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拋棄一黨專政思路 成就民族復興大業
 
【人民報訊】據世界日報30日社論:在中共建制五十一週年的前夕,從表面上看,可供中南海高層營造「鶯歌燕舞」的賣點似乎不少。國際上,江澤民參加聯合國千禧元首高峰會,在紀念攝影時獲得了與美國總統「平起平坐」的重視,訪美期間順道而行的公關效果,也在之後美國參議院對給予中國大陸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暨PNTR的投票上充分體現出來。出乎觀察家的預料,投票中支援票竟達八十三票,反對票則只有十三票,反映出中共在美國政界已經突破鼓吹「中國威脅論」的強硬派圍堵,爲中美關係走出近年來的低谷創造了基礎。

體育上,在雪梨奧運會上,中國大陸在排除禁藥疑雲選手參加的情況之下,仍然颳起「金牌旋風」,直追超級體育強國美國,使大陸的民族主義再注射進一針強心劑,也向北京申請二○○八年奧運跨進了一步。經濟上,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經指日可待,雖然對可能引發的社會震盪憂心忡忡,但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和外資的大規模湧入仍然充滿了興奮的期待。在這總體的形勢之下,慣於搞舉國規模政治作秀的北京當局,一方面藉此鼓吹中共的豐功偉績,補強一黨獨裁的「合法性基礎」,一方面用所謂的「假日經濟」來製造消費熱潮,轉移民衆對中共建制五十一年來的總體反思,以及對社會危機的反彈。

但是,中共的「報喜不報憂」,並不能掩蓋其統治過程中的嚴重缺失和麵臨的危機挑戰。我們姑且不論毛澤東時代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暗無天日的悲慘,即使只觀察二十多年來改革開放的歲月,也可以看到中共的集權統治依然劣跡斑斑,如果不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五十一年的長期統治並非是中共強權「萬歲」的證明,相反是其由盛至衰的轉捩點。

「六四」的悲劇當然是全球華人心中永遠的痛,但北京執政者仍然不給予平反,表明中共沒有誠意也沒有自信跨出政治改革的步伐;用文革時期的陳舊社會運動手段來鎮壓法輪功,造成至今不息的一波又一波反抗,極容易成爲社會動亂的導火線;改革開放雖然帶來了經濟的高速增長,但地區差別和貧富差別的距離越來越大,社會穩定的基礎進一步弱化;中南海高層反覆強調「貪污腐化會導致亡黨亡國」,但中共越肅貪污級別越高,幾乎到了無官不貪的地步,與滿清王朝的末期十分相似,成克傑之流只是冰山一角;進入世貿當然是好事,但是因爲北京沒有健全的社會保障機制,國企破產後引發的大規模失業人口就是定時炸彈;江澤民體制表面上好像很平穩,但權力交班卻是暗礁處處,危機四伏;北京在資信革命和網路時代仍然箝制言論自由,導致社會內部的矛盾張力無法紓解,越積越深,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在中共建制五十一年的時刻,中南海高層不應該一味地粉飾太平,然後自己也被自己的謊言所迷惑,陶醉在「豐功偉績」的虛幻裏。相反,中共必須深刻反省一黨獨裁給中國歷史命運帶來的種種災難,勇於承認錯誤,不要再在虛僞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或者民族主義的「崇高」旗幟下,以犧牲大部分人民的利益來滿足一小撮人的權力慾望。海內外華人熱切期待中國能夠走出一百多年的歷史陰影,以富強民主的新形象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因此,人們希望北京當局把握住歷史的機遇,在經濟改革獲得一定成果的基礎上,及時制定出政治改革的時間表,開放言論自由,維護司法獨立,逐漸拋棄違背歷史潮流的專制獨裁,還政於民,還富於民,唯有這樣,中國才能跟人權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接軌,中國才能真正地站起來,共產黨才能找到重生之路,兩岸的統一才能水到渠成。

縱觀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沒有永遠的政權,沒有永遠的朝代。歷史記住的是,誰是中華民族的功臣,誰是中華民族的罪人。北京當局在這樣的歷史時刻,應該揚善去惡,走出一黨之私,舍小我成就真正的民族復興,中華文化的復興。如此,海內外華人必定拍手稱慶!(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30/378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