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貼符咒 北京民衆抵制強拆(圖)
 
北京市昌平三鎮爲抵制強拆,一夜之間出現很多符咒。

【人民報消息】寒冬中,北京昌平區的野蠻強拆引發民怨,爲抵制強拆,昌平三鎮一夜之間出現很多符咒。當地民衆對強拆表示痛心,包括很多共產黨員因此認清共產主義的荒謬。 大舉強拆 斷水斷電 12月以來,北京昌平區崔村鎮、興壽鎮、小湯山鎮等地大舉強拆,數九寒天居民遭斷水斷電。黑保安翻牆進入小區對抗議的業主進行圍攻毆打。有的人被迫離開了,有的人還在堅守家園。 北京昌平市民張先生向海外媒體表示,無法保護私有財產,讓所有人都寒心,也讓中共黨員認識到中共的齷齪和卑鄙。 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範曾在香堂村的四合院亦被拆除,範曾的鄰居、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玉聖在社交媒體發佈了相關視頻。而在此強拆過程中,未見到範曾本人對外發聲。 範曾因多次賦詩及發表書法作品歌頌習近平,被網友嘲諷畢生謳歌權力,卻換來挖掘機伺候。 公開數據顯示,北京昌平香堂文化新村是當地政府二十多年前的一個招商引資項目,以便宜地價招攬文化名人自建房屋居住,合同土地使用年限爲50年。 《北京市禁止違法建設若干規定》自2020年11月15日起施行,強制拆除權下放到基層。於是當地鎮政府公然撕毀合同,此前的招商辦被指變成強拆辦,不法拆遷被指喪盡天良。 原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蔡霞發推表示,香堂村強拆事件是中共北京當局製造的人道主義災難事件,是中共政權流氓化的又一罪證。 據蔡霞披露,有「高人」給習近平看風水做京城規劃,說香堂村房壓了龍脈氣口,於是強拆房。 符咒阻嚇強拆 爲了抵制非法強拆,不少業主在門口貼上符咒,阻嚇強拆人員。張先生透露,不管是在興壽鎮還是小湯山鎮、崔村鎮,很多符咒現在都在流行。這個符咒一夜之間都出現了。 張先生說,我聽說有人找到有這方面能力的一些個高人指點,給他們畫了符咒,我看到有三個版本的符咒在北京昌平附近流行。很多人貼上符咒之後,因爲拆遷隊員不敢動,而保住了自己的房產。 對此,張先生認爲,他們無法讓共產黨保護自己,無法讓中共政府保護自己,他們開始讓神鬼和天地的神明來保護自己。因爲拆遷隊員的心目中,可能還是對中國的天地神明有所忌憚和畏懼的。 「還有一個靈異事件是有人給我說的,這個符咒一旦被撕下一點之後,照相就照不進去了,它(變得)非常模糊了,不知道爲什麼,但是肉眼看到是非常清楚的。」他說。 據介紹,拆遷隊員現在不敢進到很多人的院子裏,因爲有這個符咒貼在柱子上,或者是門口或者在柵欄上、玻璃房上。他們就打電話找110報警。「至少兩起拆遷隊走到這個符咒面前是不敢下手的。」 張先生說,110過來之後,也不敢揭這個咒。警察就找到業主,要求業主停止傷害這個施工隊,說施工隊不能被詛咒,他們是正當執法。業主說不揭,揭了之後鉤機上來的話,我們連上法院的機會都沒有。 符咒是否靈驗尚未可知,但據一段網傳視頻顯示,北京昌平區香堂村強拆僱用一千多名保安24小時巡邏。業主在與保安的對話中了解到,這些保安都是一些農家子弟,20歲左右的年輕人,想考保安證被扣押身分證,便稀里胡塗推上了前線,一個月的收入僅2,000元(人民幣,下同),沒有執法證件。 「(強拆)太厲害了,不敢搞,誰給他賣命啊!」一個小夥子說。 相同的配方不同的場景,中共撕毀合約非法拆遷的方式與其撕毀中英聯合聲明,在香港強推國安法的下作伎倆一模一樣。中共執政70年罪惡滔天,活摘器官、屠殺六四學運人士、對世界發動超限生物戰爭,並殺害感染此病毒的中國人等惡行惹得天怒人怨,中共盜國賊將面臨全世界的審判和懲罰!△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12/28/7193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