這一天,中國黨政軍三條線的幾乎所有主要官員聚集到北京開會,公開報道的說法是:與會的有各省級行政區負責人,中央、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人,解放軍三總部和各兵種、武警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負責人。自然,還有中央政治局的所有常委們。他們將在3天的時間裏不斷提及一個詞:走私。

這個陣仗非同小可,顯而易見,他們所談論的走私一定到了非同小可的地步。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中,1998年走私經濟的規模被估算爲1540億元,是僅次於「假冒僞劣」的第二「黑色經濟」。另有專家說,此數字過於保守。近年來僅曝光的幾個走私大案案值就達數百億,按國際上通常的走私查獲率10%來算,走私水面下的冰山大得難以想像。

國家財政少了大筆關稅進賬,焦頭爛額的國企被競爭力強勁的走私「水貨」衝得七零八落,黑金沿着權力階梯層層滲透……1998年3月才新鮮出籠的新政府要拿走私祭旗並不奇怪。

同樣不奇怪的是幾天後專門在中央軍委召開的反走私會議。會上,江澤民要求軍隊站在反走私的前列,要求嚴厲查處涉及軍隊和武警一些單位和個人的問題,並宣佈軍隊和武警今後一律不再從事經商活動。這條消息被媒體廣泛傳播,人人都在按各自方式解讀其中的豐富含義。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再明白不過的信號,那些對此反應遲鈍的走私玩家要麼是一個不諳國情的傻瓜,要麼是一個欲罷不能的瘋子。

此招一出,氣氛頓時爲之一變。按照一個在南方一線的緝私警官的話說,執法環境變了,打私時的壓力小了,顧忌少了,這比抓了多少人、辦了多少案重要得多。

至於會後中紀委、監察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國家工商局、中央媒體等各路直屬縱隊聲勢浩大的「通知」、「部署」、「專項鬥爭」、「專題報道」等,倒是慣常的運動招式了。 今年初清點反走私戰果,朱鎔基說,1999年我們對一些走私進口犯罪集團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破獲走私案值近800億元,海關稅收比上年增收710億元。

中紀委在行動

按中國慣例,開個會,先禮後兵,算是提前打了個招呼。過去也有許多事情打完招呼就不了了之,要靠被招呼的人自覺自願整改。但這一次,慣例失靈了。就像1998年年底的電腦產品在嚴打走私後價格飆升,許多商家和用戶處變不驚:等等吧,3個月後等它降下來。老油子們似乎都知道,中國現在的任何「運動」持續時間不會超過3個月。3個月後,價格絲毫沒有下跌的跡象,也就是說,打擊走私絲毫沒有結束的跡象。老油子們也醒悟了,清淡的電腦市場終於開始回升。

就在許多人還在運用他們的小聰明的時候,朱鎔基、羅幹、吳儀等緝私高層人物在打私會議之後,分頭到一些走私重災區巡視。風暴即將颳起!

在一些地區,中央官員們前腳剛走,中紀委的干將們後腳即至。雖然有些殺雞用牛刀,奈何雞們已修道成了妖,不用牛刀不行。

湛江走私大案已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新中國建國以來走私數額最大,涉及黨政機關、執法部門人員最多的一起嚴重經濟犯罪案件」, 該案受查處的涉案人員共331人,其中公職人員259人,從1996年初至1998年9月案發前,共走私汽車15670多臺 (套)、鋼材110多萬噸、成品油126萬多噸,還有大量移動通訊器材、電器、小麥、大豆乃至凍雞雜等,總貨值達110億元,偷逃國家稅收62億元。

走私分子層層打通海關、公安邊防、海警、船務代理、商檢、港務等監管環節的手法並不複雜,「財色」兩字而已。

湛江的記錄保持得很短暫。在廈門,一條更大的「鱷魚」在中紀委進駐後也浮出了水面。大案給人的印象總是相當深刻的。如果加上1999年開始的反腐風暴中的連串大要案,中紀委的同志們一定忙得很吧? 有時想想,要是把公檢法都變成中紀委一樣又紅又專該有多好。

在強力反腐的大形勢下,風口浪尖上的海關自然沒有閒着,海關總署一紙令下,華南、華東的海關關長進行了大換防,10大直屬海關關長被調整,數十個海關領導被查處。 從文到武

如果說,中紀委的「鐵甲軍」專用於攻城拔寨,作爲打私「地方武裝」的各地海關則是守土有責。但行家說了:海關守不住。這不是貶低海關,而是「民兵只能抓抓破壞分子,怎麼守得住城池」?

