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深宮怨婦」讓阿扁頭疼
 
顧爾德
 
【人民報訊】蘋果日報23日報導:最近若在臺灣政壇問人家相不相信陳水扁有緋聞,多數人會搖搖頭說:「不大可能。」如果問:「呂秀蓮可不可能傳播阿扁的緋聞?」很多人會曖昧地笑三聲:「嘿!嘿!嘿!」

在野黨國會議員質疑陳水扁與英文顧問蕭美琴的緋聞風波,對剛從罷免危機中穩住陣腳的陳水扁造成衝擊。還好,一般民衆不大相信這項傳言,政壇中熟悉蕭美琴的人更不相信。

民衆、政壇人士把緋聞視爲「姑且聽之」的花邊八卦,只要總統府方面處理得宜,就能把傷害降至最低。就在大家對緋聞案存疑之際,《新新聞》週報爆出更大的內幕,指稱呂秀蓮到處傳佈這項緋聞。這個消息引起民衆兩種反應:

呂抱怨被阿扁冷落

第一種反應來自部分支持民進黨的羣衆,認爲這項報道來自在野反扁勢力的放話,企圖進一步打擊新政府。第二種反應是:果然阿扁的緋聞是假的,而製造麻煩的人是呂秀蓮。抱持第二種態度的人較多,因爲《新新聞》十多年來受到社會一定的肯定,它對國民黨與宋楚瑜的批判,甚至比對民進黨還嚴厲。此外,呂秀蓮過去的言行,的確讓人覺得她有可能放話。

呂秀蓮是臺灣最早的女權運動者之一。她能力強、有自信、勇於追求,但也愛抱怨。早在二十幾年前的「美麗島時代」,呂秀蓮就抱怨被男性排擠,二十年後還對往事念念不忘,抱怨當年《美麗島》雜誌社內一直有人認爲「怎麼可以讓一個站能說、坐能寫、有組織力、有行動力的女孩子來領導男人?」

呂秀蓮也對陳水扁抱怨連連。剛當選不久,就抱怨自己是被阿扁冷落的「深宮怨婦」。呂秀蓮也常公開發表與陳水扁不同的意見,或對阿扁還未表態的問題擅自發表「個人意見」。因此呂秀蓮變成新政府中很特別的角色,沒有人可以阻止她發言,但很少人會認爲她的發言有政策指標。

呂秀蓮曾對外宣稱罷免案不應該連副總統都罷免,這句話讓外界感覺她希望在野黨推動罷免陳水扁成功,而她可以繼任總統。

《新新聞》報道中把這段故事與呂秀蓮的緋聞放話連在一起,讓外界覺得呂秀蓮是有陰謀地在打擊陳水扁。這是呂秀蓮最在意的地方,也是她堅持提出訴訟的主因。據了解,呂秀蓮雖然不時抱怨、批評阿扁,但並沒有真的「取而代之」的意圖。呂秀蓮想藉打官司來證明她對阿扁沒有二心。

阿扁並未因此受傷

陳水扁則處境尷尬。阿扁與幕僚們對呂秀蓮平常發言不謹慎已經很頭疼,不過,這次《新新聞》也訪問了總統夫人吳淑珍,她對呂秀蓮也有不少批評。如果總統府不表態支持呂秀蓮,等於證實總統夫婦都對呂秀蓮不滿,這又讓政敵可以炒作「正副元首內鬥」的話題。另一方面,總統府不願意爲一個不見得能贏的官司,把阿扁信譽賠進去,所以只能溫和地對呂秀蓮表示支持,並請吳淑珍發言否認《新新聞》訪問的部分內容。

整體而言,陳水扁並沒有因爲呂秀蓮事件受傷,外界將焦點轉移到副總統,更多人相信緋聞是假的。依《中國時報》的民調顯示,呂秀蓮風波之後,阿扁的民意支持度反而上升。風波之後,陳水扁要傷腦筋的是:如何根本處理「深宮怨婦」的問題,能否有效規範副總統的言行?還是乾脆「棄蓮保扁」,根除後患?(作者是臺灣資深新聞工作者)(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23/657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