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古老文字記載內容與氣候乾旱有關
 
【人民報訊】

2000-09-21 09:05:38

  科學家發現,3, 000多年持續的乾旱狀況對古代農業和社會生活可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
響,以致占卜求雨成爲甲骨文所記載最多的內容之一。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洪業湯今天在此間召開的一個大型學術會議上說,3,
000多年前中國殷商時代產生的甲骨文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當時的甲骨文中許多篇幅均
與占卜求雨有關。

  據洪業湯在3,000多科學家參加的中國科協學術年會上介紹,對地質泥炭記錄的研究表
明,3,000多年前是中國北方近6,000年來最乾旱的時期。

  這位從事全球環境變化同位素標記研究的科學家發現,中國北方在過去6,000年中經歷了
8個乾暖期,特別是公元前1450年至公元前1000年,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殷商時期,是6,000年
來最乾旱時期。

  商代甲骨文與古代埃及紙草文字、巴比倫泥版文字一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體系之
一,也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成系統的古文字,以刻寫在龜甲、獸骨之上而得名,是商代
後期王室貴族用於記錄當時占卜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的實錄文字。

  考古學家說,在殷墟甲骨文裏,求雨的卜辭數量極多, 比較典型的一條如:今日雨?其自西
來雨?其自東來雨?其自北來雨?其自南來雨?

  洪業湯說,從中國東北吉林提取的泥炭纖維素能靈敏地反映中國北方大陸乾旱和降雨變
化。並且,他的研究結果與美國西部的大平原、歐洲、赤道東非等地的樹木年輪、鹽湖沉積
等多種記錄反映的乾旱降雨狀況相一致。

  他還發現,乾旱降雨的週期與太陽黑子活動的週期有關。太陽輻射的變化引起雲量變
化,再導致氣溫變化,以致海洋熱狀態變化,海洋大氣相互作用變化,最後是全球大範圍幹
旱降水變化。(新華網 記者喻菲)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20/345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