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人」的尷尬
 
空空妙手
 
【人民報訊】「華人」這一名詞源於中國的古稱「華夏」,它與「炎黃子孫」一樣,包含了所有的漢人和被漢文化同化和包融的非漢人;「中國人」這一名詞,按照現今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一的官方解釋,它則是指所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包括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旅居海外的「華人」。這兩個名詞的外延很大部分是重疊的,但又不完全重疊。

但是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是把這兩個名詞完全等同起來使用的,「華人」就是「中國人」。中共官方也是非常樂意於在這一意義上來使用這兩個名詞,甚至把它們作爲武器來反擊一切的分裂勢力。

例如,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趙忠翔大叔和倪萍阿姨總要念一堆來自海外同胞們的賀電。這裏的所謂「同胞」,指的就是他們都是華人,都是中國人,同國內的中國公民血脈相連,源自同一個祖先。「海外的中國人」也常常爲祖國的每一個進步而歡欣鼓舞,揚眉吐氣。這裏的「中國人」當然不是指他們都是中國的公民。

再例如,中共在對臺灣的新任領導人陳水扁的「觀言察行」中,很重要的一個標杆就是: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我想,中共並不是要陳水扁承認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官方是在一個寬泛的意義上來使用這一字眼。但是,明顯的,陳水扁意識到了這中間的陷阱,他只願意講「同文同種」,卻始終迴避「中國人」這個字眼,跟中共玩起了文字遊戲。這也成了中共官方猛烈攻擊的理由之一。

但是,也有例外。

前不久本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華裔法國人高行健先生,對於一位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活了半個世紀、客居海外仍然堅持用其母語寫作的作家獲得此項殊榮,華人社會普遍的反應是「中國人的榮譽」,是祖國文化的榮耀。但是這時一個冷冷的聲音響起來了,代表中共官方的中國作協發言人稱,高行健已入法國籍,是法國人,不是中國人,他不覺得高行健獲獎有什麼值得高興的。

這樣的說法令許許多多的中國人感到錯愕。

這是中共官方極其罕有地使用了嚴格意義上的「中國人」概念。那麼,中國政府又有什麼權力對一個法國公民的獲獎說三道四呢?中國外交部、中國作協又憑什麼指責諾貝爾文學獎具有別有用心的政治目的呢?中國政府時時高張捍衛國家主權,如今的所作所爲,豈不是對國家主權的公然踐踏?

而如果這裏的「中國人」並不特別指代中國公民的話,代表中國民衆的中共政府的這番發言,無異於把高行健個人開除出了「中國人」之列。祖國拒絕了她的子民,她非但不把子民的貢獻視爲她的榮耀,而視爲侮辱。這不能不讓人對代表祖國的中共政權的合法性產生懷疑。

官方是因爲高行健的反對中共、反對專制的立場而陷入如今的左右爲難的尷尬處境。(十分有趣的是,高行健一直宣稱他對政治毫無興趣,他也不介入反對中共的海外民運,因此,他被一部分民運人士譴責爲逃避與專制抗爭的責任,他此次的獲獎也因此飽受民運人士的攻擊。)中共政權此時的表演,一方面對陳水扁以「是否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爲進行和平談判的最後底線,一方面把不認同中共政權、不甘受困于思想的籠牢、特立獨行的流亡作家開除出「中國人」之列,這真是一個辛辣的諷刺。這不能不讓中共政權所殷殷寄望的60%的贊同統一的臺灣選民感到齒冷,對「中國人」的含義產生疑惑,對中共政權的善意和誠意表示懷疑,對統一後的中國感到擔心,也不能不讓人對陳水扁的閃爍其詞感到些許的同情。(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22/483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