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窮孩子邁不進大學校門?
 
福建省武平縣萬安鄉下圳村。村民朱明華、陳春蓮於1982年生雙胞胎,姐朱麗芳弟朱武星。1989年7歲進入學校讀 書,到今年上半年高中畢業,在小學、初中、高中姐弟二人都是前十名的優等生 。

今年高考成績朱武星總分712分,填報第一志願是廈門大學電子信息科學 與技術系。朱麗芳總分610分,填報第一志願是福建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根據二人的總分很可能都會被第一志願錄取。父親朱明華今年44歲,母親陳春蓮也是44歲,都是勤奮老實的農民。農 閒明華兼做泥水工。十多年來爲了培養下一代,勤奮勞動,節食少穿,特別進入高中階段學費增加,而農副產品價格下降,維持正常生活已有困難。特別是1999年5月祖父朱繼先腦溢血發作,雖經醫治,迄今生活不能自理,負擔了醫藥費三千多元。父親於前年做工不小心,從木架上跌下來,花了醫藥費一千多元,現在比較重的農活都不能做了,到現在還欠人兩千多元。廈門大學和福建醫科大學二校新生入學費用加起來少則1·2萬元多則1· 6萬元。這個數字對村的一般村民都是很大的負擔。特別對他家庭情況,要同 時負擔兩個人的入學費一萬多元,實在是難於負擔的,自分數公佈後,全家心裏特別着急。
  ……
  2000年8月中旬,正當全國高校的錄取工作緊張進行時,一封讀者來信寄到了本報。

在工地上等待錄取通知書

  8月22日早上9時10分,福建省武平縣萬安鄉下圳村的公路旁,記者攔住一名村民,問他朱明華家在哪裏,「就是有兩個孩子都考上大學的。」「朱明華,哦。」這名村民看了一眼記者的裝束和乘坐的車輛,反問道,「不是有扶貧貸款下?」

  朱明華家是幢平房,夾在周圍的樓房中,十分矮小。一個瘦小、駝着背的中年男人從屋裏走出來,他就是朱明華。朱麗芳、朱武星都不在。十幾分鍾後,朱武星被叫回來了。記者伸手想和他握手,他伸出手又縮了回 去,這個顯得瘦弱卻倔強的男孩,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手上都是泥。」朱武星說,他是從鄰居家的建房工地上回來,他和媽媽在那裏幫人扛石頭。

  「一天能掙多少錢?」
  「很少,十塊錢都掙不了。」
  「兩塊錢都是好的。」他的母親陳春蓮在旁邊說。
  將近11時,記者在離村子約兩公里一座種木耳的大棚裏見到了朱麗芳,她正把一些黑色的鋸末往一個透明的塑料袋裏裝,那是種木耳的原料。在一羣吵吵嚷嚷的婦女和孩子中間,這個即將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女孩若有所思。
  記者問她什麼時間回家吃午飯,她說要裝完才走,她數了數,還有43個塑料袋。裝滿一個塑料袋得到的工錢是3分錢。這個上午,她分到了150個袋來裝,能掙4·5元。
  「這兩個孩子,從來都是這樣,放假回來,不是下田做活就是去打小工,我們都是看在眼裏的。昨天,她是到鄉政府外面的芋田裏幫人拔草。」給記者帶路的朱麗芳的鄰居、67歲的退休老幹部朱燕林說。就是他,看到朱麗芳和朱武星的困境後提筆給報社寫信。
  12時30分,朱麗芳回來了。雨下個不停,鄰居建房工地上停了工,種木耳的工棚裏也沒原料不能再裝袋。
  「一下雨我們就失業。」陳春蓮,這位有高中文化的農村婦女說。自從丈夫朱明華摔傷,她就要幹一個男人的活,挑很重的穀子,踩打穀機,甚至到工地上扛石頭,挑砂漿。
  像往常碰到陰雨天一樣,朱明華的傷口開始隱隱作痛。三年前,他在縣城的工地上,從三樓腳手架上摔下來,一根骨頭粉碎性骨折。治傷花了一千多元。更爲嚴重的是,現在,摔壞的骨頭往錯誤的方向長,使得朱明華的背一天比一天駝,他越來越像一個天生的殘疾人。他想展示一下那受傷的地方,但坐在旁邊的朱武星有點不耐煩地扯下了他的衣服。
  這並不是什麼不治之症,醫生告訴過朱明華,只要花3000多元,就可以徹底矯正這根骨頭。
  但他們捨不得這些錢,也拿不出這些錢,在過去的幾年裏,他們幾乎把所有能掙來的錢都拿來供兩個孩子上學了。他們過的是全村最苦的生活。家裏僅有的幾盞電燈,都是15瓦的。「平時只開一盞燈,要是孩子不回來,一個月用不了3度電。」陳春蓮說,村裏收電費的人都懶得收他們的錢。而平時家裏只要有點好東西,過節殺只雞鴨,朱明華也要用口杯裝上一大半,趕上7公里的路,給兩個孩子送到學校裏去。
  朱明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們家種着2畝6分多地,一半種煙,一半種水稻,辛苦一年下來,收入也就幾百塊錢,加上養幾隻家禽家畜,打點雜工,「一年的收入不會超過2500元。」
  自從姐弟倆考上了高中,朱明華家經濟上的拮据狀況就沒有改變過。朱明華清楚地記得,孩子們上高一時學費是每人每學期697元,高二時加了140元,高三又加了100多。
  「高三一年讀下來,學費加生活費,花了5200多。」這使得朱明華一年就欠下了2800多元的債務。
  讓朱明華、陳春蓮夫婦含辛茹苦的最大動力就是他們相信兩個孩子會有出息。幾乎從這對雙胞胎兒女邁進小學課堂之日起,他們就給了父母這樣的信心。他們被父母暱稱爲「芳芳」和「星星」。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芳芳」和「星星」不僅是父母面前聽話的兒女,還是老師、同學眼中學習勤奮、成績優秀的好學生。1997年,兄妹倆同時考進當地重點中學武平一中,朱武星的成績是全縣第一,朱麗芳的成績是全縣第七。
  「要是他們讀書讀得出去,再苦我們也心甘情願。」陳春蓮說,她認爲這是她最合算的一筆投資。

