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教育的致命缺陷:高考毀掉了基礎教育
 
秋林
 
【人民報訊】應試製度扭曲了教育和文化

  高考,一件比婚姻還重要的人生大事

  1977年12月15至17日,「文革」後的首次高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高考成功不僅解決戶口問題,還解決幹部身份問題,高考成功者可以從農民、知青、工人,成爲準「幹部」,前程似錦。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再也沒有比高考這種形式更直接、有效、快速而又顯著地改變前途和命運了。

  誠然,如今社會發展爲人們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遇,人們的價值取向和活法也越來越多元化。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接受高等教育是抬高身份和獲取機會的唯一途徑。高考仍是一個重得不能再重的話題,是一件比婚姻還重要的人生頭等大事。也正因此,中國的基礎教育帶有「學而優則仕」或「考而優則仕」的痕跡,明顯具有重視尖子、培養精英的特點,忽視、淘汰失敗者和普通學生的不公平、不合理成分非常明顯。這種考試製度扭曲了我們的基礎教育。

  中小學片面追求升求學率,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問題,毀掉了我們的基礎教育

  由於「一榜定終身」,高考造成了追求升學率和唯分數論。學生的能力變成了應付考試的能力,豐富的知識和鮮活的世界被肢解爲一張張試卷。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字顯示:一至三年級的小學生,近視率爲10%,四至六年級的小學生,近視率提高到21.43%,初一的學生的近視率高達28.42%,初二、初三、高一、高三學生的近視率增長更是迅速,分別爲45.17%、69.63和70.88%,這種比例可以說世界第一。神經衰弱、營養不良、發育不良、心理不健康、不自信、缺乏主見、自理能力差、缺乏獨立性是中國學生的通病,而各種心理疾病患者超過1/4。

  與此同時,設置重點學校也打亂了學校的分佈,擾亂了基礎教育辦學的方向,使一些學校人數嚴重超標,而另一些學校失去好的生源並缺乏競爭力,有些農村學校乾脆關門大吉。在我們的一些中小學,後門生、票子生、條子生非常普遍,某些大城市,上中小學甚至比上大學還難、還貴。而在農村兒童的失學率和退學率則很高,大部分學生很難完成比較完整的初等教育。

  反觀教育發達國家,其基礎教育是強制性的。它們的中小學學校佈局合理,政府明文規定就近入學,不準擇校。在英國,如果中小學一個班級的人數超過30人,就會被視爲人數太多,西方因材施教、鼓勵個性的教學方式便難以達到效果。

  摧殘生命:這樣的教育如何體現人文精神?

  師德太差,過分「負責」只爲私利

  教師的素質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在美國、普通公立中學的任課教師75%都有碩士學位。我們的教師在學歷上還差很多,但最令人頭疼的是師德問題。在教育發達國家,老師與學生是平等的,老師要講民主,要像尊重成年人一樣尊重學生。但在我們的學校裏,體罰、侮辱學生是家常便飯。教師對學生非但不能一視同仁,而且有嚴重的歧視差生的現象。而以教謀私、利用學生、揩學生油的現象更爲嚴重。

  由於升學率指揮一切,教師的住房、獎金、職稱、工資晉升、職務提拔都與升學率掛起鉤來。爲了升學率和獎金,許多教師用剝奪學生的休息時間和課外活動等行爲對學生進行「合理合法」的生理、心理摧殘。任何不繞着升學率的教學行爲是不被允許的。有革新思想或對時下教學方式不買賬的教師會被認爲「不負責」或「不稱職」。

  有些所謂班主任和任課老師的過分「負責」對學生來講簡直就是一種災難。教育部明文規定中上學生家庭作業不能過量。但事實是:小學二三年級的作業量就已很大。有些教師任意加碼,剝奪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甚至休息時間。畢業班一般沒什麼體育課,甚至連週末、假期的時間也被剝奪了。學生的時間大部分都用在複習、補習、等重複勞作上了。雖然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准許利用假日、週末補課,但各個學校根本不予理睬。而學生雖有怨言,但絕對不敢拒絕。當然,補課同時也是老師創收的機會(補課是要交費的)。

  誠實應該是做人乃至文化的第一品德,但在追求升學率的病態教育方針指導下,誠實已被教育界的一些人拋在了腦後。以高考舞弊爲代表的弄虛作假在教育界非常嚴重,高考作文則是我們教育失敗、培養弄虛作假品性的有力證明。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戰勝脆弱》。在某省的考生中有20%以上的學生說自己父母亡故之際,戰勝脆弱,面帶微笑走進考場。有一個書法很好的考生則編造了一個自己失去雙手、用腳答卷的故事。這就是我們的學生的「創造力」!

