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遠華案黑幕縱深報道(一):失語的城市
 
【人民報訊】警笛9月26日晚上接近7點,廈門島中心車水馬龍的湖濱中路上,由遠及近的警笛在衆人轉眼之間淹沒了所有的聲音。

酒店的保安告訴記者,這是從法院押解走私案犯開庭回來的警車。從9月13日開始,這警笛聲在這座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上空已經縈繞了整整兩個星期,早上七八點鐘,晚上七八點鐘。

「我們已經習慣了這種聲音,從一個公民的角度講,它應該是令人振奮的。但半個月來,甚至從遠華案發開始的這1年,整個城市好象患上了失語症。」在廈門市最高的國貿中心頂層,一個男人說。與大多數化學反應一樣,廈門發生的變化是無形的。遠華走私案給這座城市的居民帶來的衝擊波像太平洋底洶湧的暗流,涉案面之廣、涉案人員之多,使50萬人的廈門幾乎家家戶戶不是親朋涉案就親朋工作的單位涉案。記者在當地聽到的一個笑話:幹部們最幸福的事情是半夜有檢察官敲門,能指着對門說,「您敲錯了,您找的人住那邊。」幾家國營外貿大公司則從總經理到部門經理幾乎無一漏網,公司整體陷入癱瘓。

但是,所有的公共媒體、所有的公開場合都是一片風平浪靜,甚至在酒館裏都聽不到遠華二字。《廈門日報》只是在9月19日——遠華案開審7天后打破沉默,在頭版的右下角原文刊發了前一日新華社的53字通稿:「福建廈門賴昌星走私集團案以及其他相關案件已於9月13日陸續由廈門等地人民法院依法公開審理,審理結果將定期公佈。」1年多以前,當地的報紙幾乎每天都會出現「遠華」二字,遠華集團、遠華影視城、遠華足球隊、88層全島最高的遠華大廈……現在「遠華」已經成了避之不及的羞恥。就在警笛聲提醒路人遠華走私案正在驚心動魄地審理的時候,當地媒體則在歡呼羽毛球選手吉新鵬爲廈門奪得第一個奧運冠軍。

9月27日上午,鼓浪嶼島上試鳴的防空警報取代了警笛。從那之後,直到記者離開的一個星期時間裏,這座變得敏感起來的城市終於回覆了原有的平靜祥和,南普陀寺香火旺盛,中山路上人聲鼎沸,環島公路外的海灘徜徉着來渡黃金週的外地遊客,有熱舞女郎的「有福城堡」裏擠滿了大學生。

但這個時候的平靜是短暫的。廈門人在默默等待着第一批開庭之後的宣判,然後還有第二批、第三批涉案人員的開審、宣判。揪心的痛楚遠沒有結束。

監管處長的7萬元

揪心的痛楚讓王榕斌已經經歷了一年多的噩夢。他任職總經理的一家小貿易公司在遠華集團一手遮天的日子裏慘淡經營,但王榕斌惟一的弟弟王鷺斌是廈門海關監管處的處長,他的弟媳同樣在海關擔任徵稅科長的要職。去年8月19日上午,數百名從外地調來的武警士兵突然包圍鼓浪嶼對面鷺江道上的廈門海關大樓,海關關長楊前線以下20多名官員被帶走。

一封來自遠華集團內部的舉報信所揭發的「4·20」廈門走私案被正式拉開大幕。兩天後,中紀委「4·20」專案組指揮武警再次突襲遠華集團,查封了所有辦公樓、工廠和專門用來接待官員的紅樓、白樓,這次突襲最大的收穫是搜查到遠華集團送禮行賄花名冊,省市數百名官員榜上有名。王鷺斌比他的同僚們幸運,他和愛人都安然無恙。「我聽到消息後馬上去問他們倆,究竟有沒有問題。」王榕斌得到的回答是沒有問題,他的弟弟和弟媳稱自己跟遠華一點關係都沒有,跟楊前線的關係也不好。「再加上我弟弟這個監管處長並不接觸實際業務,沒有什麼實權。真正與走私貨物打交道的監管科、監管點都歸處級海關和辦事處管理,作爲直屬局級關的廈門海關,監管處只負責統計、與各級政府部門的工作協調,與總署的聯絡和上行下達。」到11月份,廈門所有處級幹部都被禁止離開廈門,王鷺斌卻獲准和愛人一起遠赴愛人的老家雲南奔喪,這使王榕斌更加相信了弟弟。他們過世的父母是從北邊打仗過來的老幹部,這從他們的名字可以看出,一個生於榕城福州,一個生於鷺城廈門,「我們的家教很嚴,家庭條件也都比較好,既沒有貪大錢的膽量,也沒有貪小錢的必要,」王榕斌說。

