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李怡:民意趨勢
 
【人民報訊】民主黨人可能會對筆者的意見鄙之爲「轉言論」;他們可能覺得集中關注在香港的自由、法治、人權、民主,仍是他們的神聖責任;他們甚至會認爲,他們在直選中仍取得最高得票率,而在立法會議席中他們也仍佔第一位,這說明仍有最大多數的市民支持他們。

多數市民投票給民主黨,主要是支持在建制內維持一個反對的聲音,作爲對行政主導、對北京干預的一個制衡力量,但並不意味支持民主黨的市民,贊同民主黨的所有言論與作爲。民主黨在這次選舉中得票率大幅下降,已說明市民投票意向有改變的趨勢。與此同時,民建聯得票率和議席的增長,更能說明市民投票意向的改變。民建聯的親中背景衆所周知,民建聯在議會中的「保皇」色彩,更是連民建聯主席曾鈺成也不諱言。在「六四」之後,香港百萬市民上街反對中國當局鎮壓學運,社會主流意識有強烈的「反共」色彩,民建聯的起步是極爲困難的。相比來看,民主黨的起步就容易得多。這些年來,民建聯也沒有甚麼政綱,沒有任何建樹,有的只是政治明星與市民接近的地區工作,以及在議會中儘量尋求民意與「保皇」(包括保中央與保特區政府)之間的平衡。有時在民意與「保皇」的兩難取捨中表現頗爲拙劣(如在「殺局」投票中的表現),但市民認同他們不與中央對抗、不與民意對抗的妥協取態的人卻愈來愈多。

再看傳媒,據說中方喉舌的三份報章,銷量分別爲一、二、三(即一份銷一萬,一份銷二萬,一份銷三萬),中方喉舌的聲音肯定在香港沒有市場,但爲甚麼親中的民建聯卻在選戰中不斷成長?這難道還不值得民主黨人警惕嗎?

筆者絕不支持「牆頭草」,也常批評人們放棄理念的「轉」。但從政畢竟與論政不同。論政人士無須妥協,從政人士卻必須妥協,否則就無法在從政行爲中體現民衆的利益。從政人士的妥協可能遭論政人士批評,但這是從政人士無可避免的選擇。
轉自蘋果日報(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22/348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