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李瑞環會見香港各界知名人士時的講話(摘要)
 
【人民報訊】

新華社香港十一月七日電會見香港各界知名人士時的講話(摘要)

李瑞環

(二000年十一月七日)

在座的許多人過去都見過面,但在香港歡聚一堂,還是第一次,我感到非常高興。十六年前我來過香港。香港迴歸以後,不少朋友希望我來香港看看。今年適逢香港中華總商會成立一百週年,商會的領導希望我來參加慶典活動。董建華特首也盛情地邀請我來。江澤民主席也認爲我應該來看看。短短几天,感到香港變化很大,到處面貌一新。

香港迴歸後怎麼管好,我曾經講過兩句話,第一要滿懷信心,第二要謹慎小心。我之所以強調謹慎小心,是因爲「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一件新事,也是一件難事。有的朋友可能還記得我講的那個茶壺的故事,主要的意思就是說認識香港、管好香港很不簡單,不可自以爲是,不要麻痹大意。

三年過去了,香港的情況比我預想的還要好得多。董建華先生沒有從過政,沒有當過官,更沒有當過這樣特殊的官,其實世界上有幾個這樣特殊的官?過去可以說沒有,現在加了個何厚鏵。董建華特首能夠率領特區政府成功抵禦亞洲金融風波的衝擊,妥善處理各種複雜問題,保持了香港穩定繁榮的局面,確實不容易。毫無疑問,香港成就的取得,是由於中央政府的堅決支持,是由於特區政府的有效工作,是由於六百萬香港人民的團結奮鬥,也是由於在座各位利用自己的優勢和條件,發揮了特殊的重要作用。在此,我向香港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在座的各位表示誠摯的感謝。

香港面臨的形勢總體上是好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困難。香港迴歸後開局不錯,但解決好殖民統治的遺留問題還需要長期努力;香港成功抵禦了亞洲金融風波的衝擊,但風波中暴露出來的深層次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香港繼續保持了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但周邊地區新的經濟增長勢頭又咄咄逼人。特別是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香港既面臨着難得的機遇,也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在這種情況下,香港要繼續前進,就必須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有總體長遠的謀劃,有應付各種困難的方案。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們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和教訓,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提倡「和合」,強調團結。人和、祥和、和睦、和諧、和以處衆、和衷共濟、和氣生財、內和外順等詞語經常使用,隨處可見。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團結就是生命,經常講,反覆講,到處講,常講常新。

古書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漢朝時,京城田氏三兄弟田真、田慶和田廣,一直和睦相處,庭院中有棵紫荊樹,也長得花繁葉茂,但後來他們鬧彆扭,要分家,紫荊一夜之間就枯萎了,兄弟三人大爲震驚、大受感動,於是兄弟不再分家,和好如初,紫荊花又盛開如故。晉代陸機作詩說:「三荊歡同株,四鳥悲異林。」唐代李白感慨道:「田氏倉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荊。」上面講的紫荊花,和作爲香港區旗區徽標誌的紫荊花是不是一個品種,我沒有考證;上面講的故事,是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7/575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