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互聯網爲中國異見者打開新窗口
 
【人民報訊】據多維社25日電, 在中國,異見分子往牆上貼大字報溫和地批評政府就可能坐牢,但互聯網的到來爲中國人提供了過去從來沒有過的表達意見自由。

華盛頓時報25日引用美國一家中文網站上給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公開信說,「有件事我總是想說出來。在中國大陸,我們只有讚揚共產黨政府的自由。要批評它卻沒有自由。」

在這個中國數百萬人可以進入的網站上發表的三頁公開信使用強烈的措詞和生動的比喻,要求中國國家主席重新定義共產主義,建立彈劾制度,給予言論自由,結束經濟壟斷。

這個網站和中國大學的網絡論壇中有很多類似信息和政治笑話,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居民在探討他們言論的最大限度。

但中國放鬆對於公衆言論的嚴格限制決不是認同西方的言論自由觀點。它主要是中國領導人爲了利用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帶來的商業增長機會,而不惜喪失對公衆言論的一點控制作爲代價。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啓正今年8月在華盛頓說,「中國正在大力發展互聯網,因爲在技術進步的其它領域,中國總是落後…這一次我們決心不再落後。」

中國互聯網用戶增長飛快。從1999年1月到2000年7月,中國聯網計算機數量從七十四萬七千臺增加到六百五十萬臺。同期互聯網使用者從二百一十萬增加到一千六百八十萬。

中國駐華盛頓大使館發言人張元元(音譯)說,如果沒有有利的政策,互聯網不可能發展這麼快。「我們把互聯網看作傳播信息和幫助人民的好方法。」

部分村民直接在互聯網上兜售他們的產品;城市年輕人在網上聊天、玩遊戲或交朋友。許多政府部門在網上發表公告或提供服務。

但政治異見分子也抓住機會,利用互聯網傳播信息,迫使主流媒體對付原來它們從來都不涉及的領域。但他們也有風險,政府關閉那些網站,逮捕國內參與異見互聯網活動的人。中國政府還試圖封鎖外國網站和電子郵件,同部分海外異見分子玩「貓捉老鼠」遊戲。

中國流亡美國的異見分子從1997年在開辦的大參考(Bignews.org)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刊物名稱模仿中國高級官員才能看到的出版物,集中報導中國的民主和人權問題。

這一網站從去年夏天被中國封鎖。中國政府也封鎖了連結臺灣、香港和美國的網站,包括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但大參考卻仍然可以繞過封鎖。主辦人通過自己蒐集的數萬箇中國的電子郵件地址,定期傳送新聞和評論。他說,相信超過一千萬中國人可以看到大參考。

但在中國蒐集電子郵件地址也被共產黨看作顛覆行爲。中國上海軟件工程師林海因爲向大參考主管提供電子郵件地址被判刑兩年。

但中國年輕一代技術精英對於言論自由仍然是樂觀的。中國留英國學生、24歲的托馬斯張說,我們現在比10年前自由很多,我敢肯定十年後自由更多。互聯網是誰也擋不住的。

中國許多網站都有論壇和聊天室,話題從政府腐敗到年輕人同居,從臺灣問題到好萊塢影片,從古典文學到現代個人理財。

犯罪、官員腐敗和流行歌星的醜聞是中國新聞網站上的流行題目,例如廣東和北京的dayoo.com和21dnn.com都有這些內容,也包括主要報紙的文章。(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25/359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