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破·地狱》影评:超度亡魂,破除心中的地狱
 
郑侠
 
【人民报消息】2024年,香港电影《破·地狱》(The Last Dance)以惊人的票房表现席卷全城,打破多项纪录,成为年度文化现象。黄子华与许冠文两位喜剧巨匠放下搞笑包袱,联手卫诗雅、朱栢康等演员,在导演陈茂贤的执导下,打造了一部探讨生死的剧情佳作。影片以香港殡葬业为舞台,围绕道教「破地狱」仪式展开,呈现了双重意涵:一层是为亡魂超度的传统仪式,另一层是为活人破除内心「地狱」的救赎之旅。在当前电影行业普遍低迷的背景下,《破·地狱》选择直面生死这一沉重却永恒的主题,不追逐商业潮流,却意外获得巨大成功。这不仅是偶然,更是必然,因为生与死、生命的意义,始终是人类内心最深切的追寻。 一、传统的「破地狱」:为亡魂开启新旅程 在香港的道教丧礼中,「破地狱」是一项神圣的仪式,旨在帮助亡魂脱离地狱的苦难,踏上轮回或升天的道路。电影中,许冠文饰演的喃呒师傅文哥,是一位严守传统的道士。他手持桃木剑,脚踏罡步,专注地完成每场法事,深信唯有精准的仪式才能为逝者指引方向。这种对殡葬文化的描写,让《破·地狱》散发出浓厚的香港本土气息,区别于一般的商业电影。 影片细腻呈现了香港殡葬业的运作模式,分为「文」与「武」两大角色:文职的殡葬经纪负责与家属协调后事细节,武职的喃呒师傅则专注于超度法事。这种分工不仅勾勒出行业的专业性,更象征了生与死的交汇——活人需要安慰,亡魂需要指引。从诵经到破瓦、入殓到送灵,电影对每一步骤的还原都极具真实感。据了解,剧组为呈现真实的「破地狱」仪式,特意向多位道教师傅请教,甚至克服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限制,拼凑出完整的仪式流程。这种用心让影片在文化层面上无懈可击。 然而,《破·地狱》的野心远不止于展示传统。它将「破地狱」从宗教仪式升华为一种象征,成为引导活人面对死亡、反思生命的桥梁。文哥的执著不仅是对亡魂的尊重,更暗示了传统的局限与人性的复杂。这为影片的第二层主题——活人心灵的救赎——铺平了道路。 二、活人的地狱:释放心中的执念与伤痛 《破·地狱》的真正深度,在于它对活人内心「地狱」的刻画。黄子华饰演的魏道生,原本是婚礼策划师,因疫情冲击生意一落千丈,无奈转行成为殡葬经纪。他的转型并非仅仅是职业的更换,而是心态与人生观的巨大转变。起初,道生对殡葬业毫无热情,只视其为谋生工具,与文哥的传统理念屡生冲突。然而,随著他参与一场场丧礼,见证家属的悲痛、遗憾与挣扎,他开始明白,殡葬的意义不仅在于送别逝者,更在于抚慰生者。 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一句话是:「亡魂需要超度,活人更需要破地狱。」这句话揭示了电影的核心哲学:真正的地狱,往往藏在活人的内心。通过多个支线故事,影片呈现了不同人物的「地狱」——有因失去至亲而无法释怀的家属,有因社会偏见而无法公开悼念的恋人,还有困于家庭矛盾与传统规范的子女。这些故事以真挚的情感串联,引导观众反思:我们内心的执念、未解的心结与未说出口的爱,才是真正需要超度的「地狱」。 卫诗雅饰演的文玥,是一名见惯生死的救护员,却因父亲文哥的传统观念而与家庭产生隔阂。她渴望学习「破地狱」仪式,却因性别限制受阻,这不仅是个人追求的挣扎,更折射出香港社会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她的故事最终走向和解,成为影片最动人的篇章之一。道生的成长则是另一条主线,他从功利到真诚的转变,象征了现代人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他的名字「道生」,仿佛暗示了寻找生命之道与内心重生的旅程。 三、黄子华与许冠文的演技:从喜剧到深情的蜕变 黄子华与许冠文作为香港喜剧的代表人物,在《破·地狱》中完全脱下搞笑外衣,展现了令人惊叹的表演深度。黄子华饰演的道生,从最初的迷茫到后来的真挚,角色转变自然流畅。他的表演细腻而克制,尤其在面对丧家的悲伤时,仅凭一个眼神或停顿,就能传达角色的同理心与成长。黄子华近年在《毒舌大状》等作品中已证明了自己的票房号召力,而《破·地狱》则进一步展现了他的演技厚度。 许冠文饰演的文哥,则以低调而温暖的表演,诠释了一个固执却柔情的老人。他不再是《卖身契》中的喜剧icon,而是以细微的动作与眼神,传递出角色的孤独与父爱。他的表演让人感受到岁月积淀的重量,尤其在与子女的对手戏中,令人动容。卫诗雅与朱栢康的表现同样出色,文玥的倔强与脆弱、志斌的压抑与爆发,都为影片增添了情感层次。 四、时代的共鸣与行业的反思:偶然中的必然 《破·地狱》的成功,离不开其对时代背景的敏锐捕捉。疫情过后,香港电影行业陷入低谷,许多制作追求短期商业回报,却难以打动观众。然而,《破·地狱》选择了一个冷门且沉重的题材——殡葬与生死,没有迎合流行趋势,却意外成为票房黑马。这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生与死、生命的意义,是人类永恒的追问,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主题总能触动人心。 在当前电影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破·地狱》静下心来讲述一个真诚的故事,没有炫目的特效或夸张的剧情,而是用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打动观众。它的成功证明了,观众渴望的不是浮夸的娱乐,而是能触及内心、引发共鸣的作品。影片中,道生的职业转型反映了疫情下香港人的生存困境;文玥挑战性别规范,则呼应了现代社会对平等的追求;每个丧礼背后的故事,都让观众在泪水中找到共鸣。这种对人性与时代的洞察,让《破·地狱》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影片还隐含了对香港这座城市的隐喻。黄子华曾在宣传活动中提到,希望为香港做一场「破地狱」,放下过去的怨恨与压力,迎接新生。这句话或许是玩笑,却道出了影片的深意:香港需要一场心灵的超度,而《破·地狱》正是这样一剂良药。 五、结语:一部触及灵魂的电影 《破·地狱》以殡葬业为切入点,通过「破地狱」的双重意涵,讲述了一个关于告别与重生的故事。它不仅超度了亡魂,更疗愈了活人的伤痛。黄子华与许冠文的精湛表演,陈茂贤导演对文化的真诚呈现,以及对生死议题的深刻挖掘,共同成就了这部现象级作品。在电影行业低迷的当下,《破·地狱》以真诚与深度脱颖而出,证明了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永不过时。 《破·地狱》提醒我们,真正的救赎不在于遗忘过去,而在于学会放下,勇敢面对内心的地狱。这部电影不仅是2024年香港电影的骄傲,更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 △ (人民报首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17/9008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