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透過「大演兵」和「白皮書」解讀中共新戰略
 
【人民報訊】世界日報評論文章:十月十三日連續四天,中共解放軍分別在北京燕山主演兵場,以及內蒙古、東北、渤海演兵場,動員陸海空三軍部隊從事一場自一九六四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武力展示。大陸媒體稱之爲「大演兵」,並強調要比一般所謂的演習更具實戰意義。就在大演兵結束當天,北京推出新版的國防白皮書,具體說明中共軍方對整個國際形勢和兩岸問題的看法,抨擊臺灣新領導人陳水扁對一箇中國的原則採取迴避和模糊的態度,並直指美、日兩國助長臺灣分裂勢力的氣焰。

可以看出,中共軍方有意藉著「大演兵」和「國防白皮書」做出有機的聯繫,也透露出解放軍對美國和日本強化軍事同盟疑忌,亦即藉著對臺灣的軍售,以及以安全理由將臺灣納入美日軍事同盟,形成一個由北到南大範圍的圍堵和壓制。准此推估,解放軍的「大演兵」何以會選在渤海海域以及華北東北和內蒙古一帶,而非最具緊張態勢的臺海海域,正說明了解放軍考量的不僅僅是臺海問題,而在於如何以美日兩國爲假想敵的戰略戰術進行部署,整個演兵戰場的正面根本就是日本和琉球這一線。換言之,北京對臺海出現緊張情勢的設想,已從海峽對岸施行小區域的軍事演習的思維,提升到美日可能軍事介入的大規模作戰。

這是一個新的戰略態勢,也意味著北京在戰略部署上,不再單純地以臺海緊張和衝突爲設想,而是拉大了攻擊和防禦縱深。這也說明北京很明白兩岸問題的解決並不樂觀,有必要做出最壞的準備,當然這也是對美國和日本的警告,美日兩國若想以軍事手段介入臺海問題,戰爭將不會侷限於臺海地區而已,藉此讓美日兩國知所顧忌。

這也是北京下的一著反手棋,以不惜一戰,甚至不惜打持久戰來逼使美日兩國重新思考如何介入臺海問題而不致引發更大規模的區域緊張。

白皮書宣稱北京堅定不移地實行防禦型的國防政策,倒過來以「新幹涉主義」、「新炮艦政策」和「新經濟殖民主義」形容美國的霸權,指控美國嚴重損害許多國家的主權獨立和發展利益。美國不斷向臺灣出售先進武器裝備;日美修訂的防衛合作新指針,始終沒有明確承諾不把臺灣劃入其欲軍事介入的「周邊安全事態安全」;再加上戰區飛彈防禦系統納入臺灣的爭議,非但助長了臺灣分裂勢力的氣焰,更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和安全,也危害到亞太地區的和平和穩定。解放軍的指控或許不具說服力,也不可能在全面戰爭中勝出,但多少會對美日兩國形成一股內在壓力,在危機出現時,慎重處理臺灣問題。

香港文匯報解讀「大演兵」有一段話值得注意。即去年臺灣發出「兩國論」後,大陸的表現相當剋制和理性,反遭人誤解,北京不敢動真格的;今年三月,臺灣的新領導人上臺,「臺獨」傾向明顯,這次演兵即在表明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北京必將動武的宣示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在紮紮實實的做準備,也無懼外國勢力介入。對照新版國防白皮書,北京發起這趟「大演兵」的假想敵更可確認就是美國和日本,甚至有意讓美國和日本從人造衛星上看到這掣大演兵」,看到北京在軍事上的實力和統一的決心。

在此同時,臺北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再次公開說明,兩岸九二年共識確有以口頭宣示的方式各自表述一箇中國,並形容這是歷史事實。

李遠哲說的沒有錯,可以進一步引申的是,如果臺北連承認歷史事實的誠意都沒有,又如何讓北京取信臺北會有善意,如何營造兩岸和平對話。

北京所堅持的是「一箇中國」的原則,至於一箇中國的具體內涵,兩岸是可以展開對談,秉持對等談判的原則,臺北所能掌握的籌碼自會比「臺獨」更多,也唯有如此,兩岸才可能三通,也才可能明確定位臺灣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以及拔除兩岸兵戎相見引信的危機,這才是兩岸中國人之幸,李遠哲看到了這個歷史事實,也預見兩岸應走的方向,陳水扁和民進黨又何樂不爲。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18/460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