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江澤民發飆 香港多家媒體聲援記者
 
鄭挹慧
 
【人民報訊】ETtoday29日綜合報導:香港記者27日在中南海「捱罵」,28日香港多份報章社論都爲記者辯解,並通過刊登江澤民「罵人」的系列照片,將江澤民說話時的神情手勢呈現在讀者眼前。

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27日怒斥香港媒體,成爲多數港報的頭條新聞,新加坡聯合早報29日即以香港各加報紙的社論、報導作一分析表示,蘋果日報以「江澤民發爛渣(飆)失身分」爲;頭版大標題,南華早報的標題是「江攻擊『幼稚』的媒體」。而信報的社論則以「怒斥傳媒,有損形象」爲題,在文中稱讚了香港記者在僅有的幾分鐘時間裏「見縫插針,提出香港市民關心的問題」。

在香港具公信力的信報社論中,形容江澤民是「以自一味高明的居高林下姿態」,訓示充滿幹勁和敬業樂業的香港記者,而江澤民的做法更「反映中國領導人的空虛和傲慢,缺乏平等待人的精神」。

其他多份報章都採用據實報導的方式,報導時文字不帶價值判斷地交代「被罵」的經過。幾乎所有報章也都並排了江澤民動怒的照片,以及全文刊錄江澤民和記者的問答。

此外,香港多數報章雜誌並沒有對江澤民的講話反脣相擊,反應冷靜。不過,多數社論旨在解釋記者的提問爲什麼「不幼稚」。明報的社論以「這是民情,我們還是要問的」爲題說:「香港記者查根究底追問中央是不是欽點了董建華連任,是因爲;港人都希望了解清楚,收回香港政權三年的中央,將會如何透過特首選舉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這是香港的民情,是江澤民或其他中央領導人必須了解的」。

信報的社論則指江澤民的做法,進一步證明中、港兩地政治文化和語境系統方面存在深刻的分歧,反映了「一國兩制」本身的深刻矛盾。

另外,蘋果日報的社論則說江澤民犯不着動氣,同樣認爲;中央領導人搶先爲;董先生護航,脫離「基本法」,因此才會引起種種疑慮和爭議。社論的標題是「不是問的幼稚,是答的不小心」。

《香港經濟日報》則認爲;近來香港倒董之風日漲,而因爲;第二屆行政長官選舉的日期越來越近,江澤民爲;求穩定香港局勢,因此「挺董連任,一錘定音,有助煞止這種倒董風潮」。

董建華星期四上京述職,所見的三位中央領導人,江澤民、中國總理朱鎔基、副總理錢其琛都表明支援他連任。不過,中南海最後會晤江澤民時,發生了江澤民在香港媒體面前大發雷霆,像江澤民所說「今天算得罪你們一下」的事件,也讓一些人懷疑它所帶來的即刻效果,是否會對董建華帶來反效果。

不過,新華社在報導中,只提江澤民強調保持香港社會穩定的重要性,希望香港各界人士要十分珍惜和維護香港的社會穩定,對江澤民的動怒支字不提。香港文匯報同樣也沒有報導江澤民「得罪」香港記者的新聞。(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29/524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