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方誌剛: 只講政治不講道德的人可能是個魔鬼
 
【人民報訊】《大紀元政論人》方誌剛: 如果政治生活中盛行虛僞、謊言、諂媚、暴力和對權術的玩弄,政治在人們心目中一定十分鄙俗、齷齪。古人講,『政者事也』、『治者理也』。政治本來是個簡樸的社會現象。

如何對待政治生活中的道德約束,是政治實踐中的一個基本問題。古羅馬學者西塞羅認爲,道德應該支配政治;巴特瑞斯認定君主應該具備40多種美德。這樣的觀點爲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者所普遍接受。

在16世紀民風腐化、四分五裂的意大利,馬基雅維裏認爲,如果君主想維持他的權力,他常常只好背棄真理、博愛、人道甚至宗教。儘管馬基雅維裏政治上堅持實用主義觀點,但他依然認爲邪惡的行爲有損君主的榮耀。爲了擺脫這樣的困境,馬基雅維裏建議:儘管君主不需具有善良的品質,卻有必要讓人家看起來好像具備他們。馬基雅維裏擺脫道德討論純粹的政治,被馬克思稱讚爲一種政治思想史上的進步。

當然,幾乎沒有人公開贊成馬基雅維裏關於政治上可以不擇手段的觀點。但是,如果政治和道德可以分開,政治必然可以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爲所欲爲,只不過做法上有溫和與極端的區分罷了。馬基雅維裏的坦率反映了基督教傳統崩潰後爾虞我詐的歐洲政治現實。二戰的時候,有人諂媚地把馬基雅維裏的《君主論》重印後獻給臭名昭著的獨裁者墨索里尼。

和古羅馬的思想流派類似,中國古代一直有德政的悠久傳統。在儒家看來,國家是一個起源於倫理需要的道德組織,『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爲準』。孔子說,『政者,正也』、『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歷朝歷代比較開明的君主都接受並實踐了孔子的思想,封建時代的幾個繁榮時期都是實行德政的結果。在中國的政治傳統上,道德始終統領着政治,君主和權貴們事實上接受道德上的約束。

看看近現代的西方社會,可以發現政治深深地和強權、殺戮和謊言糾纏在一起。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裏,歐洲連續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許多國家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希特勒本身是邪惡的,但是西方文明本身沒有值得反省的問題嗎?

二戰至今,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獨裁者們維持着他們對國內人民的暴政,謀殺、殘暴、內戰和腐敗使政治在這些國家裏成爲邪惡的伴侶。

中國自清末以來,儒家傳統遭到抨擊、拋棄,道德日趨淡化、萎縮。在內憂外患、救國圖存和連綿內戰中,馬克思的學說逐漸成爲主導的意識潮流,政治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在不斷提升。但是,人們對儒家傳統的衰敗造成的道德真空無能爲力。在建國後的政治運動中,僅存的古老道德傳統更是雪上加霜。

對於人的培養,現在大陸政府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這基本上是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對個人和國家之間關係的要求。對於非中共黨員怎麼要求呢?只有『敬老愛幼』和『不隨地吐痰』了。亞當斯說,『在一個國家裏,如果沒有私德,公德就不可能存在,而公德乃是共和政體的唯一基礎』。那些腐化的中共黨員們真正缺乏的不是什麼自我學習、法律意識和外在的羣衆監督,他們根本就不知道怎麼做一個有道德感的人。

相對於複雜的社會生活,『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個人服從組織』、『大公無私』、『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嶄新的道德規範顯得蒼白、空泛。事實上,傳統道德對人的要求充份而又貼切,是不能取替的。馬克思是個主張階級鬥爭的政治家,沒有開創新的道德傳統,他沒有留下多少關於道德的論述。在現實生活中,腐敗、欺上瞞下和官僚主義構成對『爲人民服務』的減損和嘲弄。

傳統的道德沒有了,新的道德很貧乏,對人的道德約束也就幾乎消失了。然而,政治卻在不斷擴張,在經濟領域表現爲『政企不分』,在宣傳上強調『黨的喉舌』,在文化和教育上講究『佔領思想陣地』或者『正面宣傳爲主』,體育上要求『爲國爭光』,明確的或者變相的『政治掛帥』在社會生活中如影隨形。政治的泛濫及其與道德的脫節造成許多敗壞和流弊。有關『政治核心』、『三講』和『三個代表』的說教能夠幫助恢復中國禮義之邦的道德形像嗎?於是,無處不在的政治造就了兩類人:一類是討厭政治的人,一類是企圖藉助公共職位撈取個人利益或者謀求公私兼顧的人。在喪失自律的時代,人們只好求助於法律的強制和外在的監督、制衡。

在中國古代,『王道』和『霸道』涇渭分明。傳統觀點認爲:講究道德的政治叫『王道』,不講究道德的政治叫『霸道』。在現代西方,從馬基雅維裏時代人們就逐漸拋棄了『王道』。在中國大陸,由於最高統治者的人品,儘管在外交上一再講『我們絕不稱霸』,但壓制信仰、踐踏人權的內政還能是別的什麼呢?思想上的專制、嚴厲的管制和殘暴的迫害損害了每一個真誠的公民。

在希特勒看來,爲德意志民族爭取足夠的『生存空間』是最大的政治。能夠因此說他是民族英雄嗎?事實上,道德原則的價值遠遠高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甚至整個國際社會的利益。聯合國制定的許多國際文件,已經把一個國家的內政和外交統統納入道德甚至法律評價的範疇。不檢點的政客、獨裁者和暴君們先後遭到揭露、彈劾、追訴和審判,國際社會不允許任何人以政治爲藉口進行種族迫害、打擊不同信仰、侵犯人權和規避道德的干預。人們普遍認識到,所謂『勾結外國勢力』、『陰謀推翻政府』和『不干涉內政』等等往往都是馬基雅維裏主義在政治迫害中的具體運用。

歷史告誡人們,不講道德的政治是危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是深刻的,殘害了別人終究會因此毀滅自己,道德是一種有制約力量的真理。蘇哈托家族是印尼最大的貪污犯,這樣的敗類除了魚肉百姓還能搞什麼政治呢?但是,所有不講道德的政客都從馬基雅維裏那兒學會了僞裝,弄得政治成了世界上最表裏不一的東西。

只講政治而不講道德的人可能是個魔鬼。不管某些政治說教顯得多麼冠冕堂皇,良知要求人們:先講道德,再『講政治』。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4/560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