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国教育的致命缺陷:高考毁掉了基础教育
 
秋林
 
【人民报讯】应试制度扭曲了教育和文化

  高考,一件比婚姻还重要的人生大事

  1977年12月15至17日,“文革”后的首次高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高考成功不仅解决户口问题,还解决干部身份问题,高考成功者可以从农民、知青、工人,成为准“干部”,前程似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再也没有比高考这种形式更直接、有效、快速而又显著地改变前途和命运了。

  诚然,如今社会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遇,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活法也越来越多元化。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是抬高身份和获取机会的唯一途径。高考仍是一个重得不能再重的话题,是一件比婚姻还重要的人生头等大事。也正因此,中国的基础教育带有“学而优则仕”或“考而优则仕”的痕迹,明显具有重视尖子、培养精英的特点,忽视、淘汰失败者和普通学生的不公平、不合理成分非常明显。这种考试制度扭曲了我们的基础教育。

  中小学片面追求升求学率,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毁掉了我们的基础教育

  由于“一榜定终身”,高考造成了追求升学率和唯分数论。学生的能力变成了应付考试的能力,丰富的知识和鲜活的世界被肢解为一张张试卷。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一至三年级的小学生,近视率为10%,四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近视率提高到21.43%,初一的学生的近视率高达28.42%,初二、初三、高一、高三学生的近视率增长更是迅速,分别为45.17%、69.63和70.88%,这种比例可以说世界第一。神经衰弱、营养不良、发育不良、心理不健康、不自信、缺乏主见、自理能力差、缺乏独立性是中国学生的通病,而各种心理疾病患者超过1/4。

  与此同时,设置重点学校也打乱了学校的分布,扰乱了基础教育办学的方向,使一些学校人数严重超标,而另一些学校失去好的生源并缺乏竞争力,有些农村学校干脆关门大吉。在我们的一些中小学,后门生、票子生、条子生非常普遍,某些大城市,上中小学甚至比上大学还难、还贵。而在农村儿童的失学率和退学率则很高,大部分学生很难完成比较完整的初等教育。

  反观教育发达国家,其基础教育是强制性的。它们的中小学学校布局合理,政府明文规定就近入学,不准择校。在英国,如果中小学一个班级的人数超过30人,就会被视为人数太多,西方因材施教、鼓励个性的教学方式便难以达到效果。

  摧残生命:这样的教育如何体现人文精神?

  师德太差,过分“负责”只为私利

  教师的素质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美国、普通公立中学的任课教师75%都有硕士学位。我们的教师在学历上还差很多,但最令人头疼的是师德问题。在教育发达国家,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老师要讲民主,要像尊重成年人一样尊重学生。但在我们的学校里,体罚、侮辱学生是家常便饭。教师对学生非但不能一视同仁,而且有严重的歧视差生的现象。而以教谋私、利用学生、揩学生油的现象更为严重。

  由于升学率指挥一切,教师的住房、奖金、职称、工资晋升、职务提拔都与升学率挂起钩来。为了升学率和奖金,许多教师用剥夺学生的休息时间和课外活动等行为对学生进行“合理合法”的生理、心理摧残。任何不绕着升学率的教学行为是不被允许的。有革新思想或对时下教学方式不买账的教师会被认为“不负责”或“不称职”。

  有些所谓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过分“负责”对学生来讲简直就是一种灾难。教育部明文规定中上学生家庭作业不能过量。但事实是:小学二三年级的作业量就已很大。有些教师任意加码,剥夺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甚至休息时间。毕业班一般没什么体育课,甚至连周末、假期的时间也被剥夺了。学生的时间大部分都用在复习、补习、等重复劳作上了。虽然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准许利用假日、周末补课,但各个学校根本不予理睬。而学生虽有怨言,但绝对不敢拒绝。当然,补课同时也是老师创收的机会(补课是要交费的)。

  诚实应该是做人乃至文化的第一品德,但在追求升学率的病态教育方针指导下,诚实已被教育界的一些人抛在了脑后。以高考舞弊为代表的弄虚作假在教育界非常严重,高考作文则是我们教育失败、培养弄虚作假品性的有力证明。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战胜脆弱》。在某省的考生中有20%以上的学生说自己父母亡故之际,战胜脆弱,面带微笑走进考场。有一个书法很好的考生则编造了一个自己失去双手、用脚答卷的故事。这就是我们的学生的“创造力”!

