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高行健的光榮 中國人的悲哀
 
【人民報訊】香港新報社論:一百年了,像「等待果陀」般等待著,經過了「一百年的孤寂」,在諾貝爾獎出現了一百年的今天,中國終於出現了第一位文學獎的得主:高行健。

高行健有著中國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一切特質;他的作品早被翻譯成爲所有重要的西方語文,包括諾獎的評審地瑞典文,而他在一九八九年開始流亡海外,可以親身向西方讀者推介自己的作品,兼且還能說流利的法文,這些都有利於西方文學評論界對這位中國文學巨匠的認識。

從中國到面向世界

高行健雖然以長篇小說《靈山》獲獎,但他的廣爲人知,恐怕還是因爲其戲劇作品。事實上,早在一九八二年,他的處女劇作《絕對信號》在北京上演時,已引起了鬨動,而他的作品自一九八四年起,已開始在西方主要的大劇院演出,瑞典、德國、英國、奧地利、法國、美國,全都上演過他的戲劇,均獲得了好評,這對於他的得獎,自然也有著不可抹煞的助力。

但很可惜的是,儘管高行健並不喜歡「轟轟烈烈的文學」,更不喜歡索忍尼辛(因寫《古拉格羣島》揭露蘇聯政治犯黑幕而獲得諾獎的前蘇聯作家),他認爲作家雖然可以有政治觀點,可曷其作品應著重社會批判,而非政治批判——但像這樣溫和的觀點竟亦不爲中國所容,從一九八三年起,便禁止他的著作,直至一九八七年,他離開中優,一九八八年(八五至八六年間曾經放鬆過一段日子),他到了巴黎。一九八九年,他因抗議「六四」而退出中國共產黨。自此之後,他沒有返回過中國,並從一位以中國爲創作對象的中國作家,漸漸變成了一位放眼世界的國際作家(《靈山》是他完結「中國情」的最後一本中國作品)。

港臺對其認識不多

高行健在臺灣出版的第一部書,第一年賣出了九十多本,第二年賣出了六十多本,第三年他親身到了臺灣「作秀」,結果也只賣了二百多本。他在香港,亦出版了幾本散文、戲劇、小說及精選集,其劇作也分別在一九九八年一九九0年演出過,可是香港人聽過他的名字又有幾人?

中國人得到諾貝爾獎固然是光榮,可是,要等到西方人「發掘」出來,並加以「肯定」,中國人才赫然「醒覺」高行健的存在,卻未免是大悲哀了!(二000年十月十三日)

美國文學界對他很生疏

據美聯社紐約十叄日報道,高行健在美國文學界是「被遺忘的文人」。去年因「等待」一書贏得美國書卷獎的大陸流亡作家哈金說:「我對高行健的着作並不熟悉,無法做出任何評論。」美國權威書評家哈洛德布隆也表示:「我聽過高行健的名字,但尚未拜讀他的大作。」

截至目前,高行健在歐洲和大陸的名氣似乎遠高於美國。查詢亞馬遜網上書局有關高行健的作品,只找到一本「彼岸」,是他的劇作彙編,由香港出版。

儘管「彼岸」先前在美國乏人問津,他昨天得獎消息一出,「彼岸」馬上成爲亞馬遜二十大暢銷書之一。(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15/448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