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修身齊家爲國盡職 唐名臣柳公綽有古之遺風(圖)
 
周曉輝
 
古代有抱負的士子爲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都要首先修身、齊家。唐朝著名大臣、書法家柳公綽堪稱這方面的典範,他是唐代書法大家柳公權的哥哥。

【人民報消息】古代有抱負的士子爲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都要首先修身、齊家。唐朝著名大臣、書法家柳公綽堪稱這方面的典範,他是唐代書法大家柳公權的哥哥。 爲人嚴整莊重 體恤百姓和下屬 柳公綽,字寬,京兆華原縣(今陝西境內)人,出生於官宦世家。祖父柳正禮,官至邠州士曹參軍;父親柳子溫,爲丹州刺史。他才出生三天,他的善於相面的伯父柳子華就說:「光大我柳家門庭的就是這個孩子。」因此給他取字爲「起之」。 自幼柳公綽就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他爲人聰敏,嚴整莊重,行爲舉止都合乎禮法,而且非聖賢之書不讀,所作文章也典雅方正。二十歲時,他被舉薦參加制舉考試,考中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考中後被任命爲校書郎。隔了三年,他再次中賢良方正科,出任渭南縣尉,後來歷任開州刺史、吏部郎中、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御史大夫、禮部尚書、河東節度使、兵部尚書等職。 柳公綽的舅舅薛能、薛從都是朝廷要員,其岳父在朝廷中也官居高位,但柳公綽從來都是謙恭守禮。 爲官期間,柳公綽剛正廉潔,體恤百姓和下屬。如在任渭南縣尉時,當地發生饑荒,很多人食不果腹,柳家雖然有足夠的糧食,但每餐飯他從不吃超過一碗,直到豐年百姓情況好轉,他才恢復飯量。有人問他爲何如此,他答道:「四方百姓都處於困苦飢餓中,我怎麼能一個人獨自吃飽?」 任鄂岳觀察使期間,柳公綽親自率兵討伐叛軍。戰前,他多次到下級官兵家探訪慰問,發現家屬中有生病、生孩子、死人的,都給予很多撫卹金。官兵們因此都十分感激,所以作戰都很勇敢,鄂軍每戰必勝。 後來,他出任河東節度使時,對勇武喜好爭鬥的沙陀部恩威並舉,使其全力保護邊塞。彼時也趕上荒年,柳公綽仍然不改當年節儉之風,節約開支,罷宴飲,吃、穿都和士兵們差不多。 柳公綽還敢於進諫。好武功的唐憲宗多次用兵,又經常外出遊獵。柳公綽便上奏章《太醫箴》進行勸諫,從身心健康入手,指出什麼事情都不能過度,否則一定會有損心志,對身體造成傷害。其中「氣行無間,隙不在大」這句話觸動了憲宗,憲宗接納他的諫議,並提拔他爲御史中丞。 重視法律和規矩 柳公綽重視法律、規矩和禮法。公元816年,他升任掌管京城事務的京兆尹。一天,他去府衙途中,下令杖殺一個違反禮法的神策軍軍校。 當時的神策軍是皇帝的禁軍,憲宗認爲,柳公綽應該先上奏給他,再由他決定如何處理。於是憲宗嚴肅地質問柳公綽爲何不先上奏。柳公綽回答,按規矩這種事是不需要先上奏的。憲宗又追問這方面的律法,柳公綽對答如流,憲宗這才不予追究。 其後,柳公綽出任檢校戶部尚書、山南東道節度使,在巡視鄧縣時,針對一個接受賄賂和一個玩弄法律條文行奸使詐的縣吏,他下令處死了後者。他對縣令說:「貪污的縣吏犯法,法律還在;奸猾的縣吏毀法,法律就滅亡了。」 公元825年,柳公綽任檢校左僕射時,牛僧孺被罷免宰相,改任武昌節度使。一些朝臣都與其保持距離,但柳公綽卻用軍中儀仗和禮節參見他,親信幕僚勸阻他不要這樣做,擔心引起麻煩,但柳公綽卻說:「奇章公才離開宰相職位,我這樣尊重宰相,就是尊重朝廷呀!」 柳公綽重視禮法規矩,如此可見非同一般,頗有古人之遺風。 慧眼識賢才 爲人耿直的柳公綽亦長於文學,喜讀聖賢文章,所作之文典雅規範,不尚浮糜,其書法也是古樸自然。