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愛國生意做昏了頭 北京當局喝令剎車(圖)
 
橫穿北京居民區的高壓電網。路透社攝於2021年9月28日。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李安平報導)廣播電臺的新聞是讀給聽衆的,因此都比較短小精悍。新聞嘛,不能天馬行空,是要把發生的事情報導一下。 現在道德一日千里的滑坡,很多新聞報道出來就是笑話。例如法國廣播電臺近日刊登了記者安德烈的一篇新聞,題目是《愛國生意做昏了頭 北京當局喝令剎車》。一讀一看,不禁哈哈大笑。故全文轉載如下: 中國愛國網紅,大行其道,當局解決不了電荒,網紅稱這是在爲掌握通脹大權下一步大棋;愛國還愛到了子虛烏有的「中日邊境」,讓鼓勵愛國的北京當局也難堪。 共青團中央週四發出一篇題爲《「愛國生意」當休矣》的文章,罕見批評「有人把愛國做成了生意」。 該文指的是視頻主播講述自己在中國邊疆被邊防特警官兵保護的「感人故事」,問題出在「感人故事」「驚人的相似」。 視頻全都以「我們沒有生在和平年代,而是生在一個好國家」爲統一文案。這個主題大約是投和中宣部的需要的,但是破綻太多了,有些可能與官方的感受大不相同, 主播們要宣傳的是,邊防武警官兵爲了保護人民的安全,站成人牆面對境外方向,把人民擋在身後。 但是這種愛國情操不見得合乎官方口味,比如「自豪於祖國國泰民安」的主播「想起阿富汗人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就完全不符合中國官方和剛剛奪取政權的塔利班全面接頭的現實。 還有的主播稱自己位於中朝邊境鴨綠江旁,讚揚邊防兵「面向對面的朝鮮把我擋在了身後」,這讓重視「鮮血凝成的中朝友誼」的北京當局情何以堪? 愛國主播們愛得丟掉了常識,胡亂編造,以至於共青團中央批他們「有的甚至位於根本不存在的『中日邊境』」。 共青團中央稱這是「爲了博取眼球,視頻主播編造着『愛國流量故事』,把愛國變成一場廉價的買賣。」 批「這就是一種『低級紅』。把讚美建立在僞造證據的基礎上,造出一些讓自己熱血沸騰的『正能量謠言』」。 黨中央在下一盤大棋? 有人問,最近圍繞孟晚舟回國,大規模停電限電,也掀起種種愛國浪潮,網紅們的表演多得不計其數,過份得令人髮指,不知能不能納入共青團中央的 「愛國主義低級紅」「正能量謠言」之中? 中國十一國慶即將來臨,北方天氣越來越冷,全國許多地方發生停電、限電,被指「網紅經濟學家的葉檀卻爲『拉閘限電』掩飾:1,倒逼原材料成本,以免失控;2,爭奪通脹話語權;3,逼迫國內產業升級,與人民幣匯率升值同理。動力煤價太高了。」 葉檀這麼一說,有人形容這是「欲練神功,必先自宮」,把「拉閘限電」直接吹捧爲「葵花寶典」。 有網民評論,國外凡是停電都是事故,大面積停電都是災難,而中國呢,停電是綠色低碳生活,大面積停電是黨中央一盤大棋,人民沉醉在餓死美帝的戲院當中…… 錦都老榮寫道:「吾國許多事情越來越看不懂了,最近全國各地普遍限電停電,搞得人心惶惶,那個婆姨葉檀說,這是爭奪中國的定價權,掌握通脹的主動權,反擊美國的美元霸權。想了半天,好像是這個意思,中國限電等於限產,限產少了出口美國的商品就少了,出口少了美國必定通脹,通脹後美元必然加息,美元一旦加息,美國股市必然崩盤意味着美國經濟就完蛋了,美國經濟完蛋了,中國經濟就偉大了,如果是這樣,那真的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精神勝利法並不能解決問題,限電停電還在繼續,嚴重影響民生,官方不得已出來說話了,官媒央視網9月28日發文批「下大棋」,「對外輸出通脹」,是「在亂帶節奏中產生了不小的『低級紅』『高級黑』的效果」,文章稱這種說法遮蔽了電煤供給短缺的基本事實,讓人有「爲限產而限電」、「用電緊張純屬人爲設限」的誤解,是用反智論刺激社會情緒,並且和國家「保市場主體」、「扶持實體經濟」的初衷背道而馳。△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9/29/7324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