海關執法和工商執法一樣,只是行使行政執法權,沒收貨物、罰款等,還是個「文官」的幹活。在潮水般的走私面前,全國3萬多名海關「文官」已顯得斯文有餘,力量不足。且打私環節衆多,海關雖然是緝私主管部門,和其他部門在一起也只能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 在最高層的打私規劃中,海關的權限問題自然不會被忽視。從打私大會開始,「武裝」海關的行動在有條不紊地展開。

由海關和公安雙重領導,以海關領導爲主的緝私警察隊伍很快成立,他們擁有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等司法權力。在走私活動越來越多地開始「一條龍」作業時,緝私活動也終於可在海關內部「一條龍」作業完成,而無需移交地方公安處理。廣州海關緝私警察的一個「典範作品」說明了從文到武的好處。

1999年5月30日,廣州海關在順德現場抓獲一個特大汽車走私團伙,走私汽車涉嫌偷逃關稅800多萬,但數名首腦人物在逃。按過去的緝私體制,廣州海關將現場抓獲的嫌疑犯移交公安部門後任務即結束。但那時公安部門忙於一系列的專項打擊犯罪活動,走私案一時難以得到公安部門充分的人力物力保證。按照以往的經驗,地方公安處理此類案件至多也只能提供4名警力和有限的經費,案件結局可能就是罰款。

專門對付走私犯罪活動的緝私警察制度發揮威力了。在成立僅4個多月的廣州海關偵查分局提供了充足經費,組成了包括局長在內的30多人專案組,組織300多人次參加行動,最終,走私集團11 名骨幹成員中10人被逮捕,1人因病取保候審,集團被徹底摧毀。

在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將外經貿部管理的進出口商品檢驗局、農業部的進出口動植物檢疫局和衛生部的進出境衛生檢疫局合併成立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歸海關總署管理;撤銷全國打擊走私領導小組和國家口岸辦,工作由海關總署承擔。將打私的七手八腳變成海關「一口對外」。

而在廣東省政府機構大裁員中,緝私警編制卻要大幅擴大,廣東最終將建成一支3000餘人的龐大緝私警察隊伍。去年全國海關緝私警共抓獲了3000多名走私分子,幾乎是一人抓一個,而廣東1700多名緝私警察,就抓獲了2000多名走私分子。而此前每年被刑事處理的不過幾十人。

此外,財政部去年增發的600億國債中,就有 11.3億元用於改善海關及緝私警察的裝備。不過,以海關去年增收關稅700多億來算,這無疑是財政部有史以來最合算的一筆「投資」。

連中國海軍也不甘落後,爲海關8月下水的新型緝私艇特製了20門23毫米口徑艇炮。對付走私分子的高速裝甲走私艇,沒幾件硬傢伙還真是不行。

互聯網上陣

互聯網真是個好東西,連緝私都開始倚賴它。

走私的花樣雖然繁多,但萬變不離其宗78。不管是黑夜偷運還是私藏夾帶,走私者總是要用外匯從境外買貨,而在境內賣出收回人民幣。按常理,他們永遠處在貿易「逆差」之中,「外匯儲備」將是越來越大的負數,他們的生意將無法進行下去——除非是一錘子買賣。外匯是他們的血液,而他們就像腎臟病人,必須定期換血——將越積越多的人民幣換成外匯。外匯黑市能讓他們喘口氣,但在外匯管制的中國,只有政府手中的鉅額外匯才能舒緩他們的飢渴。

自然,對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走私者來說,成千上萬的貨物都運過來了,從國家銀行弄一點外匯出來也不是太難的事。常用的手法是:拿一份假的海關進口報關單(或騙取、或僞造、或塗改)去銀行買外匯。按規定,正常進口可按銀行牌價自由兌換相應數額外匯。

聽起來就像有人拿了假的郵局匯款單去取錢一樣不可思議。沒人能從郵局手中騙出錢來,即使匯兌兩地相隔萬里,郵局留存的底單會讓騙子無法得逞。但海關和銀行之間沒有這種默契的系統。結果是,1998年外匯大檢查中查出假進口報關單13874份,套匯金額達112.43億美元!