  由於升學率的攀比,對作弊,一些地方教育部門的默許與縱容乃至組織參與已是公開的祕密。作弊已半公開化、半合法化。這是教育的墮落。

  家長與學校聯手,壓抑孩子的創造力和個性,奴化教育由此形成

  90年代初期,孫雲曉的《夏令營中的較量》一文曾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並由此引發了素質教育的大討論。

  在小城市以下的學校,學生很難培養什麼愛好,教師不充許,家長也不贊成。望子成龍的家長對學校很配合,與學校聯手壓抑子女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升大學的願望和壓力比什麼都能約束學生的天性、個性、不知不覺中,靈魂也就套上了一個看不見的枷鎖。我們的教育似乎要把學生培養成永遠長不大的孩子,聽話、服從成了教育的靈魂。基礎教育實際上成了一種奴化教育。

  社會爲青少年提供的培養創造力的環境也嚴重匱乏。像航海、航空、車輛模型及無線電測向等活動有許多青少年都沒有聽說過。

  教育發達的國家的中小學無論教材還是教學方法,更重視從小培養學生熟悉社會、適應社會、在社會中獨立生活的能力。而我們的中學畢業生和剛進大學校門的學生還很幼稚,缺乏獨立性。這一點在我們的運動員身上表現得相當明顯。如果中國的教育問題不解決,中國足球別想走向世界。這不僅僅是運動技術的的問題。我們的大學生或研究生,還要去參加社會實踐,還被責成去「了解、認識社會」,好像他們一直生活在世外桃源裏或外星球上。他們因何一直與社會處於脫離狀態呢?

  在升學率的指揮捧下,我們的全民教育和基礎教育已名存實亡

  教育除了灌輸必要的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培植一種文明精神,一種公民意識,一種社會良知和責任,一種對人權的理解和對他人的義務和關愛。我們現在改進高考,提倡素質教育,固然是爲了改變死記硬背的局面,但僅有這個還不夠。

  中國人關於公民權是什麼就缺乏起碼的了解和關心,公民意識幾乎沒有。我們老是抱怨自己的國民缺乏法制觀念,犯法而又不善用法律保護自己,其實在我們的學校教育幾乎不涉及這個,即使有也全是空洞抽象的內容。而在教育發達的國家,在課堂上常有模擬法庭、模擬選舉之類,社會上也可耳濡目染。許多國家把對憲法的學習及民主、法律、人權的基本內涵歷來作爲教育的第一使命來完成,從這個意義上,我們的教育在培養合格公民方面是嚴重失敗的。

  我們的高考或高考試卷能容納得了以上內涵嗎?能涉及以上內容嗎?我們的教育目標定得太低,只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匠人,而通過考試的摧殘,連這點都難以做到。大學生以下是不鼓勵參與社會和了解社會的,培養的是考試機器,是脫離實際、脫離社會的書呆子。

  其實,中國教育的發展目標早已迷失。中國的中小學生到了美國數學幾乎都是尖子,甚至被驚爲「天才」。但這絕不是值得自豪的事情,這是超強度機械訓練的結果,只能證明學習任務太重。我們的基礎教育成了爲尖子服務。淘汰所謂「差生」、讓大部分失去信心並無意向學的殘酷競爭。特權觀念、優越感、不平等的意識在教育的日常環節裏被貫徹並被視爲理所當然。如此下去,這些所謂「精英」、「尖子」們「成才」之後能有多少民主意識和平等觀念呢?

  毫無疑問,這種教育不利於文化的進步和平等觀念的形成。

  對教育來說,全民素質的整體提高最重要,我們的教育應該培養大批的愛因斯坦、愛迪生、比爾.蓋茨、邁克爾.喬丹、卡爾.劉易斯,甚至索羅斯,但是,最主要還是培養合格的公民。但是我們的教育能完成這個任務嗎?

  權力下放是高考改革的措施

  高考:最大的民主和公平競爭形式,雖然副作用大,卻無可替代

  高考既然有如此大的副作用,那麼取消高考則如何?且慢,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一方面,高考是全民參與程度最廣泛、競爭最公平的形式和機會。它是屬於平民的「希望之路」,在中國,靠考試、靠分數說話已經是最大限度的公正、客觀了。

  另一方面,高考並非破壞基礎教育的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教育體制機械、僵死和教育主管部門過分集權、指揮一切。高考只是這一原因的極端表現形式。如果這種狀況不改,只改高考,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帶來混亂。

  不過,高考無論如何是貌似公允,是代價極大的「客觀公正」。只有淡化高考的作用,減少高考的容量,下放高考的錄取自主權,使統考多樣化才能拯救基礎教育。教育的放權與獨立勢在必行。

  高校權力有限,民辦大學又無法公平競爭

  中國的大學權力和權威是極其有限的,幾乎所有事情都要聽命於主管。這樣,大家的責任心就變得相當淡漠,因而弄虛作假非常嚴重。在招生方面更是如此,一切都是教育部劃定的。這看起來很規範、很公平,但實際上,除了個別考分特別高的考生外,哪個考生在錄取通知書下來之前也不敢大意,要錄取到好學校,找關係、送禮、走後門年年屢禁不止。

  增加大學招生人數,也解決不了問題。即使大家都上了大學問題照樣存在。而且,大學畢業生找工作難已是非常現實的問題。現在上民辦大學或自考解決高等教育的路子相當寬。然而,一般學生都不願走這條路。因爲,這種文憑不頂用,解決不了戶口、身份問題。在「分配」方面更是如此。實際上,長期以來我們對民辦教育是持排斥態度的。而事實上,只有民辦教育,尤其是民辦高等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我們的教育體制才會有所鬆動,考生就不一定非得參加統考。如果另一套招生辦法確立起來,我們的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才會有希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5/396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