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揭一揭共黨記者見不得人的「小祕密」
 
【人民報消息】11月08日是記者節,在誇耀記者們的功績時,也暴露一下某些記者的「小祕密」:有的沒文化、有的傍大款、有的捧官僚……當然,我們說的僅是這個從業羣體中的極少數。

有的記者沒文化

有的記者見多識廣,能說會道,卻可能是這個時代最沒有文化的人羣之一。原因是他們太忙。筆者的一些記者朋友的家居,極其現代化,但幾乎不藏書。有的記者,除了看看文件,不讀書,不看報,不上網。

他們走南闖北,人情練達,入歌廳,洗桑拿,對現實社會的一套運作規則十分嫺熟,講起黃色笑話來比誰都厲害,但是,對中國文化、世界歷史、現代科技,往往一問三不知。

有些記者一年難得寫幾篇稿子,他們也寫不出來。現在的被採訪單位都得事先準備好新聞稿,記者大爺和小姐們只要劃拉劃拉,最後署上自己的名字就行了。

攝影記者則更差了。他們聚在一起時,總是得意而不停地談着自己與某某大官的警衛的關係,到某國出差又花了多少錢買了什麼古董,到什麼樣的俱樂部看了什麼樣的「表演」。

在高級賓館的自助餐廳,把自己盤子中的東西堆得像小山一樣,最後又總剩下不少的,那必定是記者。

在電視上看到,他們在採訪時,常問一些傻問題,有時,是很不禮貌的問題。他們的穿着也不禮貌。有時,開新聞發佈會,等了半小時主要記者也不來。終於來了,還對着主持人大聲喝問:「沒有我們某某電視臺,你們這個會能開嗎?!」

有的記者索要「出場費」

現在,接受記者採訪的單位,沒有不給出場費的。這在新聞圈中是不成爲祕密的祕密。這個緣起,大概是因爲有些新聞單位不給報銷車錢飯錢。記者也是人,他們要「車馬費」。他們說,這與有償新聞是兩碼事。

在大多數場合,記者的出場費與歌廳裏的小姐坐檯費差不多。這要看人和單位的實力。最少的是一百元。曾經有過五十元的,但現在拿不出手了。一般是兩百到三百元。

但還有更高的。如某旅美畫家,回國請新聞單位作報道,一人給五百元。某知名網站在火的時候,記者寫一篇稿給八百元,長短不論。

有的公司,私下給得還要多一些。筆者有位記者朋友,在某著名日報上發了一篇千字的稿件,公司給了五千元。據說,還有更高的。

除了出場費,有的還配有禮物。

拿了錢都是要發稿的,而且一般還都能發得出去。但是,也有一些記者不講「職業道德」,拿了錢和禮物,便不發稿了。

有的記者傍大款

陪朋友到某新聞單位的宿舍區,朋友羨慕地說,怎麼這麼多車?不光捷達,還有豐田。有的記者,在城郊買了別墅。這當然靠出場費是掙不了的。

電視臺的收入最高,有的欄目,都承包了,組裏分錢,都不用簽字。據說,有段時間,到電視臺找工作,還要大官批條子。然後是銷量好的報紙。有名的體育記者,年收入驚人。

但不光是職務收入。都說記者認識的人多,好辦事。現在,一個記者就是一個公關公司。他們的這種職務,是很方便的。筆者認識的一些記者都承認承辦過新聞發佈會、拉過廣告、搞過策劃、弄過批文。

前幾年,記者走穴也很掙錢。某某名記當穴頭,組織一個團隊,到某某地某某單位走一圈,他拿大筆回扣,小部分給招來的記者。最後大家發文章交差。

筆者見過一位跑證券的記者,在股市下跌那會兒,她的手機響個不停,都是問行情的。她本人是大款,開着車。

有的記者是傍着大款的。在上海的APEC會議上,中國的CEO身邊就有這麼一批記者隨從,他們的任務不是搞報道,而是搞外交。這些記者的日常花銷在公司那裏報銷,還要拿「諮詢費」,甚至「分紅」。

而某些電視主持人便更風光了,他們自己就開着公司,或就是某些公司的後臺老闆。

現在的記者是比較富裕的階層。這麼一個階層,他們爲窮人說話時,底氣是否很足?

話不能這麼說。大多數記者還是很仗義的。他們可以花天酒地,但是,在碰上農民孩子時,也會捐出錢來供他們上學。

有的記者捧官僚

很長一段時期來,記者是中國的特殊階層,筆者曾在不少縣的宣傳部見到,牆上貼着接待不同級別新聞單位的規格。

南方對記者要不卑不亢一些,但越是窮的地方,越把記者奉爲上賓。因爲,它們需要提高知名度,他們的官員需要政績和升遷。記者也就擺譜了。

外國記者都很羨慕中國記者。中國記者到一個地方採訪,當地要招待住高級酒店,市委書記市長陪着吃喝,說:「請都請不來哩。」當然還要給小費,給贊助。

一些記者也便趁機吃喝要拿。一旦對方有所猶豫,便威脅「曝光」,而一個地方確有短處怕被抓住。這要威脅到官運了。

有的記者,成了當地政府首腦的座上賓。他們的主要工作便是不顧事實,忙於替地方遮醜和揚名。

所以,只要官文化盛行,記者就有市場。筆者知道一些記者,甚至連自己最後都到地方上做官去了。

在任何時候,記者與腐敗都有天然的聯繫。腐敗案中,記者往往是一個重要環節。這方面的新聞報道已有很多了。

誰來監督記者

媒體,是一個社會的良心。要做到公正,它的從業者首先要正直。而「防火、防盜、防記者」卻成了民間流行的口頭語。當然,與有錢人、有勢力的人關係不錯的記者是防不勝防的。他們給這裏曝光,給那裏曝光,但是,極少聽說記者給記者曝光的。

監督記者的困難,在於記者掌握着媒體這種權力並聯絡着媒體以外的權力。人們說,惹誰都不要惹記者。

在這種時候,如何加強新聞自律?僅靠新聞自律,是否足夠?

跟江澤民政府一樣腐敗透頂的一羣黃嘴、橡皮肚、傍大款、捧官僚,爲一己之利出賣靈魂,握着宰人刀的記者,人民能夠看到、聽到多少真實的新聞?!難怪當年「畝產萬斤」「土爐鍊鋼」「劉少奇是工賊內奸叛徒」「六四天安門反革命事件沒有傷亡」「本拉登是偉大的民族英雄」等等荒謬的文章,出現在我黨嚴控的媒體上。而糟糕的是,這樣的文章,至今一直沒有斷,仍然在毒害這我們。

指望這樣的記者羣爲人民講真話,難也!指望這樣的記者揭露中共政府的短,難也!指望這樣的記者揭露特權階層搶奪人民資產,難也!指望這樣的記者爲人民伸冤,難也!指望這樣的記者揭發江澤民賣國,難也!

在這樣一個被出賣靈魂毫不在乎的媒體控制下的年代,能夠保持一個清醒的腦袋,真難得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1/8/1688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