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切斷DEI的「有形之手」:對美國靈魂至關重要的鬥爭
 
趙曉
 
【人民報消息】2025年,美國的文化戰爭已不再是象征性的「輿論之爭」,而是清清楚楚的制度爭奪,財政戰爭。 焦點之一,就是川普與哈佛大學之間的沖突——一個要斬斷「多元、公平、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簡稱DEI)的利益鏈,一個則誓言捍衛它。看似是教育話題,實則是美國政治與靈魂的交鋒。 這場戰斗背後,還有一個關鍵人物:奧巴馬(Barack Obama)。在他總統任期內所埋下的DEI意識形態之種,如今已開出文化革命的花。 一、DEI:意識形態的「有形之手」 我們都知道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講的「看不見的手」,是市場經濟中自發調節的力量。而DEI的「有形之手」,則是一種制度操控、資源引導與道德高壓的混合體。 奧巴馬總統執政期間,通過聯邦資助機制強力推動DEI理念在全國范圍內普及。原則很簡單: 「你要想拿聯邦錢,就必須搞DEI。」 學校不設「性別中立廁所」?不給錢; 企業招聘不按族裔、性傾向設KPI?不給錢; 公立機構不設DEI官員職位?不給錢。 這不是自願,而是結構性脅迫,是披著「正義」外衣的軟暴政。於是,從小學到大學,從地方政府到大型企業,全都「順服」了——不順服,就等於「反正義」,等於「歧視」,等於「失去飯碗」。 二、哈佛之爭:舊貴族的最後堡壘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已成為DEI意識形態的象征性堡壘。從強制推行性別意識課程,到多元族裔配額招生,再到抵制「言論自由」的保守派聲音,它在過去十年裡走得最遠,也最激進。 川普現在的目標很明確:砍掉聯邦資金支持,斬斷這條DEI利益鏈。 哈佛當然不干。它不是在為教育辯護,而是在為一套意識形態的「統治工具」辯護——一套以「被壓迫者敘事」來重新分配道德與權力的體系。 奧巴馬也不能退。他若不為這場文化工程站出來,DEI將轟然倒塌,那將是他「政治遺產」的崩潰。 三、小學教什麼?性別革命的秘密基地 為什麼這場爭奪如此激烈?因為它已經深入到下一代的靈魂塑造中去。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的小學、初中,越來越多地出現如下現象: 教導孩子同性戀、跨性別「與生俱來的正當性」; 允許男生進入女生洗手間,只因他們「認同」自己是女孩; 公開性教育課堂中教授各種性交姿勢與性實踐。 這些不是零星個案,而是DEI結構推動的文化產物。 以包容為名,實質上是拆除聖經價值觀在孩子心中最後的防線。 四、這不是政策爭議,而是屬靈之戰 不要誤以為這只是教育財政話題。它本質上是: 一場關於「誰定義人」的爭戰——是神,還是自我認同? 一場關於「誰掌控資源」的戰爭——是自由市場,還是意識形態專政? 一場關於「誰塑造下一代」的斗爭——是家庭,還是國家機器? 保守主義要的,不是壓迫,而是回歸現實——承認性別差異,尊重信仰自由,保護言論多元;而DEI,則是一種新形式的文化馬列主義,借「弱者」之名行控制之實。 五、美國還有希望嗎? 美國能不能走出這場靈魂內戰,關鍵不在哈佛,也不在川普或奧巴馬,而在人民是否還願意敬畏上帝、家庭是否願意守住信仰的邊界、教會是否還敢為真理發聲。 川普現在砍的是「資金」,但真正要斬斷的,是意識形態的強權之手。 若能斬斷這只「有形之手」,就有可能恢復那只「看不見的恩典之手」。 寫在最後:如果屬神的人不再沉默,屬人的激進工程終將崩塌。 願主憐憫美國,也願主堅固每一位願為真理站立的家庭、教師與信徒。△ (轉自「雲上迦南」)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18/9010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