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对抗审查 沪民用区块链记录封城乱象(图)
 
中共当局加强对互联网和群组的监控,一些上海网民转向NFT记录封城乱象。

【人民报消息】为了对抗中共当局的审查制度,一些上海市民利用区块链技术,将超过一个月的COVID-19封城记忆,铸成不可伪造、不可删除的虚拟代币NFT。 自3月底以来,上海市在病例激增之下,开始实施各项封控措施。顿时,2,500万名上海市民陷入封锁,许多人数周无法离开家门,只能在网络上发泄他们的挫折感,宣泄遭严厉封锁之下难以取得食物的悲苦。 一些人也讲述各种封锁下的困境,如病人无法得到治疗、老年人无法获得基本照护、幼儿和家长被迫分开隔离、婴儿被食物噎到但送医抢救遭阻拦等。 这些网络上流传的视频、照片和个人经历,被中共当局称为煽动群众不满情绪的「谣言」,审查机构也加强对互联网和群组聊天室的监控。 据路透社报导,在这场猫抓老鼠的游戏中,一些上海市民试图利用「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NFT),将封城下的各种视频、图片和艺术品保存在区块链之上,避免中共将其删除。 与比特币相似,NFT也是一种区块链技术下的虚拟资产。然而,与比特币等「同质化代币」(Fungible token)不同,NFT的形式自由多变,可以是一张图片、一段视频,又或者是一首音乐。当网络上的创作被打造成NFT之后,因为有区块链技术支持,将难以被窜改,也无法被轻易复制。 路透社表示,上海封锁的NFT铸币高潮源自4月22日。当时网民连夜与审查员对抗,接力转发一段名为「四月之声」的6分钟视频,该视频以蒙太奇手法呈现,汇集了上海封控各种乱象下的对话录音,配以上海市黑白航拍画面。 路透社指出,截至5月2日,在目前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上,与「四月之声」有关项目共有786个。除此之外,还有数百个与上海封锁有关的NFT。 4月23日,一个名为imFong的中国推特用户在一条被大量转发的帖子中说:「我已经把四月之声的视频铸成NFT,并冻结它的元数据。这段视频将永远存在于IPFS上。」 IPFS指的是分布式储存系统「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推特与大多数外国的社交媒体一样,在中国都是遭到封锁,人们必须翻墙才能使用。 一名匿名的上海程序设计师告诉路透社,他们认为,尝试保存「四月之声」是「人民起义」的一部分。他自己也根据上海防疫封锁地图的截图制作一个NFT,显示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区是如何与外界隔绝的。 西蒙方(Simon Fong)是一名来自马来西亚、在上海生活了9年的接案设计师。他以毛泽东时期中共宣传海报的风格,创作了有关封城生活的讽刺插画,并将作品铸成NFT。从去年底开始,他已经成功出售9件作品,平均售价为0.1以太币(约合290美元)。 西蒙方说,使用复古的中共宣传风格,是因为有些人说封锁使上海倒退,好像退到文革时期。 另有网评说,越来越多新的技术可以去保存不同的艺术创作,不用担心作品不知何时会被独裁政权封杀了。△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5/6/7428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