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从陈晓宁“皇后”谈到江绵恒副院长
 
留学回国
 
【人民报讯】这几天为了陈晓宁的事,网上吵成了一锅粥。本来,稍有推理能力的人都明白,陈晓宁女士在国外的这几年里,即使每天都不吃不喝也不睡地进行研究,也不可能象某些国内新闻中报导(或误导)的那样独力发现这三大基因库。这三大基因库里可能有她的研究成果,但更多的可能是别人的研究成果。她若是喜欢将自己的简历写得天花乱坠,那也很可能不过是虚荣心强一点罢。柳亚子当年自称他的诗文第一,毛泽东第二。倪匡称金庸最自豪的是他会跳芭蕾,而不是他的武侠小说。至于毛柳二人的诗文造诣高下,金庸的芭蕾到底跳得如何,人们自有公论。

然而,陈晓宁女士是不是有博士学位,是不是在国外当过技术领导,是兼职副教授还是正牌副教授,好像与她带回的基因库关系不大。英雄不怕出身低,若是以一个人的学历和经历来衡量一个人的才能和本领,恐怕很多历史名人都要不合格。

爱迪生没有上完小学,并不妨碍他发明电灯。爱因斯坦没读过博士,也并不妨碍他创立相对论。盖茨从哈佛退学,至于他当初真的是为了办公司,还是因为成绩一塌糊涂,根本没人在乎。人们只在乎他创立了微软。

陈晓宁女士的事也是这样。她是不是学术骗子恐怕不能用她有多少学历来衡量。至于她的动机如何,是为了沽名钓誉还是为了报效祖国我们现在无法确定。到目前为止,唯一能确定的事实是她的确带回了这三大基因库。这三大基因库有没有用,有多大的用,甚至该不该用,尽可存疑争辩。但存疑也好,争辩也罢,都应从纯学术的角度出发才对。不问青红皂白,先给人家扣上一顶学术骗子的帽子,就未免过份了。如果认为陈女士行骗证据确凿,何不告她一状?要知道,不论在哪个国家,诈骗可都是刑事犯罪。

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陈晓宁女士有没有真本领,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基因工程这事儿,可不是光凭一张嘴就能过日子的。

然而从这件事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中国的人才危机,更严重的是如何招揽人才的危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外流”一直是中国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如何才能使人才回流,也一直是让政府大伤脑筋的课题。诉诸于“爱国主义”是一个在建国初期吸引了无数海外游子的方法。但在这信仰破灭,物欲横流的世纪末,却显得苍白无力。

《战国策》上讲过一个“千金买骨”的故事。想当初齐国差点灭了燕国,燕昭王即位后日夜图谋复仇,然而无人投效,他只是一个光杆司令。于是他跑到当时的贤人郭隗那里求教。郭隗对他说道:“以前有个国王愿意出一千金买一匹千里马,三年都没有人送货上门。于是他的手下就说‘让我去买’。国王同意了。过了三个月,手下回来禀报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惜它已死了。所以我花了五百金,把死马的骨头买回来了。’国王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哪能要五百金!’手下说‘天下人听到大王连死马都愿付五百金,活马岂不是愿付得更多?现在就会有人送千里马上门了。’果然不出一年,那国王就得到了三匹千里马。现在您要招揽人才,请先从我招起。若是连我这种人都能当官的话,还怕比我有能力的人听到了后不来吗?”于是燕昭王立刻拜郭隗为师,不出一年,各国人才汇集燕国,燕昭王依靠这批人才,终于复兴燕国,向齐国报了仇,把齐国打得差点亡国。

政府现在对学成归国的人士采取的也是这个策略。这也难怪,好不容易有人回来,而且还是要来报效祖国的,还不值得大书特书一番吗?但是这些年下来,典型树了不少,人却回来的不多。即使那些回来的,也多数摇身一变成了外资的买办。哪里有故事中人才云集的景象。这实在是让人迷惑,难道中国的古老智慧已丧失了作用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另一个和人才有关的故事。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慷慨好士,门下有食客三千。一次他在秦国被秦王拘留,眼看要被杀头。于是他托人要秦王的小老婆为他说情。秦王的小老婆开口就要他以前献给秦王的白狐皮袄。孟尝君没有第二件同样的衣服,正在焦急之中,他的一个擅长偷盗的门客为他将白狐皮袄从王宫中偷了出来,重新献给了秦王的小老婆。于是秦王在一阵枕头风中将孟尝君放了。孟尝君连夜逃跑,跑到边界时天还没亮。边界的关门要在鸡叫后才会打开,而秦王醒悟后派出的追兵已经追近。幸好门客中有一位是口技演员,临时学了几声鸡叫,赚开了关门,这才脱了险。

从表面上看,孟尝君能得脱大难,完全是靠了这两位“鸡鸣狗盗”之徒。他对人才的招揽是成功的。然而,后人对此却有不同的评价。王安石就此提过一个问题:“如果孟尝君真有食客三千,又久居齐国的相位,为什么他不能使齐国强大呢?”他给出的答案是:“孟尝君成天招揽的全是鸡鸣狗盗之徒,真正有才能的人耻于和小偷,卖把式的为伍,根本不会来。所以孟尝君招揽不到齐国真正需要的治国人才。”

姑且不论鸡鸣狗盗之徒算不算是人才,王安石的评价至少对现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千金买骨”中的那匹死马本身是真的千里马,所以人们才将活的千里马送上门来。郭隗,本身是当时公认的人才。他自比为马骨,一是自谦,二是因为当时比他出名的能人多的是。人才云集燕国,不是因为燕昭王雇了一个饭桶,而是因为燕昭王真正起用了一个人才。假设那马骨属于劣马,还会有谁不认为买马的国王是呆子?假设郭隗是个蠢才,还会有谁来投奔燕昭王?

现在也是一样。只凭着人家公司散发的一些公关材料,就把陈女士捧成了爱国爱民,无私奉献的女英雄,独一无二的女科学家,还要给她加官进爵,未免有些离谱。闹到在海外的诸位网上同仁,咬牙切齿,非要将其批倒批臭不可。这恐怕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决策人士始料未及的。究其原因,不过是有人认为陈女士的能力不能服众而已。

如前所述,陈女士的能力如何还有待验证,套一句老话,现在最多也只是树了一个有争议的典型而已。毕竟人家还是在国外作过一些学问的。比陈晓宁事件影响更大的是把江绵恒升为科学院副院长一事。

江绵恒先生倒是正牌的博士,好像回来后还当过一阵子什么研究所的所长。但从商日久,专业水平如何,不得而知。这次江核心内举不避亲把他提升为科学院副院长。却也没见到写公开信的几位反对这件事。更不见网上铺天盖地的围剿。这是因为江先生有正规的学历呢?还是因为陈女士没有一个好爸爸?

还是让我用小人之心来度一下诸位写公开信的君子之腹罢。其实大家对江先生也是不服气的。但由于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家也就将这口气憋在了肚子里。碰巧陈女士的自我推销见了报,又被封为“千金马骨”,大家的这口气顿时有了可以发泄的理由和对象。

好了,我的分析到此也要告一段落了。诸位写公开信的网友,指望政府改变千金买骨的政策,我看是不必了。如果真要报效祖国,又何必计较名利地位,回来就是了。怕只怕高不成,低不就,死抱着“不与鸡鸣狗盗之徒为伍”的观念不放,又见不得别人去与“鸡鸣狗盗之徒为伍”,那中国的人才才是真的丧尽了。(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18/335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