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香港教區爲捍衛天主教而戰
 
林保華
 
【人民報訊】梵蒂岡的羅馬教廷在十月一日追認一百二十名中國殉教烈士爲「聖徒」,引起北京方面的強烈反應。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孫玉璽在九月二十六日就聲稱它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北京的這種立場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這些「聖徒」有些是在一百年前的義和團事件中殉難的,由於中共一向視拳亂爲革命運動,而傳教士是代表帝國主義的侵略,因此對這個事件自然表示極爲不滿;另一個原因是因爲十月一日是中共國慶,所以北京更認爲這是梵蒂岡有意挑釁的陰謀。

梵蒂岡方面則認爲十月一日是他們的一個「聖徒日」,這個日子並非北京的專利,所以教廷沒有收回這個決定,但是對日子上的巧合表示歉意;而天主教和義和團誰對誰錯本來就有不同的看法,梵蒂岡自然不可能接受中共的說法而認爲自己的傳教士該死。於是衝突在所難免。

北京動員了它的宣傳機器和「宗教花瓶」對教廷進行一連串文革式的口誅筆伐。把這些聖徒描繪成姦淫搶掠、爲非作歹之徒,對中國人民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北京還讓黨領導下的「愛國主教」對教廷和聖徒進行聲討。爲了達到進一步煽動的目的,北京更毫無根據地指這次封聖是臺灣操控的分裂祖國的活動。

這下又難爲了「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了。本來,基本法規定香港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但是偏偏北京習慣了政治干預,黨要凌駕在一切宗教之上,於是將香港的基本法當作廢紙而進行干預。前新華社的中聯辦官員在同香港教區輔理主教湯漢的接觸中向他表示對教庭封聖的不滿,並要求香港教區低調處理這件事。

十月四日,天主教香港教區助理主教陳日君在《明報》發表文章,譴責中共干預宗教自由的做法。陳日君的文章全面駁斥了北京的說法。除了解釋對這些聖徒進行過非常嚴格的審查,尋找反面的證據,不可能會讓按照中共喉舌所說的有「滔天罪行」的人漏網;還質疑「愛國教會」主教的聲明「很有可能是掌權者的爪牙把這些話放在主教們的口中」;並且認爲大陸突然颳起這個暴風,目的是對付越來越不聽話的「地上教會」。

陳日君之所以能夠寫出這樣的文章,是出於他對大陸教會的了解。這位出生於上海的主教,在一九四八年就來到了香港,八十年代末期後常去大陸,在當局的允許下給「愛國教會」教授科目,不但和愛國教會有接觸,同地下教會也有接觸。本來他行事低調,在香港迴歸前對九七後的宗教自由也表示有信心。這次公開高調反擊北京的做法,顯然是北京對天主教的惡意攻擊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坦承「我們還以爲這類『運動』已成歷史」。

近來,人們所看到的是梵蒂岡同北京越走越近,只等梵蒂岡什麼時候同臺北斷交而同北京建交了。因此對北京突然對天主教大肆撻伐使兩者關係大爲惡化感到愕然。其實北京這種歇斯底里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第一,北京的中共統治集團日益感到他們的統治危機,因此生怕跨行業的宗教組織會成爲顛覆中共敵對勢力。因此不但大規模取締法輪功、中功等組織,也對天主教、基督教這類「洋教」進行打擊以煽動狹隘民族情緒。

第二,大陸目前約有一千四百萬天主教徒,其中地下教會約有一千萬人,北京正不遺餘力地加以打擊,逮捕了好些人;而又由於「地上」教會中不少神職人員也在暗中表達對教廷的忠心,令北京十分恐慌,所以借這次封聖事件大作文章。

目前的情況就如「解放」初期中共搞思想改造運動來肅清「帝國主義」的影響那樣。然而中共的威信和統治能力都已大大不如當時,所以聲嘶力竭的對宗教宣戰,其成效十分可疑。不到十年曆史的法輪功都屢打不散,要打垮有近兩千年曆史而又有廣泛國際聯繫的天主教又談何容易?結果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使自己處境更加孤立。而中共在香港干預宗教自由,同干預新聞自由一樣,再次暴露中共「一國兩制」的虛僞。(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13/438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