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人治政府不相信百姓
 
毛孟静
 
【人民报讯】苹果日报23日评论文章:李瑞环最近访港数日,确是给香港人留下既草根又雍容的印象,大家由媒介带头,齐声赞好。有评论标题说这政协主席「为香港带来祥和之风」,几乎就像是一项成就。也有本地民主派的人物,对李瑞环说的保安手法「太扰民」的话,击节赞赏。

凭观感只能看表面

李主席说甚么做甚么,都只是表面工夫。除了气氛不错感觉良好,看不到有甚么实质意义。也有人提出说,这可能是继江泽民向特区记者发恶光火后,中央对香港作出的安抚行动。但说到底,这一切只巩固了人治的气氛和感觉,心态是,要从领导层的喜怒哀乐,计算吹的是甚么风。

因为人治,特区看中央多凭观感,但北京看香港,何尝也不是看表面。这个,也不应太怪中南海,基本法讲明港人高度自治,原本的态度,就是不去管,间歇瞄一瞄特区发展成怎样就是了。

但不断有政治既得利益者向北打小报告:不得了,特区酝酿文革气氛。这些人,套用眼下流行术语,明显「简单兼幼稚」。文革动乱,当年由毛泽东加四人帮策动,由上而下,已给确凿定性为十年浩劫,怎能比?北京看到香港有动荡,但不是动乱,且明明是百姓自发的,这个,不像文革,但真有点像「六四」。

香港的政治奉承专家,不会提出「六四」这个比喻。因为文革早成定案,但「六四」仍是悬案,不但是疮疤,更可能是伤疤,碰不得,随便提出「六四」喷口水花,会随时打错报告擦错鞋。

由中央看来,特区不但有倒董之风,也有董建华所说的戾气。有搞事的学生,搞甚么公民抗命,挑战政府权威,继有教授讲师、知识分子热烈支持学生,而反映意识形态的新闻界,就简直失控,不住夹道起哄。

大学生加知识分子加记者,就有当年那场「风波」的串连影子,触动中枢神经。只差未有劳工阶级为响应学生上街,或为政治问题而打正旗号反政府,却也不禁令人疑惑,会否之所以要统战劳工领袖刘千石,格外开恩容他北上探母?

表面看来,顺理成章地,之所以那班大学生是要整治一下的,新闻界也要好好整顿,同时教训记者。而知识分子们,就由梁爱诗实批评一番,说他们恋恋殖民时代不愿回归,「每当有任何观感,港人的权利或自由可能受到威胁,他们便会大声呐喊,但这大都不过是一种观感而已。」

律政司错用呐喊词

本人对这段话的率先观感,律政司司长错用「呐喊」一词,因为令人联想鲁迅,再与知识分子挂。但梁司长忽略了她口中的反政府「观感」,主要来自一份不信任。不论中央特区,都以人治挂帅,本地例子包括牵涉她本人:一片不信任声中,董建华不但确认她的功绩,更邀她延任。人治精神不退,两地这套观感文化,肯定继续。(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23/657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