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安徽中小学校舍安全令人担忧
 
【人民报讯】据中国青年报记者黄勇报导,安徽省有关部门对该省中小学校舍的一项调查统计表明,全省共有35万平方米的教室已变成危房,另有34万平方米的旧房存在安全隐患。另一项调查表明,全省共有832个校舍在建项目共68.7万平方米的面积属隐患工程。

 中小学的新学期刚刚开学,但校园里传来的消息却并不都让人喜悦和兴奋。安徽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省教育厅、省建设厅对该省中小学校舍的一项联合调查和统计表明,全省共有35万平方米的教室已变成随时可能发生事故、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危房,另有34万平方米年久失修的旧房存在安全隐患,且危旧房总面积呈日益增多之势。

 据调查,这些危、旧房大都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仍不得不在这些房屋中上课的师生多达近20万人。在一些边远地区和山区,由于缺乏资金,一些60年代建造的校舍仍在超期服役,因为年久失修导致安全隐患。一些教室的屋梁架件已经腐朽开裂,墙体则出现了从上到下的贯通裂缝,楼板也开裂移位。专家们说,这样早该拆除的房子连一场狂风暴雨也抵挡不住。

 老房令人担忧并不奇怪,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教育投入加大后有些新建的校舍工程质量无法保证。据安徽省建设厅的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乡镇一级建筑市场管理相当薄弱,对乡镇校舍的工程监理形同虚设。偷工减料、过度压低造价、功能过于简单等工程建设通病便难以整治,加之乡镇建筑技术力量本来就很薄弱,有些工程没有勘查设计就直接动工,有的仅靠包工头带几个未经培训的农民就盖起了教学楼。安徽省教育厅和建设厅的一个专项调查表明,全省共有832个校舍在建项目共68.7万平方米的面积属隐患工程。

 更令人忧虑的是,房屋质量的问题并非立竿见影,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由于乡镇的校舍建设大都由乡镇政府承揽工程发包权,有的地方的乡镇领导和工程队串通起来,或将工程交给没有资质的“野战军”,工程合同、设计图纸等建筑资料往往残缺不全。在不少地方出现质量问题后,这些野战军闻讯而逃,很难找到责任主体,最后只有学校和孩子们吃“哑巴亏”。

 据了解,按照现有的教育投资体制,乡镇的校舍建设资金主要靠乡镇自有财力来解决。近两年来,兴办乡镇企业投资回收效益差、各种达标升级、上交县级财政额度过大的问题集中暴露出来,安徽乡镇一级财政比较困难,占财政支出最大比例的教育经费便出现困难,连教师工资都很难及时足额发放,学校的正常运转经费更无法保证,一些学校的公用经费、水电费、维修费等只能靠收学生的杂费来解决,校舍改造经费无米下锅。

 一些教育界人士指出,我们不能非等到恶性事故发生后才来重视。有关专家指出,有关部门应该联手加强对基层校舍建设的工程监理,对查处的建筑质量问题应严肃处理。同时完善对中小学校舍的投资体制,拓宽投资渠道,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建设校舍,以补充和缓解国家建设资金的短缺。面对现状,政府也应采取设立危房抢救专项资金等紧急措施,防止因校舍倒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据了解,安徽省教育厅已在近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现有学校危房包括围墙、校门、厕所等容易被忽视的建筑物进行逐校、逐幢、逐间的拉网式调查。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13/313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