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川普關稅戰與中印經濟競爭態勢--印度贏來重大戰略機遇(圖)
 
王赫
 
今年2月,莫迪訪美,積極溝通關稅問題。雙方已啟動首階段貿易談判,並計劃在2025年底前完成核心條款磋商,目標到2030年將雙邊貿易額提升至5000億美元。圖為川普會晤莫迪。(視頻截圖)
【人民報消息】在川普關稅戰背景下,3月,蘋果公司從印度空運了價值近20億美元的iPhone手機至美國,創下單月最高紀錄。而這背後,蘋果公司在印度組裝的iPhone手機數量,在過去一年內暴增近六成,顯示其正在加速從中國撤離產能、推進「供應多元化」。 事實上,印度莫迪政府將川普關稅戰視為黃金機會。4月8日,印度工商部長戈亞爾將中美關稅戰與蘇聯解體時期相提並論,稱這是印度「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去年川普贏得大選,莫迪政府就已在布局應對即將到來的形勢大變了。路透社曾援引消息稱,印度有意大規模降低對美關稅、購買美國商品(截至3月份的2023/24財年,印度和美國的雙邊貿易額超過1180億美元,印度享有32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相當於2024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的1/10),以便在川普升級中美貿易爭端時,成為「中國製造替代品」。 今年2月,莫迪訪美,積極溝通關稅問題。雙方已啟動首階段貿易談判,並計劃在2025年底前完成核心條款磋商,目標到2030年將雙邊貿易額提升至5000億美元。 因此,4月2日川普「全面對等關稅」政策落地,雖然印度也被徵收26%的「對等關稅」,但印度第一時間表示不會報復。這種配合的姿態,讓印度贏得大利好。很快,川普宣布除中國外的其它經濟體,暫停對等關稅90天,這期間只徵「基準關稅」(10%)。印出口組織聯合會(Federation of India Export Organizations)總幹事薩哈伊(Ajay Sahai)指出,美「對等關稅」政策暫停90天為雙方談判提供窗口期,印將藉此機會對美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 其實,即使徵收26%的「對等關稅」,對印度經濟影響也很有限。花旗研究分析師估計,印度每年可能因互徵關稅而損失70億美元,主要影響金屬、化學品和珠寶等行業,製藥、汽車和食品也面臨風險。路透社稱,關稅會導致印度本財年經濟增長放緩20至40個基點。 然而,中共就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中共誓言報復,將對美關稅提升至125%,川普則將對中國的關稅提升到145%,重創中國出口、中國經濟。普遍認為,不僅中美雙邊貿易至少腰斬,中國總體對外出口也將大幅下降,並拖累中國2025年GDP增長率1.5—2.5個百分點。中共5%的年度增長目標無疑要泡湯了。 面對川普關稅戰,中印反差太大了。印度迥異於中共的應對方式,確實為印度贏來一個重大戰略機遇。 不過,中國經濟之所以遭打擊如此嚴重,除了川普高關稅之外,還有一個主要因素,就是中國經濟的高度畸形。中印對比頗能說明這點。 其一,與印度相比,中國經濟更容易受到關稅衝擊 出口導向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中國常年享有巨額貿易順差。官方數據,2024年淨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0.3%(1998年以來新高),即全年5.0%的經濟增長有1.52個百分點來自淨出口。近年來,外貿依存度(一定時期內進出口總額與GDP的比值)穩定在1/3,比較高。 不過,中國貨物出口強,服務出口弱。2024年,中國貨物貿易順差約1萬億美元,是美、日、德等出口大國都從未達到的,創世界新高。但也是2024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75,238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逆差卻達11,726.8億元。 這顯示中國產業結構失衡,服務業相對欠發達。 印度則是另一種類型。第一,印度的外貿依存度明顯低於中國(2020年約為24.28%,其中,出口依存度約為10.35%,進口依存度約為13.83%),且為長年貿易逆差國家。第二,印度服務出口增長強勁,且享有順差。2013—2024財年,印度商品出口從3140億美元增長至4371億美元,服務出口則從1520億美元升至3411.1億美元。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3月印度服務貿易順差創紀錄,179.1億美元領跑全球!印度的IT、金融和商業服務等領域正在崛起。 這顯示印度作為一個發展中經濟體,其經濟結構「超前」:製造業「落後」,服務業「超前」(2022年製造業在GDP中的占比降至15%以下,服務業占比上行到52%左右)。傳統經濟體的產業升級,通常是先從農業向工業轉型,在工業化的中後期第三產業服務業的比重逐步提升,最後形成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印度呢?則跳過了深度工業化階段,形成了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 其二,印度的消費率遠高於中國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是投資驅動型,早走到頭了,想轉換為消費驅動型,但就是轉換不過來了,消費率不僅低於西方發達國家,也低於新興經濟體,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低於與中國同等發展程度的國家。當然也遠低於印度(見下圖)。
中印是全球僅有的兩個超過10億人口的國家。大家知道,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印度是第五大經濟體,印度總體經濟水平比中國落後許多,幾年前華爾街著名智庫伯恩斯坦公司發表一份報告稱「印度經濟發展落後中國16.5年」。 如果比較剛剛過去的2024年,按美元折算,印度的GDP(約38,458億美元)和人均GDP(2740美元),都僅相當於中國的五分之一。 但是,2023年印度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60%,竟比中國(53%)高不少。2013年至2023年,印度人均消費支出年遞增8.9%,超過中國的8.3%。 為什麼會這樣?學術界有很多研究,社會也在熱議。我認為最核心的一條,在於兩國的政體根本不同。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而中共是世界最大的殘餘共產政權。中共殘民以逞,對內壓迫、對外擴張,其發展經濟的目的是掠奪,而不是富民、教民。這種經濟,雖能增長一段時間,但最終會因兩極分化、社會普遍貧窮、內需不足而破產。現在經濟已經大盤動搖,每況愈下了。 印度呢?雖有種種問題,但畢竟沒有發生過餓死幾千萬人的大饑荒,也沒有發生過「文化大革命」等等浩劫。而且,印度經濟自1991年改革後(比中共晚了13年),發展勢頭不錯。尤其,最近幾年,印度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超過中國(見下表)。 2020—2024中印GDP增長率: ---- | 中國 | 印度 | 備註 2020 | 2.24% | -6.60% | 疫情 2021 | 8.11% | 9.7% | 疫情 2022 | 3% | 7% | 疫情 2023 | 5.2% | 8.2% 2024 | 5% | 6.7% 綜上所述,最近4年中印經濟競爭態勢,天枰開始偏向印度一方。而面對川普關稅戰,印度正確應對,中共負隅頑抗,這無疑將大大加強印度的競爭優勢。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17/9006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