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安徽中小學校舍安全令人擔憂
 
【人民報訊】據中國青年報記者黃勇報導,安徽省有關部門對該省中小學校舍的一項調查統計表明,全省共有35萬平方米的教室已變成危房,另有34萬平方米的舊房存在安全隱患。另一項調查表明,全省共有832個校舍在建項目共68.7萬平方米的面積屬隱患工程。

 中小學的新學期剛剛開學,但校園裏傳來的消息卻並不都讓人喜悅和興奮。安徽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和省教育廳、省建設廳對該省中小學校舍的一項聯合調查和統計表明,全省共有35萬平方米的教室已變成隨時可能發生事故、危及學生人身安全的危房,另有34萬平方米年久失修的舊房存在安全隱患,且危舊房總面積呈日益增多之勢。

 據調查,這些危、舊房大都分佈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目前仍不得不在這些房屋中上課的師生多達近20萬人。在一些邊遠地區和山區,由於缺乏資金,一些60年代建造的校舍仍在超期服役,因爲年久失修導致安全隱患。一些教室的屋樑架件已經腐朽開裂,牆體則出現了從上到下的貫通裂縫,樓板也開裂移位。專家們說,這樣早該拆除的房子連一場狂風暴雨也抵擋不住。

 老房令人擔憂並不奇怪,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教育投入加大後有些新建的校舍工程質量無法保證。據安徽省建設廳的有關負責人介紹,由於鄉鎮一級建築市場管理相當薄弱,對鄉鎮校舍的工程監理形同虛設。偷工減料、過度壓低造價、功能過於簡單等工程建設通病便難以整治,加之鄉鎮建築技術力量本來就很薄弱,有些工程沒有勘查設計就直接動工,有的僅靠包工頭帶幾個未經培訓的農民就蓋起了教學樓。安徽省教育廳和建設廳的一個專項調查表明,全省共有832個校舍在建項目共68.7萬平方米的面積屬隱患工程。

 更令人憂慮的是,房屋質量的問題並非立竿見影,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由於鄉鎮的校舍建設大都由鄉鎮政府承攬工程發包權,有的地方的鄉鎮領導和工程隊串通起來,或將工程交給沒有資質的「野戰軍」,工程合同、設計圖紙等建築資料往往殘缺不全。在不少地方出現質量問題後,這些野戰軍聞訊而逃,很難找到責任主體,最後只有學校和孩子們吃「啞巴虧」。

 據了解,按照現有的教育投資體制,鄉鎮的校舍建設資金主要靠鄉鎮自有財力來解決。近兩年來,興辦鄉鎮企業投資回收效益差、各種達標升級、上交縣級財政額度過大的問題集中暴露出來,安徽鄉鎮一級財政比較困難,佔財政支出最大比例的教育經費便出現困難,連教師工資都很難及時足額髮放,學校的正常運轉經費更無法保證,一些學校的公用經費、水電費、維修費等只能靠收學生的雜費來解決,校舍改造經費無米下鍋。

 一些教育界人士指出,我們不能非等到惡性事故發生後才來重視。有關專家指出,有關部門應該聯手加強對基層校舍建設的工程監理,對查處的建築質量問題應嚴肅處理。同時完善對中小學校舍的投資體制,拓寬投資渠道,積極吸引民間資金建設校舍,以補充和緩解國家建設資金的短缺。面對現狀,政府也應採取設立危房搶救專項資金等緊急措施,防止因校舍倒塌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據了解,安徽省教育廳已在近日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對現有學校危房包括圍牆、校門、廁所等容易被忽視的建築物進行逐校、逐幢、逐間的拉網式調查。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13/313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