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官商勾結共同造假 每年侵吞國庫250億
 
【人民報訊】大紀元報導,中國幹部不但會協助走私,最近開展打擊製造販售假貨的聯合行動中,又發現不少幹部也包庇制販假貨,導致大陸假貨猖獗。官方統計表明,近年來,中國假冒僞劣產品的年均產值在1300億元左右,由此造成的國庫稅收損失年均250多億元。

中新社23日自北京引述中國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人士坦承,必須清醒看到,打假是一場「長期而艱鉅的鬥爭」,絕不能淺嘗輒止,半途而廢。而在打假中發現的問題應當引起重視。

這些問題包括:一、暴力抗拒打假執法的事件時有發生,個別地方還相當嚴重。二、一些地方的領導幹部消極對待這項工作。三、一些公職人員利用其特殊身份或特殊條件「爲造假分子提供場地、交通的庇護,甚至直接參與造假。」

據悉,國務院是於今年10月26日在大陸全面展開打假聯合行動的。報導據「打假辦」的不完全統計,截至十一月十七日,全國各執法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二十四點五萬餘人次,搗毀製假售假地點數千個,查獲假冒僞劣商品貨值三億六千多萬元人民幣,立案查辦製假售假案件兩千多起,收審涉嫌違法犯罪份子一百五十多人。

查獲的假冒僞劣產品主要有:食品、酒類、飲料、調味品、化妝品、洗滌用品、摩托車、汽車配件、劣質鋼材、傳真機、低壓電器、一次性注射器、劣質油品、電視機、電子計算機、電池、服裝和鞋帽等二十多種商品。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局調查統計,去年大陸有二百八十三家知名優良企業的六百五十多種商品被僞造,而目前查到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

另據報道,假冒產品對企業的影響是最直接的。企業產品的市場被擠佔,企業千辛萬苦創立的品牌等無形資產被侵害,企業爲打假生產成本上升,利潤下降,連生存都成了問題。比如,1915年即獲得巴拿馬博覽會金獎的名牌產品杏花村汾酒,受山西朔州假酒案連累,銷售量曾一度下降了一半多,多年盈利的企業一下子出現了虧損。

據有關方面對146家被假冒產品侵害企業的調查,其中23家假冒產品的銷售額佔真品銷售額的50%以上,有11家超過了100%,最嚴重的一家,假冒產品銷售額是真品銷售額的568倍。

人民日報的報道說,假貨充斥國內市場,造成市場秩序混亂,破壞了投資環境,使國內外投資者望而卻步;假貨若混出海關,中國產品的聲譽將不保。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24/662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