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江澤民喜怒無常的變臉絕技
 
林保華
 
【人民報訊】上月底曾在北京中南海大罵香港記者的中共國家主席江澤民,十一月十七日在汶萊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時,利用參觀皇室博物館,本來只安排接受中資的鳳凰衛視訪問,突然通過港府新聞官通知香港記者也可以前去訪問,由於事出突然,只有四家香港電視臺和兩家電臺的記者訪問,報章記者沒有一個在場。

江澤民以和顏悅色、笑容可掬的態度接受記者叄分鐘的提問,藉以挽回上次所造成的惡劣形象。在他離開時,還畫蛇添足的回頭問記者:「你們滿意了吧?」而更是狗尾續貂的是,事後江澤民的祕書還打電話給記者,問他們對這次安排是否滿意。

這次接受採訪比上次怒斥香港記者少了一分鐘。時間上倒不是問題,反而是這種刻意的安排,充滿江澤民特色的作秀色彩,使這次採訪更顯得虛僞,結果帶來更多的負面評價。

北京人評價江澤民是戲子。江澤民的喜怒無常,使人想起川劇中的變臉絕技。不久前香港着名歌星劉德華拜川劇的一位師傅學藝,學的就是變臉絕技,結果被四川主管單位所阻止,說這是國家機密,怎麼可以傳授給外人?可見不論劉德華如何賣命唱「我是中國人」,當局還是把他當外人。果然如此,如果「外人」都學到了這些變臉絕技,中共領導人的表演一下全被揭穿,他們日子怎麼混下去?

江澤民這次表演變臉有好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大致如下幾個:

一,上次怒罵香港記者在國際上造成極壞的影響,不但電視臺轉播,外國報章還發表評論。醉心於樹立國際形象的江澤民不能不換個臉色來改變他的暴君形象。

二,中共的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十一月初訪問香港,對香港媒體態度頗爲友好,回答問題也少官腔,不是胡亂「挺董」,而是指出香港不團結的危機,對「愛國人士」告御狀也不以爲然。在香港市民眼中和媒體的評論,李瑞環一下把江澤民比下去了。江澤民對朱鎔基比他更受歡迎早就容不下,對李瑞環更加耿耿於懷了。所以要趕快表演一番。

叄,本來十一月四日江澤民在深圳爲鄧小平銅像揭幕也是表演的好機會,然而在鄧小平六公尺高的銅像面前,不到兩公尺高的江澤民顯得是侏儒了。在那個場合記者提問會是有關鄧小平的問題,需要講鄧小平的好話,那就沒有機會吹噓自己,從而影響到自己的高大形象,所以不如不讓香港記者上門。這並非外界評論江澤民「餘怒未息」那樣簡單。

十一月十七日那天突然召見香港記者,也不一定是江澤民心情好,而是在「調教」香港記者。衆所周知,媒體和記者都是中共眼中的「工具」,上次發火,就是因爲香港記者不明白這一點,而是提出他們不應該提出的問題。上次把香港記者罵了一頓趕走,這次一聲令下,香港記者就匆匆趕來,就是江澤民在訓練香港記者是否「召之即來,揮之則去」的工具。

這次香港記者提出的問題果然是迴避了敏感問題,更不提上次發生的事件,而是問了一些可以讓江澤民宣示政策,甚至提供教訓臺灣和美國的機會。這說明江澤民上次的訓斥還是發生了效果,香港記者「孺子可教也」。這次其實不應該是他問香港記者是否滿意,而是香港記者問江澤民,提這種問題江主席滿意不滿意?

在香港記者提出的六七個問題中,關於臺灣的是問江澤民目前兩岸有沒有談判的勢頭,江澤民說不了解,因爲臺灣現在處在「很不穩定的狀態」。《蘋果日報》爲此發表社論,勸諭臺灣注意,這種混亂狀態是中共乘虛而入的最佳時機,因爲中共曾將臺灣出現失控局面作爲它出兵臺灣的叄個條件之一。據筆者了解,現在也有中共對臺問題的「智囊」和海外一些馬屁精向江澤民獻策應該趁此機會對臺灣出兵。目前看來江澤民還沒有這個膽量,但是臺灣朝野還是不能不有所警覺。

問起香港對臺灣的示範作用,江澤民強調香港和臺灣的不同。看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失敗,再談示範無疑是在拆自己的牆腳。
轉自(大參考)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21/648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