但是不必要的擔心終於成爲事實。王鷺斌回廈後不久即被「雙規」——在規定地點規定時間裏交代問題。這之後王榕斌再沒見到弟弟,檢察院最近送來的起訴意見書上,王鷺斌的罪名有兩個:受賄和放縱走私——他被「4·20」專案人員認定累計收受賴昌星走私集團7萬元賄賂。「

確切地說,是涉嫌收了遠華7萬元的紅包。」王鷺斌的辯護律師、廈門九信律師事務所的王光明律師對記者說。由於紀律的約束,王光明和王榕斌都不敢將案件詳情告訴記者,但他們都提及,賴昌星向來出手大方,對海關這樣的關鍵部門尤其豪爽,逢年過節都要給海關官員送紅包,幾乎是人人有份。對於賴昌星的大方,一個有據可查的事實是1996年38層的遠華國際中心破土動工時,賴昌星邀請了中央、省、市三級近兩千嘉賓,每人發一袋價值3000元的禮品,不算一頓魚翅、鮑魚、人蔘、燕窩的「工作餐」,僅這一次活動的嘉賓禮品就花去600萬元。他給海關封的紅包,一種說法是處級幹部一次5000,另一種說法就更驚人,1999年春節的紅包是2萬元人民幣。「當別人像發工資袋一樣給你送紅包,你身邊的同事都笑納的時候,你拒絕一次兩次可以,到最後誰還把收紅包當回事?」王光明說,「對王鷺斌這樣位置來說,與整個『4·20』大案動輒數以百萬、千萬進出的層次相比,7萬元是讓人又冤又悔的小數目。」

什麼都有

王鷺斌受賄案只是整個廈門走私案中的一粒沙子。今年早些時候,外電報道此案走私案值高達800億元人民幣,但隨着調查的深入,而且一個嚴峻問題是,前任的廈門海關船管科長吳宇波在被捕前將300多條船的貨物資料銷燬,潛逃在海外的賴昌星等人也一直在遙控銷燬證據,據官方透露,整個廈門關區被確認的走私貨物總值在500億元左右。所涉及的各級官員數以百計——記者在廈門採訪中已確知的包括原廈門市市委副書記劉豐、張宗緒、副市長趙克明、藍甫、蘇水利、廈門海關關長楊前線、副關長接培勇、廈門國安局長陳耀慶、港務局長黃和榮、商檢局副局長羅良玉、市工商銀行行長葉繼諶、稅務稽查分局局長李鷺奇、廈門市開元區檢察院檢察長顏才毅、共青團福建省委書記詹少敏、福建省公安廳副廳長兼福州市公安局長莊如順、中國銀行福建分行行長陳國榮、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富商許明良、姚志勝等,甚至到9月下旬庭審的時候,廈門市委中惟一的女常委郭曉玲也被急於立功減刑的涉案官員揭發出有受賄嫌疑而遭「雙規」。開審的第二天,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趙登舉也公開證實,與廈門走私大案有牽連的原公安部主管打擊走私的副部長李紀周已被逮捕並立案偵查,這是迄今爲止廈門走私案揭露出的最高級別腐敗官員。

儘管涉案金額大打折扣,但廈門走私案依然超過了1年前剛剛審結的湛江走私案,成爲建國以來——甚至中國海關設立以來最大的走私案。更爲轟動的是,正如一位中央領導痛心指出的,本案將是建黨建國以來,最多的一次貪官排隊。由於受審案件和被告太多,庭審罕見地從9月13日起在福建廈門、福州、漳州、泉州和莆田五地法院同時開始,第一批26個案件包括96名涉案官員和走私疑犯。據介紹,500億元走私貨物總值中,與遠華集團直接有關的大約225億,令國家損失關稅115億元,其餘有份的還包括廈門國貿、特貿、開元、九洲、星鯊、東方等當地幾乎所有的國有大貿易公司。涉嫌的走私範圍也很廣,按照國家監察部副部長陳昌智的說法,「什麼都有」,以高關稅的油品、橡膠、電子產品、汽車、化工原料爲主,其中走私的成品油一度佔到全國市場的六成。「廈門市一直以對外貿易作爲自己的支柱性產業,如此衆多的貿易公司捲入走私旋渦,一朝事露,整座城市的經濟水平和經濟結構都出現了嚴重倒退。」從事律師職業前在貿易公司工作過8年的王光明律師說。

-轉自文學城(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6/569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