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入世貿農民受衝擊最大
 
【人民報訊】據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申華的採訪報道:在最近不斷有中國農民抗議政府的苛捐雜稅後,中國副總理溫家寶日前要求地方政府官員減輕農民負擔。其實,苛捐雜稅還不是農民最擔憂的問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受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將是農業。農產品高關稅降下來後,國外廉價農產品蜂擁而至,大批農民將面臨失業或轉業的痛苦現實。中國農民的出路在哪裏?

TEXT:在最近召開的一箇中國全國電話會議上,副總理溫家寶呼籲地方政府減輕農民的負擔。新華社27號的報道援引溫家寶的話說,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是政府的重要任務之一。政府對農民應該多給點,少拿點。

溫家寶的這番話事出有因。最近不堪重負的農民抗議政府苛捐雜稅的事情不斷出現。八月份江西奉城上萬農民暴力抗議政府高稅收的事件給中國政府敲響了警鐘。

其實,幾千年來一直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耕作的中國農民,在21世紀面臨的最大困難並不是政府的苛捐雜稅,而是中國加入世貿後的痛苦抉擇。屆時,農產品關稅將從最高的85%降到18%,迫使中國農民同進口的廉價高質量產品競爭。據《華盛頓郵報》報道,今年三月份,美國芝加哥期貨市場玉米的價格是100美元一噸,而中國政府的收購價則高達175美元一噸。是什麼原因造成中國農產品價格如此之高呢?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對中國農業頗有研究的專家萊斯特-布朗說,這是中國政府糧食自給自足政策所致:

ACT1:LESTERBROWN

美國衣阿華州立大學經濟學副教授黃樹民補充說,人力投入大和運輸費用高也使中國農產品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價:

ACT2:黃樹民

中國加入世貿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廉價的大豆、玉米進入中國,必將造成大批中國農民失業。怎樣安置這一農民失業大軍呢?黃樹民說,把農村剩餘勞動力轉化成工業勞動力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他說目前中國就已經在這麼做,大量農民進入城市打工。加入世貿後外國投資增加,工作機會也會增加。另外一條出路,按照布朗的說法,就是從以生產糧食爲主轉化成以生產經濟作物爲主:

ACT3:LESTERBROWN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加入世貿後可能導致農村出現大量剩餘勞動力的同時,有的地方卻出現勞動力短缺,因爲青年勞力都跑到城市裏去了。又應該如何面對這個問題呢?黃樹民說:

ACT4:黃樹民

考慮到中國農村的現狀和加入世貿後不容樂觀的前景,布朗擔心中國農村會出現動盪。他對副總理溫家寶強調減輕農民負擔表示歡迎:

ACT5:LESTERBROWN

黃樹民也指出,爲了因應加入世貿後給農民帶來的衝擊,中國政府除了應該減稅外,還可以降低農用機械、化肥、種子的價錢,以降低成本;另外,政府還應該給農民提供低息貸款,以幫助他們度過難關。(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30/377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