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破·地獄》影評:超度亡魂,破除心中的地獄
 
鄭俠
 
【人民報消息】2024年,香港電影《破·地獄》(The Last Dance)以驚人的票房表現席捲全城,打破多項紀錄,成為年度文化現象。黃子華與許冠文兩位喜劇巨匠放下搞笑包袱,聯手衛詩雅、朱栢康等演員,在導演陳茂賢的執導下,打造了一部探討生死的劇情佳作。影片以香港殯葬業為舞台,圍繞道教「破地獄」儀式展開,呈現了雙重意涵:一層是為亡魂超度的傳統儀式,另一層是為活人破除內心「地獄」的救贖之旅。在當前電影行業普遍低迷的背景下,《破·地獄》選擇直面生死這一沉重卻永恆的主題,不追逐商業潮流,卻意外獲得巨大成功。這不僅是偶然,更是必然,因為生與死、生命的意義,始終是人類內心最深切的追尋。 一、傳統的「破地獄」:為亡魂開啟新旅程 在香港的道教喪禮中,「破地獄」是一項神聖的儀式,旨在幫助亡魂脫離地獄的苦難,踏上輪迴或升天的道路。電影中,許冠文飾演的喃嘸師傅文哥,是一位嚴守傳統的道士。他手持桃木劍,腳踏罡步,專注地完成每場法事,深信唯有精準的儀式才能為逝者指引方向。這種對殯葬文化的描寫,讓《破·地獄》散發出濃厚的香港本土氣息,區別於一般的商業電影。 影片細膩呈現了香港殯葬業的運作模式,分為「文」與「武」兩大角色:文職的殯葬經紀負責與家屬協調後事細節,武職的喃嘸師傅則專注於超度法事。這種分工不僅勾勒出行業的專業性,更象徵了生與死的交匯——活人需要安慰,亡魂需要指引。從誦經到破瓦、入殮到送靈,電影對每一步驟的還原都極具真實感。據了解,劇組為呈現真實的「破地獄」儀式,特意向多位道教師傅請教,甚至克服了「傳男不傳女」的傳統限制,拼湊出完整的儀式流程。這種用心讓影片在文化層面上無懈可擊。 然而,《破·地獄》的野心遠不止於展示傳統。它將「破地獄」從宗教儀式升華為一種象徵,成為引導活人面對死亡、反思生命的橋樑。文哥的執著不僅是對亡魂的尊重,更暗示了傳統的局限與人性的複雜。這為影片的第二層主題——活人心靈的救贖——鋪平了道路。 二、活人的地獄:釋放心中的執念與傷痛 《破·地獄》的真正深度,在於它對活人內心「地獄」的刻畫。黃子華飾演的魏道生,原本是婚禮策劃師,因疫情衝擊生意一落千丈,無奈轉行成為殯葬經紀。他的轉型並非僅僅是職業的更換,而是心態與人生觀的巨大轉變。起初,道生對殯葬業毫無熱情,只視其為謀生工具,與文哥的傳統理念屢生衝突。然而,隨著他參與一場場喪禮,見證家屬的悲痛、遺憾與掙扎,他開始明白,殯葬的意義不僅在於送別逝者,更在於撫慰生者。 影片中最觸動人心的一句話是:「亡魂需要超度,活人更需要破地獄。」這句話揭示了電影的核心哲學:真正的地獄,往往藏在活人的內心。通過多個支線故事,影片呈現了不同人物的「地獄」——有因失去至親而無法釋懷的家屬,有因社會偏見而無法公開悼念的戀人,還有困於家庭矛盾與傳統規範的子女。這些故事以真摯的情感串聯,引導觀眾反思:我們內心的執念、未解的心結與未說出口的愛,才是真正需要超度的「地獄」。 衛詩雅飾演的文玥,是一名見慣生死的救護員,卻因父親文哥的傳統觀念而與家庭產生隔閡。她渴望學習「破地獄」儀式,卻因性別限制受阻,這不僅是個人追求的掙扎,更折射出香港社會中傳統與現代的衝突。她的故事最終走向和解,成為影片最動人的篇章之一。道生的成長則是另一條主線,他從功利到真誠的轉變,象徵了現代人對生命意義的重新審視。他的名字「道生」,彷彿暗示了尋找生命之道與內心重生的旅程。 三、黃子華與許冠文的演技:從喜劇到深情的蛻變 黃子華與許冠文作為香港喜劇的代表人物,在《破·地獄》中完全脫下搞笑外衣,展現了令人驚嘆的表演深度。黃子華飾演的道生,從最初的迷茫到後來的真摯,角色轉變自然流暢。他的表演細膩而克制,尤其在面對喪家的悲傷時,僅憑一個眼神或停頓,就能傳達角色的同理心與成長。黃子華近年在《毒舌大狀》等作品中已證明了自己的票房號召力,而《破·地獄》則進一步展現了他的演技厚度。 許冠文飾演的文哥,則以低調而溫暖的表演,詮釋了一個固執卻柔情的老人。他不再是《賣身契》中的喜劇icon,而是以細微的動作與眼神,傳遞出角色的孤獨與父愛。他的表演讓人感受到歲月積澱的重量,尤其在與子女的對手戲中,令人動容。衛詩雅與朱栢康的表現同樣出色,文玥的倔強與脆弱、志斌的壓抑與爆發,都為影片增添了情感層次。 四、時代的共鳴與行業的反思:偶然中的必然 《破·地獄》的成功,離不開其對時代背景的敏銳捕捉。疫情過後,香港電影行業陷入低谷,許多製作追求短期商業回報,卻難以打動觀眾。然而,《破·地獄》選擇了一個冷門且沉重的題材——殯葬與生死,沒有迎合流行趨勢,卻意外成為票房黑馬。這看似偶然,實則必然。生與死、生命的意義,是人類永恆的追問,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這些主題總能觸動人心。 在當前電影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破·地獄》靜下心來講述一個真誠的故事,沒有炫目的特效或誇張的劇情,而是用細膩的情感與深刻的哲理打動觀眾。它的成功證明了,觀眾渴望的不是浮誇的娛樂,而是能觸及內心、引發共鳴的作品。影片中,道生的職業轉型反映了疫情下香港人的生存困境;文玥挑戰性別規範,則呼應了現代社會對平等的追求;每個喪禮背後的故事,都讓觀眾在淚水中找到共鳴。這種對人性與時代的洞察,讓《破·地獄》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 影片還隱含了對香港這座城市的隱喻。黃子華曾在宣傳活動中提到,希望為香港做一場「破地獄」,放下過去的怨恨與壓力,迎接新生。這句話或許是玩笑,卻道出了影片的深意:香港需要一場心靈的超度,而《破·地獄》正是這樣一劑良藥。 五、結語:一部觸及靈魂的電影 《破·地獄》以殯葬業為切入點,通過「破地獄」的雙重意涵,講述了一個關於告別與重生的故事。它不僅超度了亡魂,更療癒了活人的傷痛。黃子華與許冠文的精湛表演,陳茂賢導演對文化的真誠呈現,以及對生死議題的深刻挖掘,共同成就了這部現象級作品。在電影行業低迷的當下,《破·地獄》以真誠與深度脫穎而出,證明了人類對生命意義的追尋永不過時。 《破·地獄》提醒我們,真正的救贖不在於遺忘過去,而在於學會放下,勇敢面對內心的地獄。這部電影不僅是2024年香港電影的驕傲,更是一部值得反覆品味的經典。 △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17/9008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