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天下奇谭(227)梦中得神点化 清官林靖光巧问厨子破迷案
 
刘晓
 
【人民报消息】清朝道光年间,在北方有一本广受欢迎的小说,名叫《问厨子》,讲的是发生在大兴县的一桩命案中的所谓「杀人犯」,是如何沉冤后得以昭雪的故事。故事中巧破迷案的是大兴县的县令林靖光。 林靖光何许人也?他又是如何破了这桩迷案的呢?且听我细细讲来。 林靖光(1784—1839)是福建侯官人,嘉庆六年(1801年)考中举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大挑一等,三年后任直隶正定府获鹿县知县。道光年间先后任定兴县、井陉县、宝坻县、大兴县知县,道光九年升任顺天府涿州知府,后又任大名府开州、直隶知府。他为人清正,官声非常好。1839年在任内病故。 林靖光每到一个地方,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将陈年旧案,包括已经审结的案件提取出来,反复审阅。在他任大兴县知县之前,该县曾发生了一个轰动全县的案子。 当时某邨民夫妇年过五十,只有一个刚刚及笄的女儿,长相出众。他们的邻居家有一个无赖的儿子,因觊觎美色,多次暗中挑逗他们的女儿,但都被拒绝,而身为父母的邨民却并不知晓这件事。 一天,女孩的叔叔去世,夫妇俩前去吊丧,只留女儿一人在家。无赖子听说后,就趁机翻墙而入。女孩大声呼救,希望有人听到后可以来救助自己。但不幸的是,外边并没有人听到她的呼救声。她虽然竭力抗拒,但仍被无赖子强行玷污。无赖子担心会有后患,又将其掐死,然后逃跑了。 女孩有个表哥某生,经常到她家来玩。这天正好来访,长时间敲门却无人应答,便询问左邻右舍,才得知姑父姑母因事出门。然而,他不明白表妹为何在家却不来开门,因为担心发生什么事,就再次去敲门,敲了许久都无人应答。某生有些不安,就撬门而入,发现表妹已死在床上,且血流满床。 某生大为惊骇,赶忙跑去找女孩的父母。邻居们听说后,也纷纷跑来围观。众人都说一定是奸杀,但屋中并无他人,因此怀疑某生。某生于是被众人扭送到官府,当时的县令是个糊涂昏庸的官员,没有详细询问,就以刑逼供。酷刑之下,什么供词会得不到呢?某生于是被屈打成招,并被定罪。此案似乎成了铁案。但没过多久,县令就因病去职,林靖光接任县令之职。 林靖光反复查看案卷,觉得疑点甚多,怀疑是件冤案,便将某生从监狱中提出,见他温文尔雅,并无凶恶之状,便仔细询问,某生只是低头哭泣。林县令愈加困惑,便将女孩的父母找来,问他们平日是否还有其他人往来于其家,是否有人曾调戏他们的女儿,女孩的父母说「并没有」。 林县令无计可施,但又不忍心含糊了事,害了一条人命,便带著铺盖去当地的城隍庙住下,希望神明可以给自己启示。三更时分,他恍惚中见中门打开,一个穿黑衣的差役请他进去。城隍神对他说:「林公关心民间疾苦,在近年来的州县官员中实属罕见。」随即点给他「问厨子」三个字,说完便将他送出。 醒来后,林县令知道此案果然有蹊跷,但天下厨子很多,如何能一一找来询问呢?他踌躇数日,也没找到头绪。于是他微服进入内城,看看是否能否有所收获。谁料中途遇雨,林县令就在某王爷的府邸门簷下避雨。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人从门内出来,看见避雨的林县令,就问他在此等候何人。林县令说自己只是避雨,那个人便蹲在门簷下,与林县令闲聊。林县令询问他在府中做什么事情,那人说是「厨子」。林县令一震,明白自己要找的可能就是这个人,便问道:「从前大兴县某邨有一桩奇案,你听说过吗?」厨子笑而不答。 林县令又继续追问,厨子说道:「那女子的表哥实在太冤枉了。」说罢又不言语了。林县令深以为怪,便请他到酒馆喝酒,热情招待。在厨子有些醉意时,林县令又谈及案子,厨子才说道:「这件事只有我才知道实情。那个犯案的人与我关系甚好,有次酒后吐露实情,我因为与他交好,所以没有告诉任何人。他的母亲是王府中的奶妈,他出事后,就一直躲在王府中,足不出户已经几个月了。一天,我向他借钱,他不但不答应,反而挥拳要打我,我因此心生怨恨。今天如果不是你再三询问,我也是不会说出来的。」 得知了案件的实情,林县令便让等候在酒馆外的衙役将厨子先带回衙门,自己则更衣换上官服前往王府,指名索要罪犯。最初王爷还想袒护,不想交出罪犯,林县令便据理抗争道:「现有厨子作为人证,哪里是诬陷?事关人命,王爷即便不体恤百姓,难道不担心我向朝廷控告吗?」王爷没办法,只得交出了罪犯。林县令只审讯了一次,罪犯就承认了罪行,之后被依法处决,而某生的冤屈也终于洗清。 某生家世代单传,在某生事发后,他的父母也以为是儿子不肖。林县令为他们的儿子昭雪后,无比感激,便画了林靖光的画像供奉在家中。而此案审结后,林靖光在当地被视为包拯包青天转世,有人还以此为蓝本,刊刻了小说,名为《问厨子》,传遍远近各地。 林靖光做官二十多年,始终保持廉洁爱民的高洁品德,在他去世后,道光帝下旨准许他入祀名宦祠。清朝名臣林则徐也曾为他撰联:「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 △ (人民报首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15/9004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