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仁心救无辜 福德荫子孙(图)
 
陆章
 
明朝的周瑄经常告诫部属要依法办案,主持正义,不要怕担风险,不要徇私枉法,不能出冤案。

【人民报消息】明朝的周瑄,山西阳曲人,生于书香世家,其先辈皆以行医为业,在乡下以有善行闻名遐迩。周瑄为人正直,待人宽厚,勤于职守,史称其「性刚直,莅政勤敏,当大事,决大疑,推诚布公,庙堂嘉其忠节」。 正统年间,周瑄被授予刑部主事,处理法律案件。有时为了澄清疑案,他跋山涉水,微服走访民间竟达数月之久,直到案情查明为止。正统十二年、十三年,周瑄先后奉命提审南京、北京两地区的一些较大案件,每发现一起冤案,当即皆予以平反昭雪,于是贤声大着,迁升刑部员外郎。 周瑄善处积案,「以洗冤救民为己任」,上任后昼夜加班,仅用三天尽平积案,被平反释放的达八百余人。 一次,有强盗被官府捕获,某校尉受贿放了盗贼,而以与自己有私怨的人来代替充数。周瑄明察秋毫,悉心审理,很快使案情大白,为无辜者雪洗冤屈,校尉遂以纵盗、诬陷罪入狱。 景泰元年,因吏部尚书王直的推荐,周瑄被破格升为刑部右侍郎。他理案缜密,办案迅捷,属吏仰慕,吏风为之大治。顺天、河间两府大旱、民饥,周瑄奉诏赈救灾区。 这年九月,明英宗复位,以周瑄是当年随征之臣,诏还朝廷,另有重任。周瑄则不听诏,以赈灾为己任,「遍历所部,大举救荒之政,先后赈饥民二十六万五千,给耕牛种子各万余」,直至灾情缓解,民有余力,才回朝「奏行利民八事」。明英宗任周瑄为刑部左侍郎。 明英宗复位后,信任锦衣卫指挥使门达、校尉逯杲等人,这些人干扰司法案件,多次制造冤假大案。周瑄为此心忧,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他仍然尽力纠正冤案。还经常告诫部属要依法办案,主持正义,不要怕担风险,不要徇私枉法,对于因为各种原因移交到刑部裁决的案件,一定要公正断案,不能再出冤案。 周瑄往来于镇抚司(锦衣卫机构)诸断案者之间,「开谕以理,多所匡正」;同时,戒饬诸司,勿得慑于镇抚司的淫威而不敢拯救无辜、匡正冤狱,因此移交刑部的一些案件都得到公正的处理,迅速扭转冤案滥行。 周瑄主张在持法平允的前提下,「意主宽恕,不为深文」,即慎刑宽恕,决不苛刻地引用法律条文来任意定罪。他长期在刑部任职,属下亦行事谨慎,没有敢欺瞒他的。 景泰七年,周瑄改任右都御史,负责督理南京粮储。在此期间,他「捕惩作奸者多人,宿弊为清」。得知凤阳、徐州等地发生饥荒,他迅速前往赈济,将实情禀奏朝廷,获廪四十万以赈灾,安抚一方,吏民称颂。 不久,周瑄升任南京刑部尚书,立时「士类相庆,以为得人」。他一上任就下令各部门,在五日内对所有在押犯人的案件重新核查,很快狱中所有积案都得到处理。对于疑难案件,他督促各部门限时办结案件,不得拖沓,使狱无滞囚,风清气正。 有一次右都御吏高明问周瑄:「您总是精神充沛,身体康健,并且家中多儿子,有何养生之法,望不吝赐教。」 原来高明一直为没有子嗣而忧虑,周瑄说了一句很平常的话:「我多次在朝中及地方任职,所任官职多是司法断案。」高明听后感到惭愧,他知道周瑄待人处事仁慈宽厚,而自己却苛刻严厉,从此改过迁善,理案审慎,并开释无辜、昭雪错案,果然善有善报,高明不久也有了儿子。 周瑄不慕荣利,出入两京为官近四十年,清廉无蓄,两袖清风,以致告老后家无田宅可归,于是在南京定居下来。周瑄的儿子周经任礼部尚书、周纮任吏科给事中,博得「父子尚书,两代清官」之美誉。孙辈周曾、周孟等亦为高官,再得「四世宫保」之盛赞,而且均承继宽仁厚道、清正廉明的家风。 (参考数据:《明史》、《客座新闻》)△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5/7/7429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