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江澤民擴編2空降師 臺灣祕密研製核武
 
【人民報訊】據多維社21日電,臺灣軍方情報單位證實,中國國家總書記兼軍委主席江澤民已在6月5日正式指示解放軍總參謀部,在2001年底前必須增編完成2個快速空降師。而據大陸媒體披露臺灣方面正祕密研製核武與之對抗。人民日報社主辦的週報《環球時報》最新一期(志期9月22日)發表長文披露臺灣祕密研製核武器的內幕,指出這一動向「值得大陸方面高度重視」。請看有關詳細報導。

1. 江澤民擴編2空降師 

  ETtoday記者陳東龍報導,臺灣國防部各主管軍事情報的單位爲因應年底即將實施的「小三通」,及臺灣總統在日前軍事會談中所說的「三通是躲不開的」等政策性指示,日前召開兩岸軍事情勢會報,據透露,中國國家總書記兼中央軍委會主席江澤民,已在6月5日正式簽署兩項重要指示,這個被解放軍內部稱爲「第22號令」及「第23號令」的軍令,已授權解放軍總參謀部需在2001年底前,增編完成2個快速空降師,其中已知將會有1個師會駐防在福建連城。這項建軍指示,也在6月12日由軍委副主席張萬年上將,當面向各軍種司令員宣佈。

  臺灣國防部情報高層進一步指出,有關情報已獲得證實,目前除了對「第23號令」的文號仍需要做再確認之外,對於解放軍擴編及增編空降部隊的動作已完全證實。

  臺灣將領表示,解放軍空軍目前有「第15空降軍」擔任所謂的「傘降」與「機降」的任務。據表示,「傘降」指的是傘兵由空運機上實施跳傘,臺灣稱之爲「空降作戰」。而「機降」指的是傘兵搭乘直升機直接進入敵方陣線後方進行戰鬥,臺灣則稱爲「垂直作戰」。

  據已獲得的情報資料顯示,中國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確實在6月12日,當著陸、海、空、總後等四位司令員的面,宣佈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已簽署中央軍委「第22號令」和「第23號令」。

  情資也顯示,「第22號令」的內容是授權解放軍空軍第15空降軍、南京軍區參謀部、濟南軍區參謀部,在1年內需完成第16空降師及第17空降師的籌建。

  國防部研判,第16空降師將從駐防于山東萊陽的第26集團軍、江蘇徐州的第12集團軍及駐防南京軍區參謀部特種部隊中「選鋒」組軍。

  至於第17空降師,軍事情報單位也初步研判其組成,將是從駐防開封的第20集團軍、駐大同第28集團軍直升飛機團及駐守在河南新鄉第54集團軍組成。

  但另一方面,有關於「第23號令」的內容,國防部情報單位則仍處於證實的階段,在尚未證實前,軍方僅能列爲「情資」,而不能視爲有價值的「情報」。

  軍方高層表示,既然「小三通」與「三通」都將接踵而至,面對解放軍擴建高戰力、高投射力的戰略武力,國軍的建軍勢必要加快腳步,否則當解放軍擁有超過15萬的快速反應部隊時,中國領導人就會認爲「統一有望」,屆時臺灣就會面臨戰爭危機。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拳部隊,可說是解放軍爲因應下一個世紀所建立的快速應變武力,整個「鐵拳」所包括的部隊單位,幾乎完全就是以針對臺海周邊未來極可能爆發的武裝衝突而訓練。

  鐵拳部隊,基本上包括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空軍第15空降軍、軍委會或軍區直屬的快速反應部隊、軍區直屬之特戰兵營、中共海軍陸戰隊等共四大拳頭。

  由於這些部隊的機動力、戰鬥力均比起一般解放軍強大,再加上中國以「選鋒」的方式積極籌組各種拳頭部隊,其總兵力早已超過25萬人,已超過臺灣地面部隊的總人數,其建軍動機已極爲明顯,因此相當值得臺灣軍方嚴密監視。

  第15空降軍是解放軍唯一的一支傘兵部隊,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這支編制龐大的傘兵部隊並不是由解放軍陸軍所直接指揮,反而是直屬於解放軍的空軍,事實上這種編制的邏輯仍是師法於前蘇聯的空降部隊,其用兵著眼是在於能統一運用編制內的人員及運輸載具,避免戰鬥人員及空運機隊之間所可能產生的聯絡斷層。

  解放軍空軍第15空降軍,是由第43師、第44師及第45師等3個空降步兵師爲基幹,並與空軍第13空運師、第13空降獨立團共90餘架大小運輸機,以及部份陸軍航空兵所屬的獨立直升機團(大隊),共同組成一支能保持60%作戰力且隨時可上機進行「隨時能飛、隨時能降、降之能打」等攻擊任務的「鐵骨頭」。