親友籌錢不足4000元

  7月9日,高考完畢,7月24日,分數公佈,7月28日劃定分數線。朱武星成績超出重點線100多分,朱麗芳的分數則正好在重點線上。朱武星估計,他會被重點第一志願廈門大學錄取,朱麗芳則會被本科第一志願福建醫科大學錄取。
  朱麗芳填報的志願,從重點到專科,清一色的醫科。她不否認,填報醫科與她目睹親人所受病痛的折磨有關。「除了自己的前途,我希望能學點對家人有用的東西。」說這話時,她的爺爺坐在旁邊,不時地用袖子抹一下嘴角流出的涎水。自從去年腦溢血突發之後,他就落下了偏癱的毛病。
  8月18日,朱武星收到了廈門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系的錄取通知書。通知書上註明,這個系的學費每年4500元,除此之外,必須支出的費用還有住宿費500─1200元,軍訓服裝費100元,體檢覆查費30元,代購無線耳機費40元,教材費300元,總計5470元。
  而朱麗芳報考的臨床醫學系,因爲是熱門專業,費用只能更高。
  按最保守的估計,姐弟倆要上路,至少要1·3萬元。
  朱家的籌款進度顯得力不從心。
  首先的行動是賣了一隻正在長膘的架子豬,一百多斤,300多元,另外就是準備賣剛收回的稻穀,價錢便宜得讓人傷心,早秈谷300斤只能賣100元。除了這些,能變賣的東西就少得可憐了,「幾隻雞,幾隻兔子,能賣幾個錢?」 
  自從分數公佈後,朱明華家裏召開了幾次籌款會議,參加的有朱明華的一個舅舅、兩個姑姑、兩個弟弟、一個姐姐、一個妹妹,這幾乎是他們家的全部親友。「親戚坐在一起,坐了幾次,先是一起想辦法,後來是互相揭發,說誰比較有錢。」朱明華的姑夫李榮順說。
  能「揭發」出來的錢是很有限的,舅舅答應出400,弟弟出300,姐姐出200,妹妹出100。作爲和朱明華一樣貧困的農民,他們幾乎傾盡了全力。
  兩個姑夫年事已高,家裏本來比較困難,迫於壓力,大姑夫謝鏡清以一羣即將出欄的仔豬作抵押,從鄉信用社貸了500元,二姑夫李榮順沒什麼作抵押,貸了300元。
  這樣,傾全家族之力,朱明華爲一雙兒女上學籌到的款不到4000元。面對4000元與1·3萬元之間的巨大差距,朱明華感到手足無措。
  經濟上的巨大困難壓倒了兒女考上大學的歡欣。陳春蓮說:「姐弟倆考上,別人都高興,我是眼淚一直流,幾天沒合眼,心裏一塊石頭。「當時的想法是,實在不行,就讓一個人去。」朱明華說,「至於誰去,我說只能抓鬮。」

老師還要扶學生最後一把

  朱氏姐弟所在的萬安鄉下圳村,離縣城5公里,一條寬闊平坦的水泥馬路把它們連接在一起。在武平縣,這遠不是最貧困的鄉村。在更多彎曲而狹窄的砂石路、機耕道通向的地方,還有更多貧困的村莊,貧困的孩子。在幾年前,這個縣才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朱麗芳和朱武星就讀的武平縣第一中學,曾經給貧困的學生髮放困難補助,每個月10塊錢,每個班5個名額。朱麗芳和朱武星都沒有申請過。「班上還有比我們更貧困的人。」他們說。
  8月下旬,武平一中的畢業生們陸續領到了錄取通知書,今年,這所學校共有658人考上專科及以上學校,應屆畢業生中82·81%的學生考上本科。

  在校長辦公室,記者見到了一份名單,都是已考上大學但面臨着繳費困難的學生。
  林國科,以630分的成績被武漢測繪科技大學錄取,父母雙亡,靠70多歲的爺爺挑擔賣貨和小妹外出打工寄回的錢維持家用,上完高中.夏,以714分的成績被中央財經大學錄取,父親早逝,靠母親的微薄收入度日,入不敷出,現在舉家爲學費發愁。
  蘭祥鋒,以651分的成績被福州大學錄取,父親先天殘疾,母親體弱多病,蘭祥鋒和3個弟妹均爲在校學生,一家的生活主要靠其母親辛勤耕作和親友支持。
  修興強,以737分的成績被北京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6/293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