  由于升学率的攀比,对作弊,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默许与纵容乃至组织参与已是公开的秘密。作弊已半公开化、半合法化。这是教育的堕落。

  家长与学校联手,压抑孩子的创造力和个性,奴化教育由此形成

  90年代初期,孙云晓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曾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由此引发了素质教育的大讨论。

  在小城市以下的学校,学生很难培养什么爱好,教师不充许,家长也不赞成。望子成龙的家长对学校很配合,与学校联手压抑子女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升大学的愿望和压力比什么都能约束学生的天性、个性、不知不觉中,灵魂也就套上了一个看不见的枷锁。我们的教育似乎要把学生培养成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听话、服从成了教育的灵魂。基础教育实际上成了一种奴化教育。

  社会为青少年提供的培养创造力的环境也严重匮乏。像航海、航空、车辆模型及无线电测向等活动有许多青少年都没有听说过。

  教育发达的国家的中小学无论教材还是教学方法,更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熟悉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中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我们的中学毕业生和刚进大学校门的学生还很幼稚,缺乏独立性。这一点在我们的运动员身上表现得相当明显。如果中国的教育问题不解决,中国足球别想走向世界。这不仅仅是运动技术的的问题。我们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还要去参加社会实践,还被责成去“了解、认识社会”,好像他们一直生活在世外桃源里或外星球上。他们因何一直与社会处于脱离状态呢?

  在升学率的指挥捧下,我们的全民教育和基础教育已名存实亡

  教育除了灌输必要的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植一种文明精神,一种公民意识,一种社会良知和责任,一种对人权的理解和对他人的义务和关爱。我们现在改进高考,提倡素质教育,固然是为了改变死记硬背的局面,但仅有这个还不够。

  中国人关于公民权是什么就缺乏起码的了解和关心,公民意识几乎没有。我们老是抱怨自己的国民缺乏法制观念,犯法而又不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其实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几乎不涉及这个,即使有也全是空洞抽象的内容。而在教育发达的国家,在课堂上常有模拟法庭、模拟选举之类,社会上也可耳濡目染。许多国家把对宪法的学习及民主、法律、人权的基本内涵历来作为教育的第一使命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是严重失败的。

  我们的高考或高考试卷能容纳得了以上内涵吗?能涉及以上内容吗?我们的教育目标定得太低,只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匠人,而通过考试的摧残,连这点都难以做到。大学生以下是不鼓励参与社会和了解社会的,培养的是考试机器,是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书呆子。

  其实,中国教育的发展目标早已迷失。中国的中小学生到了美国数学几乎都是尖子,甚至被惊为“天才”。但这绝不是值得自豪的事情,这是超强度机械训练的结果,只能证明学习任务太重。我们的基础教育成了为尖子服务。淘汰所谓“差生”、让大部分失去信心并无意向学的残酷竞争。特权观念、优越感、不平等的意识在教育的日常环节里被贯彻并被视为理所当然。如此下去,这些所谓“精英”、“尖子”们“成才”之后能有多少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呢?

  毫无疑问,这种教育不利于文化的进步和平等观念的形成。

  对教育来说,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最重要,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大批的爱因斯坦、爱迪生、比尔.盖茨、迈克尔.乔丹、卡尔.刘易斯,甚至索罗斯,但是,最主要还是培养合格的公民。但是我们的教育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权力下放是高考改革的措施

  高考:最大的民主和公平竞争形式,虽然副作用大,却无可替代

  高考既然有如此大的副作用,那么取消高考则如何?且慢,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一方面,高考是全民参与程度最广泛、竞争最公平的形式和机会。它是属于平民的“希望之路”,在中国,靠考试、靠分数说话已经是最大限度的公正、客观了。

  另一方面,高考并非破坏基础教育的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育体制机械、僵死和教育主管部门过分集权、指挥一切。高考只是这一原因的极端表现形式。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只改高考,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带来混乱。

  不过,高考无论如何是貌似公允,是代价极大的“客观公正”。只有淡化高考的作用,减少高考的容量,下放高考的录取自主权,使统考多样化才能拯救基础教育。教育的放权与独立势在必行。

  高校权力有限,民办大学又无法公平竞争

  中国的大学权力和权威是极其有限的,几乎所有事情都要听命于主管。这样,大家的责任心就变得相当淡漠,因而弄虚作假非常严重。在招生方面更是如此,一切都是教育部划定的。这看起来很规范、很公平,但实际上,除了个别考分特别高的考生外,哪个考生在录取通知书下来之前也不敢大意,要录取到好学校,找关系、送礼、走后门年年屡禁不止。

  增加大学招生人数,也解决不了问题。即使大家都上了大学问题照样存在。而且,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已是非常现实的问题。现在上民办大学或自考解决高等教育的路子相当宽。然而,一般学生都不愿走这条路。因为,这种文凭不顶用,解决不了户口、身份问题。在“分配”方面更是如此。实际上,长期以来我们对民办教育是持排斥态度的。而事实上,只有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体制才会有所松动,考生就不一定非得参加统考。如果另一套招生办法确立起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才会有希望。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5/396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