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透视神秘的宇宙风暴(图)
 
【人民报讯】

狂暴的宇宙风暴再次爆发

太阳除了带给我们光和热以外

还会带给我们什么

谁最早发现“风暴”

据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空间环境监测研究室副主任王世金研究员介绍,根据我国风云一号风云二号卫星监测报告,9月13日凌晨又爆发一次中等规模的太阳风暴,估计持续时间在一二天左右。

  太阳活动以11年为一循环,2000年太阳正处于活动高峰期,今年夏天到明年夏天是太阳活动最剧烈的一段时期。在活动高峰期太阳的一些区域能量增加,太阳表层在某一时期突然向空间释放大量带电粒子,形成高速离子流,科学家称之为太阳风暴,它是由美国“水手2号”探测器于1962年发现的。

  太阳风暴从炽热憋闷的太阳身上逃逸出来,夹带着数量惊人的X射线、等离子电荷和巨大磁场,穿越了几百万公里的空间路程,向着人类居住的地球扑来,与地球磁场发生撞击后产生地磁冲击波。它于今年6月、7月连续两次袭击地球,造成人造卫星短路,使寻呼机、手机等靠卫星传播的无线电通讯、飞机和船只的导航以及电力供应受到严重干扰,甚至使个别国家的金融服务陷入脱机状态,信用卡交易也被迫中断。

  在上一次太阳活动高峰期,1989年的太阳风暴曾使加拿大魁北克省和美国新泽西州的供电系统受到破坏,总体损失超过10亿美元。因此如果我们不慎重对待这一问题的话,太阳风暴可能会成为比千年虫更厉害的2000年问题。

  它为何如此狂暴

  科学家们一直在试图找出狂暴的太阳风暴形成的原因,科学家通过探测器的探测得知,太阳表面布满复杂的磁场线的环圈,经过研究,他们最终发现这些磁场线的环圈似乎和太阳风暴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太阳的磁场每11年逆转一次,这个年限正是太阳活动高峰期和低峰期的周期,逆转时期正是环圈最活跃的时期,同时太阳风暴产生得也最多。太阳磁极逆转的时候就像整个星球由内向外翻,当新结构在太阳表面下形成时,似乎环圈向外释放了大量的能量,磁能量在太阳表面引发太阳风暴。

  太阳风暴夹带着大量的磁力向太空喷涌而去,其中大部分都不为人知地悄悄消逝在空中,不会产生什么重大影响,只有其中少数的几个能最终到达地球。

  为什么在新疆看到极光

  人们一谈起太阳风暴就难免想起辐射、安全等让人头疼的问题,其实太阳风暴也有它有魅力的一面,那就是极地上美丽的极光。极光是由于太阳风暴撞击到地球的大气层上而引起的一种光学效应,这股带电粒子流激发空气中的氧原子和氮原子,以红、绿和蓝色释放出宇宙能量,形成了神秘而又扑朔迷离的极光,照亮了极地的天空。

  但是当极地以外的地区发现极光时往往不是什么好的现象,因为它表示带电粒子流的能量非常强,已经突破了地球的电离层,经常是有破坏性的太阳风暴来临的征兆。由于今年是太阳活动的高峰年,太阳风暴频频光顾,因此在非极地地区的美国的阿拉斯加、德国中部和南部地区、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以及我国的新疆等地都见到了难得一见的极光的踪影。

  太阳风暴能否补天

  大气层中的臭氧是地球生物的“保护伞 ,能抵御来自太阳的有害辐射,主要分布在距地面20至30公里的大气中。臭氧的产生主要是依赖于紫外线的照射,具体的过程是,在赤道地区平流层的高层,由波长小于242nm(纳米)的太阳紫外线击碎氧分子,使之分裂成两个氧原子,每个氧原子再和另一个氧分子结合,形成了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

  近年来,随着人类大量消耗臭氧层物质,导致大气层中臭氧含量逐年减少。而今年正值太阳活动的高峰期,据中科院臭氧研究专家介绍,太阳风暴携带的大量紫外线,大部分在高空被吸收了,实际到达臭氧层的紫外线强度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如果带电粒子流能量太强的话则有可能到达臭氧层从而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但一般而言,太阳风暴不会对臭氧层造成太大的破坏。

  地球有副太阳镜

  太阳风暴包含有三类射线:一类是X射线、无线电,它们以光速飞向地球,但通常都在高空中被电离层吸收;第二类是高能带电粒子和质子,它们达到地球一般需要20多个小时,但只从两极侵入地面,中国绝大多数地区不受影响;第三类为等粒子,影响短波通讯,但这些粒子大部分也在高空被吸收。

  太阳风暴发生时,真正能倾泻到人们身上的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与平时没有多大区别。也只是等效于平时在户外多待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如果阳光斜射或阴天,则影响更小,因此不用担心在烈日下被灼伤。太阳风暴对地球100公里以上的空间扰动厉害。地球表层的电离层对地球起了保护膜的作用。专家认为,每11年出现一次的太阳活动高峰年不会对大多数人群造成明显伤害。

  太阳风暴未卜先知

  随着人类迈入高科技的21世纪,对航天、通信等依赖性越来越大,而这些领域的地面和空间的技术系统对空间恶劣天气条件变化的适应性却是如此的脆弱,有鉴于此,世界范围的科学家正在实施各类空间天气计划,提高监测、研究和预测这种太阳风暴的能力。我们知道,太阳风暴如果发生大能量的冲击,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比1989年魁北克事件更具破坏力。

  今年年初,由法国和芬兰科学家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他们发现在地球背对太阳的一面,不断有太阳风生成,科学家通过对它的观察,可以确定太阳主要热点所在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容易地计算出两周以后,当太阳的这一面面向地球时,这些光束是否会射向地球。科学家们利用这个观察结果,研制成功预报两周后太阳风暴的技术。

  虽然我们对太阳风暴的预测预报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但是要在准确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太空气象预报,正如专家所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自《北京青年报》 文并图/孙影)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15/321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