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文物的命運
 
黃葉
 
【人民報訊】中國的文物在發達國家的博物館裏得到很好的保存,這些地方的條件遠遠好過國內,但博物館不從走私者手中收購,國際公約也禁止擁有被盜文物。購買者都是私人收藏者,拍賣行是銷贓點。根據公約,中國也要回了好些被盜文物。雖然國內條件極差,不能就此認爲文物走私有好處,如同不能因爲動物園或某個人保存着某種動物,就讚美偷獵。如同偷獵對動物是一種毀滅,籠中一隻意味着死掉許多,有暴利可圖的文物走私使得中國的古物遭受着又一次的滅頂之災。如果紅衛兵愚蠢無知,一時狂躁地掃蕩了地面上大部份的文物古蹟和詩書字畫,現在精明的或愚蠢的盜寶者,盜墓者則孜孜以求,將一切可能兌成現錢的東西偷走,切割後搬走,將一切可能的古墓掘開,覺得有價值的就運走,如金銀玉器,覺得無用的陶罐木器,字紙破衣,或棄之,或碎之,大的青銅器則砸碎作廢銅變賣。各博物館或被竊,或遭監守自盜。偏僻如我的家鄉,居然來了一輛車一直停在某處路邊,那裏據說是座將軍墓,幾天後車開走了,人們發現墓前留下了一個深洞。

  但摧毀能力最大的還是愚不可及的政府。多少像定海一樣的古城在「現代化」的藉口下化爲水泥垃圾。曹雪芹的故居將只有一口井留下讓人唏噓,再過幾年,當地下水被榨乾時,這口枯井也就該填平了。根據正面宣傳,爲了拍攝臭不可聞的「鴉片戰爭」,滿足謝晉的「認真」,不惜將古城(寧波?)街道的青石板全部起出運到廣東攝影基地,可是在這部耗資過億元的爛片裏,誰也沒看見石板街道如何「真實」。明朝的皇帝陵可以變成水庫,巴文化舊址可以成爲龍宮,其它文化遺址可以挖掘後任憑日曬雨淋再成廢墟。就連偵查英雄楊子榮的墓碑都因爲太高,讓官員覺得「小小排長」不夠級別而被砸毀。而政府訓練出來的文物專家的水平也難以恭維,爲了鑑定從香港黑市賣回的戰國竹簡,只有在太陽底下曝曬看看是否褪色變形一法,不知這些專家爲什麼只有這點原始辦法。各博物館或者讓文物在庫房裏腐朽,或者如同吉林博物館燒一把火。發達如上海,「金嗓子」周璇的唱片母版在地下室鏽爛卻沒有錢維護。大約除了學習「三講」「理論」,專家們沒時間,精力和智慧學技術,鑽本行了。

  很久以前聽同學介紹一篇報告文學,說的是某個爐前工人搶救出多少珍貴文物的事蹟。我無法描述聽到這個消息時的震驚,誰能想象有工廠專門銷熔古銅器來「支援社會主義建設」!後來在報上看到某個博物館抱怨庫存幾百噸銅錢無法處理。我不知道這些銅錢是否也化爲「永不生鏽的螺絲釘」了。前些天有文陳述開挖武則天陵墓的偉大意義,其中一條就是可以得到幾百噸金銀「硬通貨」,可以「刺激內需」,「爲國家籌集建設資金」。看來這種洪爐不僅存在,並一直燃燒着,還要擴建到每個人的心中,與大鍊鋼鐵時遍地的小高爐前後輝映,永垂青史。

  前幾年讀過某個政協委員的大聲疾呼,「兵馬傭何妨賣他幾個」,據說賣一個可以得到「一億元資金」用於保護兵馬傭,理由是外國的保護條件好,日本就將唐朝的瓷碗保護得很好,歐洲把宋代瓷器當寶貝供着。世界上竟有這種荒唐邏輯。當時賣的飯碗,茶杯現在被當作寶貝,所以當時賣得英明,所以現在爲了崇高的目標,更應該賣,而且要賣文物。

  如果賣文物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那麼把文物弄出去展覽增進「友誼」總是可以的了。於是唐三彩的馬在新加坡斷成兩截,在地下兩千六百餘年毫無瑕疵的越王勾踐劍被「損傷」,到底怎樣損傷,程度如何就不得而知了。爲了友誼,讓日本電視臺在莫高窟裏拍攝,結果燈光的高溫使壁畫大面積變色。

  如果要說五十年來真正做到了「最講認真二字」的,似乎只有破壞和毀滅文化及其遺蹟,其它的事都「認真」地敷衍着。(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17/331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