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法輪功千人練功請願江澤民
 
【人民報快訊】多維社報導/美國法輪功學員將在下週舉行一系列和平請願,其中包括在紐約曼哈坦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附近集結千人練功,抗議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前來美國出席聯合國世界領袖高峰會。

設在紐約的,按照計劃, 法輪功學員4日開始在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三號樓Grand Ballroom舉行大會,由於組織者也不知道與會者人數有多少,但要求與會者自帶調頻收音機,以收聽大會的中英文同聲傳譯,以方便不能進入會場的學員收聽。

5日上午,法輪功將在下城Battery公園集結1000人,由部分學員先在隔岸的「自由女神」塑像下象徵性練功後與公園裏的千位練功者匯合,集體練功。

5日下午法輪功在紐約華人區法拉盛緬街舉行遊行,將有來自臺灣的法輪功學員參加,目的在凸顯臺灣享有的高度宗教自由與集會自由。

6日法輪功學員在組織千人練功後將繞行經曼哈坦中城,到聯合國總部旁廣場繼續示威,並在現場安排被判刑或失蹤的法輪功學員的家屬接受國際媒體採訪,屆時來自臺灣的法輪功學員也將前往助陣。

從法輪功學員排定的日程表上,7日、8日他們在聯合國對面的廣場活動細節商未公開,但顯然他們已經預定了這一「黃金地段」。

法輪功發言人袁峰強調,儘管在5日的活動中,法輪功學員不免和同一時間在同一黃金地點聚集的臺灣人社團,藏人社團及民運人士不期而遇,但法輪功的請願不是政治示威,並未與其他社團串連。

他們強調,法輪功是用和平方式舉行一些呼籲活動,呼籲中國政府立即釋放所有被關押在監獄和精神病院的無辜法輪功學員,並立即停止對法輪功的迫害,並與法輪功直接對話,和平解決問題。他們自稱法輪功是「一個民間修練團體」,沒有與任何政治團體組織活動。

消息人士向多維社透露,其實中國大陸高級領導人造訪紐約,面臨的不是民運人士的挑戰,法輪功才是真正令他們頭痛的難題。中共中央組織部長曾慶紅在鎮壓開始初期說,對法輪功的鬥爭是對黨的重要考驗。在美國,法輪功學員的集會、請願活動是受到美國法律保護的。在國內,法輪功仍然有嚴密的組織。法輪功成員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卡和密碼聯繫,全國各個階層的人--老共產黨員、年輕的受過西方教育的科學家、人民解放軍高級軍官、官員、教師和中國數百萬處於邊緣化的人們會聚在真善美旗下,全國至少有一千萬人信法輪功。他們不怕警察,是當今中國少有的因信仰而受到迫害的大規模羣體。

最近法輪功學員還開通了面向大陸的電臺廣播,時稱,有些學員覺得他們有必要讓中國大陸的人民知道法輪功的真相,於是他們想到利用電臺向大陸聽衆廣播,並自己出錢出力,沒有任何外界力量參與,建立了面向大陸的,向中國大陸聽衆提供廣播服務,當然所有的參與者都是義務向電臺提供服務。

被問及法輪功爲何沒有抗議李鵬到訪時他說,法輪功的活動不是抗議,而是和平呼籲。他們將利用各國議長、非政府組織雲集紐約的時機寄送相關法輪功宣傳材料,說明事實真相。等9月初江澤民到訪紐約時他們才準備大規模集會。

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此前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節目主持人華萊士 (Mike Wallace)時稱「經過仔細權衡,我們的結論是,法輪功是一門邪教。法輪功已經造成數千學員自殺。但沒有法輪功信徒被判處死刑。」並說法輪功領袖李洪志「說的都是騙人的鬼話」。由於他的說教,許多家庭被打碎了,許多生命消失了。 而此前法新社報導,中國安全部門有時以野蠻手段對待法輪功弟子。至少有26名法輪功弟子在被警察關押期間死亡,大約三千人被送進勞改營,幾十名法輪功弟子判刑十年以上。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4/287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