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功名利祿皆前定 因緣際會下可提前預知(圖)
 
劉曉
 
圖爲明代《地獄十王圖》之一。

【人民報消息】一個人一生的功名利祿,因其前世的福德薄厚,早在其降生時就已註定,除非有大的善行或惡業,否則一般是難以改變的。而這既定的命數,有的人在因緣際會下可以提前預知。古籍中留下了一些關於命中有功名、官運之人的預兆或預言。 裴元質夢射狗中進士 唐朝河東地區有個叫裴元質的人,因爲德行出衆,被推舉參加進士考試,在參加考試的前一天晚上,裴元質夢見一條狗從洞中出來,他挽弓射狗,但射出的箭被撇在一邊。 醒來後,裴元質認爲這是不祥之兆,就向朋友曹良史詢問。曹良史說:「我之前參加考試的前夜,也做了這個夢。夢中有神爲我解讀道:狗,就是『第』字的頭;弓,就是『第』字的身;箭,就是『第』字的豎;再有個撇才是『第』字。」 過了一陣,考試發榜,果如曹良史之言,裴元質考中了進士。 孟知儉看冥簿知官運 孟知儉,唐朝幷州人。年少時因爲生病,突然死去。恍惚中他來到了一個府衙,看見一位故人在裏邊做吏員。那吏員問他「因何得來」,見他茫然的樣子,就告訴他這是冥府。孟知儉這才明白自己已經死了,趕忙問吏員怎樣可以還陽。 吏員查看冥簿後說道:「君平生並沒有積下什麼福德,怎麼回去呢?」 孟知儉急忙說:「我平時常常誦唸佛經,雖不記得確切的遍數,但至少有三四萬遍。」 吏員再次仔細查看冥簿,發現果真如此,便同意讓他還陽。 在還陽前,吏員問孟知儉是否想知曉自己的官運,知儉表示很想知道,吏員就打開冥簿讓他看。 簿子上寫着:「孟知儉合運出身,爲曹州參軍,轉鄧州司倉。」看到這裏,吏員就合上冥簿不再讓他往下看。孟知儉不知道「合運」是什麼意思。 之後,孟知儉被帶到一處雜草叢生之地,投入一個黑坑中,遂活了過來。 不久,皇帝下敕令招募負責運糧的官員,於是朝廷通過調選,任命孟知儉爲曹州參軍。 做滿曹州參軍後,孟知儉又轉任鄧州司倉。離任後,又被任命爲晉州判司,但還沒上任孟知儉就死了。這應是冥官不讓他往下看的原因。至於「合運出身」,大概是「按照出生時所確定的運勢」的意思。 兩御史看出張璁的宰相命 明朝中期重臣張璁,是浙江溫州府永嘉縣人,博學多才,官至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在明世宗初年三度位居首輔,史稱「終嘉靖之世,語相業者,迄無若孚敬雲。」在他去世後,獲贈爲太師,諡「文忠」。 不過,張璁的科舉之路十分艱辛,他在中舉後,七次進京參加禮部試,但均名落孫山。彼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想到還要養家餬口,他選擇了放棄,準備去欽天監謀職。按慣例,他需要先去吏部登記。 在他到吏部登記候選之時,與御史王相不期而遇。王相善相面,就問他來此的原因。在得知他的想法後,王相勸道:「你不久便會平步青雲,不只考中進士,而且還是國之棟樑。去欽天監實在是大材小用。」張璁對此並沒有當真。 隨後,張璁又遇到擅長看相算卦的御史蕭鳴鳳,就將自己的八字給他推算。蕭鳴鳳推算後大驚:「你三年後就要登第,再過三年就要拜相輔助天子,怎麼能夠去欽天監呢?且命數已定,即使你入選,也會無法如願就職的。」張璁聽了似信非信。 很快,他雖然入選官職,但因爲其它事情耽誤了,並不能就職,只能失望回鄉,準備三年後再考一次。 回鄉後,張璁曾邀請善看風水的同鄉駱太常去自家的祖墳相看。駱太常看了後說:「這地方十年內當出宰相啊!」說完又慨嘆道:「可惜你年紀大了,現在還沒有考中科舉,估計是不會應驗的了,可惜了!」 不出兩位御史所言,正德十六年,張璁第八次參加禮部考試後,四十七歲的他不僅高中,而且還是二甲進士,其後在禮部任職。又過了三年,嘉靖帝命張璁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的身分入閣參與機務。 (參考數據:《朝野僉載》、《明史》)△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11/19/7352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