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李怡:大選玩笑
 
【人民報訊】蘋果日報11月11日評論文章:美國大選出現了兩百多年來罕見的情況。十一月七日晚上,各大電視臺出了醜,有關的政治評論員也出了醜,第二天出版的許多報紙也出了醜。由於各電視臺在宣佈「小布殊贏了」之後,於兩個小時後又收回,於是在這兩個小時之內,不少政治評論員在電視、電臺上都大講小布殊施政會與民主黨政府有何不同。當晚趕印的一些報紙也用「布殊贏了」作頭條,並配合文章,大談新政府的施政。誰料第二天,原來選舉結局還未定。香港也有政治人物,主動向記者講,共和黨上臺對中國、對香港如何有利,然而兩小時後,他大概知道說錯話了。

出醜的還有各國政要,據知,俄、中、德、英、法、荷、歐盟、土耳其、印尼都在知道「布殊獲勝」的假消息後,紛紛發表給布殊的祝賀聲明。美國這次大選,真是給全球政界、論政界、傳媒開了個大玩笑。筆者聽了許多政治分析員在電視上大噴口水,覺得這一類的分析評論,多是應景文章,其實真有點無聊。因爲以美國成熟的民主政治運作來看,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取勝,他們在內政、外交、經濟、對華政策等方面,其實取向都差不多。

儘管世界上許多政治人物,都講他們的施政要符合全民利益,要尋求全民的共識,但實際上,符合全民利益及得到全民共識的政策,根本不可能存在於這個世界。別說臺灣甚麼統獨或建不建核四這樣的議題了,就像死刑的存廢、墮胎是否合法,這類社會議題又怎能形成全民的共識呢?民主政治的運作,其實要靠異議的存在。克林頓政府,長期在國會居於少數黨地位,但他作決策時,廣泛徵詢在野黨的意見,甚至取用在野黨的政策,從而在異議中求取多數國會議員以至多數輿論的支持。無論戈爾還是小布殊取勝,面對國會兩黨的均勢,他們的政策取向仍需取得異議中的平衡。

因此,美國的政治,儘管每天鬧個不休,但不信權力可以和平轉移,而且政策也基本上可以延續,有其先後政府一貫的穩定性。(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12/602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