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和平獎得主們敢向北京說不嗎?
 
凌鋒先生
 
【人民報訊】流亡法國的華裔作家高行健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令北京尷尬,說了些不三不四的話,發泄心頭之不快,並且乘機煽動一下民族主義情緒,大概也就僅止於此。但是南韓總統金大中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它所牽動的反應,恐怕就比較大了。原因是和平獎的得獎者差不多都是政治人物,因此政治影響會比較大。對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爭議比較大,大概也在於此,特別是是否實至名歸,還可以看後來政局的發展。

金大中受制北京拒達賴入境

例如美國的季辛吉和北越的黎德壽進行中南半島停戰談判,終於在一九七三年簽下和平協定,導致越戰結束有功而獲諾貝爾和平獎,但換來不久南越被北越吞併,越南人投奔怒海,再引發越南同高棉的戰爭,以及中共同越南的戰爭,「和平」云乎哉?以色列和巴游幾十年的衝突,一九九五年終於簽訂和平協議,雙方領導人獲得和平獎;但最近形勢一觸即發,看來給他們和平獎是太早了一些。

金大中在榮獲和平獎之前,迫於中共的淫威,竟拒絕達賴喇嘛今年四月訪問南韓。由於達賴喇嘛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結果出現一個獲獎者拒絕另一個獲獎者入境的局面,當然是對諾貝爾和平獎極大的諷刺。也因此傳說達賴喇嘛訪問南韓之事會有所鬆動。但是中國大陸八九學運領袖王丹最近準備訪問南韓,也被南韓當局擋駕,是否爲了維護和平獎的形象,也可能出現鬆動呢?

不論是南非還是南韓的民主鬥士和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在中共的暴力面前竟失去了他們的光彩,有些和平獎的得主同中共也有千絲萬縷的瓜葛,看來未來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應該先放在中共面前考驗一下,看能否禁得住中共的壓力而配得上拿這個獎。

依和平意願協商兩韓突破點

如果依這個附加標準,有一個人應可得獎,他就是捷克總統哈維爾。一九八九年捷克變天,哈維爾出任總統,在他擔任總統期間,捷克同斯洛伐克和平分裂成兩個國家,哈維爾沒有因爲自己的面子而濫用權勢進行暴力鎮壓,而是根據「人權高於主權」的原則,尊重斯洛伐克人民的獨立意願。最近他不顧中共的壓力敢於邀請和接待李登輝,不但是對民主和人權的尊重,也是舉世少有的膽識。

有論者認爲金大中的獲獎對臺海兩岸有啓示作用,這個啓示不在「統一」而在「和平」,也就是根據人民的意願和平解決兩岸問題,不論統獨,這才是和平獎的精義。

金大中的和平獎並非因爲南北韓實現了統一,而是他的陽光政策(當然也有北韓本身內部的困境,但金大中沒有落井下石),導致了北韓改變了窮兵黷武的政策,放棄u解放戰爭」而願意和平統一。不但南北韓舉行了高峰會議,從北韓派第二號領導人趙明祿訪問美國來改善兩國關係,以及在北韓國慶時「偃旗息鼓」不再展現用以武力恐嚇的兵器,都顯示了它的誠意。

先放棄武力統一臺海有願景

當然,因爲和平獎目前還沒有金正日的份而使他不開心,但這是考驗他的時候,如果持之以涼,將來還有希望。

以此來看兩岸關係,兩岸領導人要得和平獎的話,不必等到什麼「統一」,只要中共願意放棄武力統一政策,緩和了臺海局勢,使兩岸領導人可以坐下來討論,就有希望得獎。看來江澤民走得太絕,難以回頭,得看他的接班人了。而臺灣朝野主要精力要放在如何使北京放棄武力統一的政策:一方面向大陸人民表達善意,另一方面也要讓北京當局知道武力威脅是沒有用的,臺灣絕不會在武力威脅下屈服。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北韓向美國示好,北京爲免自己孤立起見,會進一步拉攏北韓和挑撥北韓同美國的關係。江澤民最近要訪問北韓,中共還要乘機大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五十週年來煽動反美情緒,重溫當年「中朝兩國人民鮮血凝成的友誼」,爲了避免中共毒化東北亞的和平氣氛,臺灣也應該加強同北韓的聯繫,推動地區和平,以抵銷北京的負面影響。(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20/472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