  第15空降軍的司令部設在湖北孝感,所屬的第43師,以及其所屬的第127、128、129等3個空降步兵團和一個輕炮兵團,駐地是位於湖北的開封地區。第44師及所屬的130、131、132步兵團和炮團部署於湖北應山地區。而第45師的第133、134、135團,以及輕炮團則駐防在湖北的黃坡。

  臺灣軍方初步估計,其總兵力約在3萬5千人左右。空降15軍各駐地均是位於距臺灣500裏以上,這種考量是以防制臺灣進行空中反制作戰,將這支中國唯一具有長程侵攻能力的國寶級部隊摧毀。

  第15空降軍近年來最大的一次實兵演習,是在1994年的6月下旬於武漢地區展開,3個空降步兵師所屬9個步兵團的27個步兵營中,有16個滿編制的步兵營實際參與空降演習,而師屬的炮團亦有6個營級部隊進行重型武器的空投作業。演習的地點是地形極接近臺灣的湖北地區。

  據臺灣軍方所蒐集的情報資料顯示,在第15空降軍實施這次破天荒的大演習中,若以軍事觀點來評估演習結果,不容否認的,空降軍在當時的演習極爲成功,不但整個空降部隊是在「無地面導引、無明顯標記、無氣象資料」等因素下實施,著陸後的部隊立即能自動排除紊亂情況,打破原建制立即投入戰鬥。

  不過,在這次演習中,解放軍卻折損了1架滿載傘兵的An-12型運輸機,以及至少5門大型火炮。同時空降地點又有部份是屬於稻田地區,對平民百姓的影響也相當大。

  這種情況若換成是臺灣,恐怕民意反彈的聲浪,將會造成軍方無法想像的後果。

  臺灣軍方長年來均對解放軍的空降部隊進行嚴密的監視,原因無他,因爲放眼世界各國,空降傘兵可說是一國地面部隊中的精銳所在,無論是在訓練或整體戰力方面,均是一時之選。

  相對於中國而言,由於師法前蘇聯的作戰邏輯,對於進行大規模的空降、空投等作戰,往往抱持強烈的用兵動機,何況是空降傘兵和海軍陸戰隊一樣,同屬於戰略性、攻擊性的兵種。

2. 臺灣祕密研製核武

  人民日報社主辦的週報《環球時報》最新一期(志期9月22日)發表長文披露臺灣祕密研製核武器的內幕,指出臺灣的核武器發展計劃「並未停止」,這一動向「值得大陸方面高度重視」。

  這篇題爲《臺灣祕密研製核武器》的文章分爲「上、下」兩部分,本期發表的是文章的「上」部。文章的作者署名爲「王衛星」。據悉,王衛星是中國軍事專家。

  文章首先提到,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的一部電腦日前被歹徒搶走,外傳這部電腦中儲存了大批覈能資料和試爆演算數據等機密。

  文章指出,臺灣研製核武器已有近40年的歷史,並通過「以民掩軍」的手段,積累了一定的經驗。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後,蔣介石要求美國對大陸的核設施進行徹底摧毀,並在第二年7月撥專款用於核武器的研製。

  1969年7月,在加拿大核能公司的幫助下,臺灣核能研究所興建了「臺灣研究反應器」。同時還修建了加工天然鈾的工廠等研製核武器的工廠和研究所。

  文章說,美國的解密文件證明,60年代中期到1973年,臺灣企圖獲得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反應堆和核燃料再處理工廠設備,用以提煉製造核武器的鈾。然而就在合約簽定後不久,美國中央情報局發現臺灣的意圖,國務院向西德和臺灣施壓,這樁交易才告吹。迫於美國的干涉,蔣介石表示暫時擱置核武器計劃。

  文章說,臺灣發展核武器、設立再處理工廠生產核燃料的努力並未停止。70年代中後期,蔣經國吸取了以前的教訓,打着大力發展和平利用核能的幌子,在高度保密的情況下開始研製核武器。

  在民用的幌子下,臺灣的核原料基本上有了固定的來源,臺灣與美國簽定了濃縮鈾的長期供貨合同,同時還從英國、法國等地購買了核燃料。

  文章指出,臺灣正是利用「以民養軍」的手段,在發展民用核能的同時,爲發展軍用核能儲存了大批技術力量。70年代後期,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檢查臺灣核設施時,就曾發現其「熱實驗室」燒過的燃料池下面,有一個在設計圖上沒有的、用來祕密轉移核原料的暗門,同時在一間儲存室裏,還發現有兩套沒有使用過的燃料棒。(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23/354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