同樣,用假出口單據到稅務局騙取退稅,用假的加工貿易合同手冊進口免稅原材料私下出售也是層出不窮。爲了堵漏,海關近年來在單證、印章和印油防僞上花的錢就有幾千萬。

本來,部門之間聯網後將資料上網,供相互查閱是最有效的途徑,但由部門分頭建網然後各自全國聯網,其成本顯然難以承受。這個死結只能由神奇的互聯網來解開。不無巧合,中國的互聯網熱潮正是從1998年掀起。網絡軟硬技術、電信帶寬等條件日益改善,網上緝私也水到渠成。

1998年年底,海關內部,海關與外匯、銀行部門之間通過互聯網建立電子底賬覈查系統完成。兩年下來,假冊假單假印走私案值從1998年的21億,到1999年的3億,直到今年的取消統計。受此鼓舞,一系列基於互聯網的口岸電子執法系統迅速被開發。最終,海關、外經貿部、人民銀行、公安、工商、稅務、外匯、檢驗檢疫、交通、民航、鐵路、信息產業等12個要害部門將藉助互聯網編織一張「天網」。相關信息全部存放到一個公共數據中心裏供相互覈查。近期,在國務委員吳儀的親自督陣下,這一系統正在幾個主要口岸緊鑼密鼓地試運行,預計明年向全國推廣。

病急亂投醫?

總動員下大幹快上雖然聲勢浩大,但也難免出錯。

目前,加工貿易已佔貿易總額的一半,而加工貿易的走私也大致佔到走私總額的一半。如何對付?主管部門規定:讓企業在銀行存入一筆保證金,直至加工產品出口覈銷免稅材料。這一看似有效的方法在1996年中即開始實行,但由於來料加工企業本身流動資金短缺,此後又逢亞洲金融危機,企業日子更加艱難。且對資信良好和非法走私企業一視同仁,頗爲不公。保證金賬戶實際上在「空轉」。

1999年4月,在打私高潮中這一廢棄的緝私手法又被啓用,一紙《關於進一步完善加工貿易銀行保證金臺賬制度意見的通知》在企業中掀起軒然大波。通知說,根據企業過去的記錄和資信狀況,將把企業分爲A、B、C、D 4類,規定對部分記錄不良的企業和商品實行銀行保證金臺賬的「實轉」,用經濟手段促使企業遵紀守法。但實際運行下來,似乎也沒有完全達到預想效果。

今年5月,一項打私的新舉措又引發了一場小風波。5個月後,首批15個出口加工區將正式開張。昔日加工企業漫山遍野「放養式」管理模式逐步向集中「圈養式」過渡。在一個記者的描述中,第一個經國家驗收達標的「養羊區」——江蘇崑山出口加工區有着「3米高的鐵絲網,威嚴的海關人員,林立的廠區……恍惚間像走進了有點森嚴的動物保護區」。但專家說話了:從海關來講,主要是爲了管理,但也應站在企業的角度來考慮。加工區不能成爲海關的一種藉口,區外也應提高通關能力,管理水平,也應給區外企業「肥美的水草」。 也許看到了這一措施的勉強和缺陷,外經貿部高層官員申明:出口加工區剛剛起步,想要完全容納、吸收現有的加工貿易企業是不現實的。因此,出口加工區主要以吸引增量爲主。

人民幣回來了,美元也回來了

在打私浪潮掀起後,《香港華爾街日報》曾有一篇很有意思的報道,它說大陸打擊走私運動造成1998年12月份臺灣地區工業產量突然下降。因爲大陸不少走私IT產品來自臺灣地區。

官方對這兩年打私的正式說法是:打私取得了明顯成績,大規模走私已基本被遏制。標誌是走私案件數量上升而案值減少,說明走私已進入小打小鬧階段,大鱷們已暫時退出。

更有代表性的數字是:海關稅收超大幅度增長。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1999年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淨入庫1589.6億元,比1998年增收710億元。今年上半年就進賬1000多億。

此外,1996年至1998上半年,香港貿易統計局的出口數據統計均比大陸相應的進口統計多很多。香港統計的是離岸價,我們統計的是到岸價,本應是我們多香港少,奇怪的逆差說明走私的猖獗。而目前,大陸的進口額已超出了香港方面的統計,說明大陸的進出口秩序已趨於正常。上半年的外匯順差也做到了和貿易順差同步。 朱鎔基曾說:打擊走私沒有最後的勝利。

人民幣和美元雖然回來了,但法治和良知還遠遠沒有回來。

嚴重的走私犯罪活動必然和海關的執法腐敗相聯繫,反走私必須反腐敗。 ——海關總署署長錢冠林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9/588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