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柳公綽所交往之人多是正直、飽學之士。他與當時的名士錢微、蔣乂、杜元穎、薛存誠文雅相知,交情深厚。 他先後六次開府徵召幕僚,得到了許多人才。如落第的鄭朗,在柳公綽將出鎮襄陽時被聘爲幕僚,後來,鄭朗成爲一代名相。其餘還有盧簡辭、崔璵、夏侯孜、韋長、李續、李拭等人也都位至公卿。 待繼母至孝 治家嚴謹 自小仁孝的柳公綽,侍奉繼母薛氏恭敬小心,就連他的親家都不知道他並非薛氏所生。後來,他服孝守喪三年,還因哀傷過度而身體瘦弱。 重視禮法、規矩的柳公綽治家嚴謹,對柳家子弟要求十分嚴格,因此在公卿中頗有聲名。其家門東邊有個小書齋,只要他不上朝,就會早早到這個小書齋中,柳仲郢等諸子也天不亮就穿戴整齊,到此向父親問安。 之後,柳公綽在此處理家事、接待賓客,有時與弟弟柳公權等人在此聚餐。晚上則點上蠟燭,隨意叫一個子侄誦讀經史,其他人則認真傾聽。待誦讀後,柳公綽就給他們講授爲官、治家之法,有時則談論文學,有時撫琴陶冶情操。一直到深夜鐘聲響起,衆人才各自回房就寢。如此二十年,從未有過改變。 在柳公綽任河東節度使時,柳家子弟有事出門,都不會驚動所經過的州、縣長官,以避免勞煩他們。此外,饑荒時,家中所有的孩子都只吃素食。 對待家族中有困難者,柳公綽時常伸出援手,得到他幫助的人難以細數。他的舅兄薛宮很早就去世了,柳公綽把他的女兒撫養成人並安排出嫁。還有個族孫得了病,臨終時將女兒託付給他。等到該女出嫁,柳公綽親自爲她操辦,準備嫁妝。 有個叫柳應規的晚輩,在擔任水部員外郎後,曾請求柳公綽幫他買一所宅第,柳公綽認爲他乃是窮苦出身,剛剛做官,還是暫時租一處房子住爲好,就沒有給予幫助。但後來在他去世後,柳公綽卻幫助撫養其子女,爲他們置辦宅院,撫養他們成人。 在柳公綽的嚴格要求下,柳家子孫都很有出息,柳家因此興盛數百年。比如他的兒子柳仲郢從小十分好學,知書識禮。他進士及第後初爲校書郎,後來曾做過牛僧孺的幕僚。牛僧孺見他頗具乃父風範,曾大爲稱讚:「若不是他們家積習名教,豈能做到如此呢!」 柳仲郢歷任監察御史、侍御史、吏部郎中、左諫議大夫、京兆和河南尹、節度使、刺史等職,受封河東縣男。在家中,他平時亦穿戴整齊,日常用度簡單樸素。他家藏書萬卷,曾手抄《六經》和司馬遷、班固、范曄所著的史書,並起名爲《柳氏自備》。其撰寫的《二十四司箴》深得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讚賞。 柳仲郢有四個兒子,個個成才,他的幼子柳玭最爲出色,曾以明經入仕,擅長書判,歷任左補闕、節度副使、起居郎、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御史大夫等職。在嶺南任職期間,官署裏面的橘子熟了,他自己食用也交錢。他對柳家家風進行總結,寫出《誡子弟書》和《柳氏敘訓》,後世統稱爲《柳氏家訓》。 雖然《柳氏家訓》業已遺失,但關於柳氏家風家教的特點,有學者提煉爲:倚儒學、重禮法,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善待族親、敦睦內外。柳玭揭示的世家「五失」,則可概括爲:失之於安逸,失之於儒學,失之於德義,失之於玩樂,失之於名利。 臨終不忘國事 公元832年,柳公綽任兵部尚書時生了重病。臨終前,他忽然叫人將同僚韋長請來。衆人以爲他要囑託後事,誰知他反覆叮囑韋長的仍然是朝廷之事。他說:「替我告訴宰相,徐州專門殺害李聽的親信部下,除非任用高蠫鎮守徐州,否則不能安寧。」 待囑咐完畢,柳公綽才閉上眼睛不再說話。過了兩天就去世了,終年六十八歲。去世後,他被追封爲太子太保,追贈諡號「元」。 (參考數據:《新唐書》、《舊唐書》)△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9/26/7325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