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不因未婚妻患病貌醜毀婚約 君子守信得福報(圖)
 
劉曉
 
身爲丈夫,要人品端正,要盡養妻護妻之責,做到公正又仁義;爲妻者則要溫柔體貼又端莊和順。

【人民報消息】如果在婚前得知自己的未婚妻身有殘疾、相貌醜陋和疾病纏身,你會如何選擇呢?面對這樣一道選擇題,許多古人給出令人讚歎的答案。 啞女有歸 宋朝鄭叔通年幼時,父母給他訂了娃娃親,婚配對象是夏家的女兒。鄭叔通長大後赴京趕考,中榜後回家準備完婚。可等他回家後,卻得知夏家之女已因病成了啞巴,他的伯伯打算爲他另擇佳偶。 然而,鄭叔通卻拒絕伯伯的好意,他說道:「我如果不娶夏家之女,她將終身不能再嫁。況且在人家無恙時訂婚,在人家身體有疾時卻遺棄,豈是君子所爲?」 鄭家遂照常安排婚禮之事。兩人結婚後夫妻恩愛,親密無間。後來鄭叔通官至朝奉大夫,啞妻所生的一個兒子長大後也科舉及第,走上仕途。 與醜妻琴瑟和鳴 宋朝陝西人蘇汝惠,六歲時父親去世。母親爲他訂了一門親。半年後,他的母親也去世了。蘇汝惠靠着親友的幫助,逐漸長大。 長大後的蘇汝惠準備完婚,這時他聽說自己的未婚妻相貌醜陋,而且一條腿殘疾,但他並沒有在意,依舊將其娶進家門。兩人婚後十分恩愛,琴瑟和鳴。 一天,蘇汝惠的一個朋友開玩笑道:「聽說你的夫人面目可憎,你何不另買一個婢女侍候自己呢?」 蘇汝惠回道:「這是我母親生前爲我定下的親事,夫人所戴的簪子耳環都是我母親的遺物。我若是討厭她,就是忘了母親啊。論情近於貪色,論罪等於不孝,我怎麼忍心那樣做呢?」友人聽罷,收起戲謔的表情,轉而對他肅然起敬。 不忘母親、不負妻子的蘇汝惠後來由武生出來做官,最後官至總兵。 韓雲門與盲女偕老 明朝河南省項城縣有個叫韓雲門的人,與戚家的女兒定下婚約。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訂婚沒多久,戚家之女突然雙目失明。戚家認爲韓雲門年紀輕輕就擅寫文章,以後必成大器,婚配一個盲女不太合適,因此提出毀婚,並打算讓女兒終老在家。 韓雲門的父母也覺得如此辦理可行,便打算同意退婚,但韓雲門卻堅決不同意,仍然準備按照禮數將盲女迎娶回家。戚家感動之餘就陪嫁了一個漂亮的婢女。 韓雲門卻道:「從情理上說,人看到漂亮的女子內心一定會被觸動,因此不如不見,這樣可以保證夫妻間的和諧。」於是將婢女打發回戚家。 後來,韓雲門出任掌管教育的官吏,他帶着夫人同行,伉儷親密無間。河南人聽說後,都稱讚他乃君子所爲,認爲是宋朝的劉庭式又一次出現。 劉以平不棄病女 劉以平,山西猗氏縣人,明朝萬曆八年庚辰科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二名,後官至陝西行太僕寺卿。 起初,劉家聘關家的大女兒爲劉以平的妻子。婚禮還未舉行,關家的大女兒就生病了。等到舉行婚禮那天,大女兒的病還沒有好,關家沒辦法,就讓二女兒代姐姐出嫁。 在新房舉行合巹之禮時,劉以平發現關氏女臉上並沒有病容,就詢問媒人原因。媒人據實以告,劉以平悵然說道:「我下聘的是生病的大女兒,如果拋棄她是不義,恐怕會因此導致她速死。然而關家的二女兒已經嫁到我家,也沒有理由讓其還家敗壞她名譽之理,可以讓她嫁給我的弟弟。」 於是,劉以平親自去迎接生病的關家大女兒。到了關家,得知關家大女兒果然悲哭求死,但在劉以平親迎後,她心情愉快,病很快就好了。之後,兄弟倆同日舉行婚禮。劉以平後官至太僕卿。 無疑,上述幾人皆爲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君子。《左傳》有言:「夫和而義,妻柔而正。」《禮記.禮運》提出「夫義、婦聽」,也就是說,身爲丈夫,要人品端正,要盡養妻護妻之責,做到公正又仁義;爲妻者則要溫柔體貼又端莊和順。 明代李贄認爲「夫婦之際,恩情尤甚」,而上述幾個故事的主人公,都在身體力行實踐着夫和妻柔、彼此恩愛的夫妻關係,給後人留下一個又一個佳話。 (參考數據:《太上感應篇》、《觚剩》、《清稗類鈔》)△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10/30/7342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