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從陳曉寧「皇后」談到江綿恆副院長
 
留學回國
 
【人民報訊】這幾天爲了陳曉寧的事,網上吵成了一鍋粥。本來,稍有推理能力的人都明白,陳曉寧女士在國外的這幾年裏,即使每天都不吃不喝也不睡地進行研究,也不可能象某些國內新聞中報導(或誤導)的那樣獨力發現這三大基因庫。這三大基因庫裏可能有她的研究成果,但更多的可能是別人的研究成果。她若是喜歡將自己的簡歷寫得天花亂墜,那也很可能不過是虛榮心強一點罷。柳亞子當年自稱他的詩文第一,毛澤東第二。倪匡稱金庸最自豪的是他會跳芭蕾,而不是他的武俠小說。至於毛柳二人的詩文造詣高下,金庸的芭蕾到底跳得如何,人們自有公論。

然而,陳曉寧女士是不是有博士學位,是不是在國外當過技術領導,是兼職副教授還是正牌副教授,好像與她帶回的基因庫關係不大。英雄不怕出身低,若是以一個人的學歷和經歷來衡量一個人的才能和本領,恐怕很多歷史名人都要不合格。

愛迪生沒有上完小學,並不妨礙他發明電燈。愛因斯坦沒讀過博士,也並不妨礙他創立相對論。蓋茨從哈佛退學,至於他當初真的是爲了辦公司,還是因爲成績一塌糊塗,根本沒人在乎。人們只在乎他創立了微軟。

陳曉寧女士的事也是這樣。她是不是學術騙子恐怕不能用她有多少學歷來衡量。至於她的動機如何,是爲了沽名釣譽還是爲了報效祖國我們現在無法確定。到目前爲止,唯一能確定的事實是她的確帶回了這三大基因庫。這三大基因庫有沒有用,有多大的用,甚至該不該用,儘可存疑爭辯。但存疑也好,爭辯也罷,都應從純學術的角度出發才對。不問青紅皁白,先給人家扣上一頂學術騙子的帽子,就未免過份了。如果認爲陳女士行騙證據確鑿,何不告她一狀?要知道,不論在哪個國家,詐騙可都是刑事犯罪。

疾風知勁草,日久見人心,陳曉寧女士有沒有真本領,拉出來遛遛就知道了。基因工程這事兒,可不是光憑一張嘴就能過日子的。

然而從這件事裏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中國的人才危機,更嚴重的是如何招攬人才的危機。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人才外流」一直是中國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如何才能使人才迴流,也一直是讓政府大傷腦筋的課題。訴諸於「愛國主義」是一個在建國初期吸引了無數海外遊子的方法。但在這信仰破滅,物慾橫流的世紀末,卻顯得蒼白無力。

《戰國策》上講過一個「千金買骨」的故事。想當初齊國差點滅了燕國,燕昭王即位後日夜圖謀復仇,然而無人投效,他只是一個光桿司令。於是他跑到當時的賢人郭隗那裏求教。郭隗對他說道:「以前有個國王願意出一千金買一匹千里馬,三年都沒有人送貨上門。於是他的手下就說『讓我去買』。國王同意了。過了三個月,手下回來稟報說『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馬,可惜它已死了。所以我花了五百金,把死馬的骨頭買回來了。』國王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馬,死馬哪能要五百金!』手下說『天下人聽到大王連死馬都願付五百金,活馬豈不是願付得更多?現在就會有人送千里馬上門了。』果然不出一年,那國王就得到了三匹千里馬。現在您要招攬人才,請先從我招起。若是連我這種人都能當官的話,還怕比我有能力的人聽到了後不來嗎?」於是燕昭王立刻拜郭隗爲師,不出一年,各國人才彙集燕國,燕昭王依靠這批人才,終於復興燕國,向齊國報了仇,把齊國打得差點亡國。

