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任滿總書記及國家主席江澤民欲乘風歸去
 
  江澤民五日在紐約以「我欲乘風歸去」自況總書記和國家主席任滿後
的心情,並明確表示他二○○二年總書記一職將到期,二○○三年卸任國
家主席,但未提及何時卸任中央軍委主席一職。

  紐約時間五日,準備參加聯合國千禧年世界領袖會議的江澤民,在下
榻的華爾道夫旅館會見六百多名紐約地區的華人、華僑代表時,以宋朝詞
人蘇軾的名著「水調歌頭」中「我欲乘風歸去」一句,形容自己即將任期
屆滿之情,香港明報今天報導了江澤民的這項表態。

  明報指出,本月五日江澤民在其下榻的華爾道夫飯店會見大紐約地區
的華人、華僑代表六百多人。江澤民在近一小時的演講中,以話家常、聊
天形式,向僑界人士講述大陸國形勢。在談話中,江澤民以「我欲乘風歸
去」形容自己任期將屆的心情,同時也表示,他總書記一職將於二00二
年到期,二00三年則卸任國家主席。江澤民上述說法已完全否定他提早
交棒的傳言。不過,江澤民並未提及他何時將卸任中央軍委主席,似透露
另有玄機。

  明報:http://www.mingpaonews.com/20000907/__caa1h.htm

  除以詩抒情外,江澤民還自嘲是家中學歷最低的成員,他說小孩子都
擁有碩士、博士學位,他雖然有榮譽博士證書,但名片上其實只寫江澤民
三個字就可以。擔任國家主席之後,江澤民坦言失去許多常人的自由,他
在講話中兩次用英文表達自己需要「自由」的心願。

  有關江澤民權力交接的傳言近來甚多,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江澤
民將提早交棒給接班人胡錦濤,最快在明年三月將辭去中共國家主席一職
。二是江澤民雖已確定胡錦濤爲接班人,但無意交出中共總書記和中央軍
委主席兩個重要職務,可能在中共十六大後繼續留任。

  江澤民的上述說法,已表明他將在任滿中共國家主席和總書記之後卸
職,從而否定了最近有關江澤民明年提前卸任這兩項職務的傳言。

  提前引爆接班人事鬥爭

  香港傳媒昨天報導,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日前在紐約以「我欲乘風歸
去」形容自己國家主席等職位任期即將屆滿的心境,並首度公開透露其總
書記一職到二00二年,國家主席一職到二00三年,表明如期交棒的意
向。這不是江澤民第一次引詩明志,但卻是首度對外公開將卸任要職。

  江澤民公開表示「乘風歸去」,早在今年中共全國人大期間就已見端
倪。當時江澤民公開對記者吟鄭板橋的詩句──「一朝勢落成春夢,倒不
如篷門僻巷,教幾個小小蒙童」,江澤民的詩句到底想表達何種想法,當
時出現許多不同角度解讀,有的認爲江澤民表達退出政壇之意,有的則以
共產黨慣用的「引蛇出洞」,論述江澤民詩句是想繼續連任。然而,不論
江澤民要表達的意向是什,其實際影響卻是提前引爆接班人之爭,各派人
馬開始較勁。

  回顧中共黨內權力交替歷史,其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是領導終身制,
到他去世之前都未能順利部署接班人。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則是早早安排
接班,他一九九0年辭去中共國家軍委主席,即不再擔任各種職務,以一
個普通的共產黨員身分,掌握中共最高權力,直到去世。

  江澤民在部署中共權力繼承的過程中,常常讓人隱約看到「鄧小平的
影子」。從江澤民安排胡錦濤擔任中共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
,表面看來,是在培養胡錦濤爲接班人。不過,在培養接班人的同時,江
澤民大肆在意識形態及輿論陣地,把自己的地位與毛、鄧並列。

  以當前江澤民在中共政壇大權在握之勢,以及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與
第四代領導集體權力交接可能出現的過渡期,江澤民卸任國家主席和總書
記後,仿效鄧小平一樣僅留中共中央軍委主席一職、或甚至一介黨員身分
「垂簾聽政」,並非不可能。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8/296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