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民可以與「官」對簿公堂
 
【人民報24日訊】行政訴訟,人們俗稱爲「民告官」,它是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一座里程碑。通過行政訴訟,民可以與「官」在法庭上「對簿公堂」,辨明是非曲直,理清爭議焦點,消除雙方誤會,促進依法行政,這乃當前依法治國、立法、執法之要義。然而,據筆者了解,江西省會昌縣法院自1989年成立行政審判庭以來,所審理的二百餘件行政一審案件,被告方行政機關的法定代表人應出庭應訴而沒有出庭的竟佔95%,有的甚至採取「不出庭、不應訴、不舉證、不履行」的「四不政策」。
  
  老百姓敢於告「官」,實在艱難,實在不易。爲打一場官司,老百姓慎之又慎,多方取證,多方籌集訴訟活動經費,花錢請律師,有的從很遠的地方來法院參加訴訟。相反,坐鎮在縣城、出入坐小車的「長官」,一次說「工作忙」不能出庭應訴,似乎可以說是實際情況,而95%的行政訴訟案件,一把手還是未出庭應訴,這又怎樣面對法律、面對平民百姓?
  
  長期以來,那種「民不得告官」的陳舊觀念在我國根深蒂固。有的認爲,堂堂一個行政領導怎麼能和一個小小老百姓對簿公堂?有的行政機關認爲行政訴訟是有意讓行政機關「獻醜」。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一條明確規定了其宗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我們的國家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爲理所當然要受到人民羣衆的監督。作爲一個行政機關來說,一把手出庭應訴,機關工作人員去參加旁聽,算不算工作?應肯定地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實際上是上一課生動的法制課,何樂而不爲呢?即使官司輸了,也只能說是輸給了法律,輸給了不依法行政,從而在今後的工作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罷了。
  
  人民法院一定要堅定信心,積極開展行政審判工作。繼續宣傳行政訴訟法律制度,讓行政訴訟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這是行政訴訟案件的活水源頭;人民法院公正執法,大膽受理、敢於判決,是解決行政訴訟受案難、審理難的關鍵所在,也是人民法院威信所在。只要我們牢記既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又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行政訴訟法的立法宗旨,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相信會有更多的行政長官樂意坐在被告席上,從根本上轉變那些陳舊的傳統觀念。

(南方網 )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24/495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