政府現在對學成歸國的人士採取的也是這個策略。這也難怪,好不容易有人回來,而且還是要來報效祖國的,還不值得大書特書一番嗎?但是這些年下來,典型樹了不少,人卻回來的不多。即使那些回來的,也多數搖身一變成了外資的買辦。哪裏有故事中人才雲集的景象。這實在是讓人迷惑,難道中國的古老智慧已喪失了作用了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以前,讓我們再來看一看另一個和人才有關的故事。戰國時齊國的孟嘗君慷慨好士,門下有食客三千。一次他在秦國被秦王拘留,眼看要被殺頭。於是他託人要秦王的小老婆爲他說情。秦王的小老婆開口就要他以前獻給秦王的白狐皮襖。孟嘗君沒有第二件同樣的衣服,正在焦急之中,他的一個擅長偷盜的門客爲他將白狐皮襖從王宮中偷了出來,重新獻給了秦王的小老婆。於是秦王在一陣枕頭風中將孟嘗君放了。孟嘗君連夜逃跑,跑到邊界時天還沒亮。邊界的關門要在雞叫後才會打開,而秦王醒悟後派出的追兵已經追近。幸好門客中有一位是口技演員,臨時學了幾聲雞叫,賺開了關門,這才脫了險。

從表面上看,孟嘗君能得脫大難,完全是靠了這兩位「雞鳴狗盜」之徒。他對人才的招攬是成功的。然而,後人對此卻有不同的評價。王安石就此提過一個問題:「如果孟嘗君真有食客三千,又久居齊國的相位,爲什麼他不能使齊國強大呢?」他給出的答案是:「孟嘗君成天招攬的全是雞鳴狗盜之徒,真正有才能的人恥於和小偷,賣把式的爲伍,根本不會來。所以孟嘗君招攬不到齊國真正需要的治國人才。」

姑且不論雞鳴狗盜之徒算不算是人才,王安石的評價至少對現在有一定的實際意義。「千金買骨」中的那匹死馬本身是真的千里馬,所以人們才將活的千里馬送上門來。郭隗,本身是當時公認的人才。他自比爲馬骨,一是自謙,二是因爲當時比他出名的能人多的是。人才雲集燕國,不是因爲燕昭王僱了一個飯桶,而是因爲燕昭王真正起用了一個人才。假設那馬骨屬於劣馬,還會有誰不認爲買馬的國王是呆子?假設郭隗是個蠢才,還會有誰來投奔燕昭王?

現在也是一樣。只憑着人家公司散發的一些公關材料,就把陳女士捧成了愛國愛民,無私奉獻的女英雄,獨一無二的女科學家,還要給她加官進爵,未免有些離譜。鬧到在海外的諸位網上同仁,咬牙切齒,非要將其批倒批臭不可。這恐怕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決策人士始料未及的。究其原因,不過是有人認爲陳女士的能力不能服衆而已。

如前所述,陳女士的能力如何還有待驗證,套一句老話,現在最多也只是樹了一個有爭議的典型而已。畢竟人家還是在國外作過一些學問的。比陳曉寧事件影響更大的是把江綿恆升爲科學院副院長一事。

江綿恆先生倒是正牌的博士,好像回來後還當過一陣子什麼研究所的所長。但從商日久,專業水平如何,不得而知。這次江核心內舉不避親把他提升爲科學院副院長。卻也沒見到寫公開信的幾位反對這件事。更不見網上鋪天蓋地的圍剿。這是因爲江先生有正規的學歷呢?還是因爲陳女士沒有一個好爸爸?

還是讓我用小人之心來度一下諸位寫公開信的君子之腹罷。其實大家對江先生也是不服氣的。但由於種種衆所周知的原因,大家也就將這口氣憋在了肚子裏。碰巧陳女士的自我推銷見了報,又被封爲「千金馬骨」,大家的這口氣頓時有了可以發泄的理由和對象。

好了,我的分析到此也要告一段落了。諸位寫公開信的網友,指望政府改變千金買骨的政策,我看是不必了。如果真要報效祖國,又何必計較名利地位,回來就是了。怕只怕高不成,低不就,死抱着「不與雞鳴狗盜之徒爲伍」的觀念不放,又見不得別人去與「雞鳴狗盜之徒爲伍」,那中國的人才才是真的喪盡了。(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18/335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