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港商加快以香港製造產品供應中國市場 分析:棄美市場死路一條
 
【人民報消息】美中關稅戰持續升溫,有香港廠商指美國市場受影響,應加快以「香港製造」產品供應中國市場。有分析認為,過往香港產品被譽為「東方之珠」,外銷歐美市場,現在如跟中共走封閉路線,只會失去優勢及競爭力,最終死路一條。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陳家偉周五(18日)接受港台訪問指,旗下保健食品集團在美國及香港均有智能生產線,原材料來自美國、南美洲及歐洲。他指出,受美中關稅戰影響,不少使用中國原材料的美國廠商同行,或轉用其他地方原材料,預料生產成本至少上升兩成,將推高價格。 陳家偉指集團本月已有數千產品訂單被取消,如情況持續,一年或被取消過萬訂單。身兼香港品牌發展局主席的他,正改造位於大埔創新園的智能生產中心,盼提升約兩成產能,以「香港製造」產品供應中國市場,並加快原產地認證事項,希望兩個月內成事。他又認為,中國消費者願付更高價錢,購買「香港製造」產品。 港產品出口總貨值4年跌22.4% 的確,「香港製造」的成衣、玩具及鐘錶出口,曾高踞世界首位。50年代中,香港工業起飛,紡織及製衣業、塑膠及玩具業、鐘錶業及電子業為香港經濟支柱。但隨著經濟轉型,不少工廠搬到中國。現時「港產品出口」貨物為香港天然產品,或在港經製造工序,以致基本原料形狀、性質、式樣或用途受永久改變。「港產品出口」主要為首飾、金器及銀器;寶石或半寶石製成品;非鐵金屬及醫療藥用產品。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資料,對比2021年及去年數字,「港產品出口」總貨值由74.5億港元下跌至57.8億港元,跌幅約22.4%;中國市場貨值由29億港元下跌至20.4億港元,跌幅約30%;而美國市場則由7.3億港元下跌至5.9億港元,跌幅約19.2%。 分析:香港製產品曾為「東方之珠」恐被淘汰 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賴榮偉認為,如香港將外銷市場集中於中國,只有死路一條。他指出,幾十年前香港有工業,當時對全世界開放,制度與中共顯然不同,其產品更被譽為「東方之珠」。他表示,如香港走回中共的「封閉」道路,將喪失原有優勢,其產品亦無法與世界各大城市競爭,最終只會被市場淘汰。他續稱,早在關稅戰前,歐盟與中共已就經濟發展有不少分歧,認為中共傾銷傷害歐盟企業;如香港只集中出口至中國,亦會失去歐洲市場。 對於中國市場,賴榮偉認為美國消費能力為全球排名第一,世界各國均需要美國市場,如香港只靠中共而放棄美國市場,而中共對市場亦有管控,香港產品競爭力將被削弱。△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18/9010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